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喜欢蔬菜_蔬菜论文

让孩子们喜欢蔬菜_蔬菜论文

让孩子热爱蔬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蔬菜论文,让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天吃饭的时候,4岁的姗姗都会引发突出的“餐桌问题”。你瞧她,低着头,一个劲儿地光吃主食,间或夹一两筷子肉,蔬菜一口也不吃。不仅这样,就连肉馅饺子里的一点点葱花和花菜,她也要挑出来。

在我们身边的3-6岁的幼儿中,有近半数对蔬菜不感兴趣,其中更有15%的孩子基本上一点蔬菜也不吃。为了让孩子吃菜,许多父母也不知跟孩子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在屡战屡败的沮丧中,有些父母认同了孩子的癖好。“反正他爱吃水果,爱喝果汁,维生素应该不缺乏吧。”还有人认为:“孩子的体格壮实着呢,又没便秘。也许吃蔬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吧。”然而营养学家却并不那么认为。

1、丰富的口感体验值得珍惜

撇开蔬菜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不谈,它在咀嚼中给予幼儿的丰富的口感体验,同样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替代的。美国的一位学者布朗是研究“食谱与性格形成”的专家。他认为,父母应珍惜幼儿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型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在天津武清县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考上实验学校的女孩,因为不吃蔬菜导致不能吃食堂,加之过不惯集体生活,只能回家上走读的普通中学,十分可惜。布朗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的诸多滋味,与幼儿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幼儿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这种“固执”对成长不利,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2、以果代蔬并不全面

孩子拒绝蔬菜,却热爱水果,你是否舒了一口气?其实过多的果糖摄入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消化上的负荷,而且还会令他愈加反感蔬菜的清淡和辛烈。鼓励孩子多吃水果的家长会说:“因为他不爱吃蔬菜。”恰恰是这种暗示加深了孩子的心理定势,使他更觉得吃菜几乎等同于“吃苦”,是一项强迫性的任务。

孩子不爱吃蔬菜,家长不必着急,只要掌握了规律,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办法,供您做饭时参考。

1、先茎后叶原则

大多数3~6岁的孩子排斥蔬菜是源于更小时候的一次被“卡着”的经历。成团的叶菜堵住了他的喉咙,使他痛苦不堪,眼泪汪汪。从此,一听说要吃蔬菜,他在情绪上就首先被“噎着”了。训练幼儿吃蔬菜,一定要保证他不被“卡着”。像芹菜那样的多纤维蔬菜一定要遵守“先茎后叶”的原则。先选一些气味不那么重,纤维相对较少的品种,如西洋芹、山东侉芹等。开始切丁与其他蔬菜配炒,让孩子尝试一下;然后再让他逐步过渡到吃白梗水芹和绿梗药芹;最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喝煮有开采碎叶的羹汤,吃芹菜叶拌花生米等。如果孩子不反感蔬菜的气味,可以让他帮忙端菜,鼓励他闻蔬菜的香气,培养他的“尝试欲”。

2、蔬菜的颜色很重要

对那些心理上特别敏感的幼儿来说,有些蔬菜令他反感的原因是蔬菜渗出的汁液使他感到不快。如紫叶包菜,炒熟之后放置时间稍长,就会渗出蓝墨水般的菜汁,让孩子觉得“很恐怖”。因此,无论做什么蔬菜,保持艳美生鲜的色彩很重要。如美丽的紫叶包莱,下锅用粟米油轻轻炸后,与水煮的豆丁、生拌的黄瓜丁、火腿丁做成“田园色拉”。很少有孩子能抵挡这图画一般的色彩诱惑。

3、从兴趣入手

“宝宝,如果你吃蔬菜,我可以满足你3个心愿。”这样的许诺会使孩子对吃蔬菜充满牺牲感。在乡村长大的儿童很少患“蔬菜厌食症”,是因为他们对蔬菜有着唯美的感官认识。为什么不带城里的儿童去暖棚采摘蔬菜呢?如果小朋友喜欢画画,不妨让他把可爱的青菜萝卜画下来,挂在床头。

很少有孩子拒绝吃亲手采摘的黄瓜和豇豆,很简单:“我采的东西味道一定好。”这样的想象很可爱,鼓励他吧。

标签:;  

让孩子们喜欢蔬菜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