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中心卫生院 2764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肝胃不和引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采用和胃消痞方治疗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将致病因作为主要排除依据,选取58例因肝胃不和导致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研究,将其分为西药组和和胃消痞组,分别采用西药和和胃消痞方治疗。结果:和胃消痞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更佳。和胃消痞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69%和3.45%。结论:在治疗由肝胃不和引发的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加大和胃消痞方的应用力度,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同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和胃消痞方;肝胃不和;消化不良
前言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嗳气、上腹部胀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若采用西药治疗,容易产生较多不良反应。中医理论将消化不良归于“痞满”、“积滞”的范畴,认为肝胃不和是消化不良的主要致病因。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和胃消痞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将致病因作为主要排除依据,选取58例因肝胃不和导致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研究,将其分为西药组和和胃消痞组。西药组29例,年龄介于36--74岁之间,平均年龄:56.93±2.46岁。和胃消痞组29例,年龄介于38--72岁之间,平均年龄:57.02±2.31岁。
1.2方法
西药组:在餐前30min口服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10mg/片),1片/次,3次/日。
和胃消痞组:将和胃消痞方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处方如下:乌贼骨20g,白芍15g,陈皮、柴胡、合欢皮、枳壳、八月扎、香附、法半夏各10g,苏梗8g,生甘草6g。将上述药物用500ml热水煎制成药液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150ml/次。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8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2.1中医证候积分
采用和胃消痞方治疗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较好。
表1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2.3不良反应
表3提示,和胃消痞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显著高于西药组3.4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3.讨论
中医认为,由肝胃失和引发的气滞血瘀是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应将协调肝胃功能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和胃消痞方中的合欢皮具有安神的功效,陈皮、八月扎和枳壳具有和胃的效用,法半夏具有祛燥湿的作用,白灼具有生津润燥的效用。通过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缓解因肝胃失和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开始前,和胃消痞组患者两胁胀满积分为(4.96±0.28)分,胃部胀痛积分为(3.87±0.04)分,痞塞不舒积分为(1.89±0.35)分,善太息积分为(1.84±0.05)分,心烦易怒积分为(2.36±0.12)分,情志不畅积分为(2.07±0.01)分,西药组患者两胁胀满积分为(3.98±0.96)分,胃部胀痛积分为(4.51±0.84)分,痞塞不舒积分为(2.04±0.36)分,善太息积分为(2.76±0.25)分,心烦易怒积分为(2.09±0.13)分,情志不畅积分为(2.28±0.19)分,差异不明显(p>0.05)。在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后,和胃消痞组患者两胁胀满积分为(1.89±0.56)分,胃部胀痛积分为(1.42±0.09)分,痞塞不舒积分为(1.23±0.11)分,善太息积分为(0.36±0.33)分,心烦易怒积分为(0.47±0.08)分,情志不畅积分为(0.55±0.04)分,西药组患者两胁胀满积分为(3.71±1.28)分,胃部胀痛积分为(3.49±1.01)分,痞塞不舒积分为(1.99±0.56)分,善太息积分为(2.33±0.49)分,心烦易怒积分为(1.98±0.04)分,情志不畅积分为(1.84±0.37)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证明运用和胃消痞方与常规西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针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应采用和胃消痞方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华宁,宋玉琴,董俊.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1-2.
[2]李建平,蔡翠珠,刘德喜.健脾调中消痞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05):817-820.
论文作者:刘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积分论文; 患者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西药论文; 不和论文; 功能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