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主题阅读
我们认为“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语文实践课程研究”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有效弊免小学生阅读时间短,阅读量少,阅读方法单一,阅读文本泛化,缺乏精神内核等弊端,它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新课标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主线,选取对人生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如:感动、感恩、博爱、敬畏、品位、睿智、和谐、宽容、生命、自然等,通过阅读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文章,展现每个个体的阅读个性和理想,培养其自觉阅读、独立阅读、有思考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以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觉寻找有意义主题的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渴望的阅读者、有吸收的阅读者、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的阅读者。
二、提出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方法策略:
1、笔记式阅读:丰厚阅读积累,优化阅读结构
所谓的笔记式阅读主要是学生通过记读书笔记,积累和掌握华丽优美的好词句,并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在做读书笔记过程中,为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可以进行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让其在笔记中添加特殊的图画,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将精彩的文字迁移为图画记忆,加深印象。为了突出笔记式阅读的效果, 教师为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明确了如下要求,同时注重奖励和激励。一是明确主题,按所给主题每天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记录相关的语句,并做好批注,可采用抓关键字词、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方法、联系文章前后等方法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收获。二是借助图画对文中画面进行再现,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将自己阅读后的所感所思更好地表达。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考与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学习的办法。
2、批注式阅读:关注阅读细节,品味文字精美
在阅读中做记号,不仅可以留下自己阅读时思维的印痕,还能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受和收获,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画、注、批”不仅是用眼睛读书,还是将心、脑、手有机结合在一起,记录读者的所感所思、独特见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文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悟、所得等,简明扼要地写在文本相应的空白处。学生的批注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梁。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体会的观点,然后按各种方法的要求进行表达。批注的方法因文章的体裁而异。
3、互动式阅读:共享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快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五步阅读教学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互动式主题阅读。第一步:阅读文章,用心与文字沟通和交流,可选择必要的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字词,勾画自己喜欢或者是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独特体会和理解。第二步:组内交流,对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进行推荐, 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小组选择一篇文章,准备全班汇报;小组汇报后学生评价,质疑。第三步:利用工具书解决文章中的字、词,然后采用略读的方式诵读内容较浅的诗篇;用精读的方式去诵读和品味含义深刻的诗篇,做下批注;对于喜欢的诗篇大声地诵读。小组内先按三步自己诵读解决,并提出质疑。第四步: 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背诵、展示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提升。
4、读写式阅读:探索以读促写,实施读写联动
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而写作则注重于表达。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 是基础。因此,在进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时,要从最简单的理解层面上升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兼顾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尤其是更加注重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主题阅读的基础上,探索以读促写,实施读写联动。(1)仿写。经典的文章中的写作表达方法应值得借鉴。老师们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模仿,运用经典文章的经典表达方法,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2)填写。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省略部分内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省去了哪些内容,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再与原文进行对照,这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极为有利。(3)续写。根据文章的结尾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使文章变得更加完整,或者让故事更加充实。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地探索, 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题阅读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笔者认为主题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结 主题阅读课程教学探讨的主题建构教学区别于以往一篇带多篇无主题的大量阅读,而是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冲击力。站在大文化大教育的背景下,把语文教育的范畴扩大到生活的范畴,提供学生的是开阔的视野,是高、广、深的思想认识,渗透人文的精神,渗透情感的体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悟语文的同时,也在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论文作者:宋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学生论文; 主题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章论文; 方法论文; 语文论文; 阅读者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