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论文_冼忠仔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论文_冼忠仔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或者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和工程造价管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与和工程造价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高度重视用信息的观点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分析,并在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融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业务中。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1.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不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现有的基础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当前业务的可预见性发展对信息的收集、储备和运用,但是构建与采购因为网络通讯、信息构造、软件支柱以及数据库之类而构成的运用环境,工程的造价信息有效运作以及参加到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根本条件满足不了需求。

1.2工程造价系统信息资源采集和处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资源采集、处理手段落后,智能化水平偏低目前,工程造价信息采集技术依旧落后,采样点少,信息量少,时间长,更新滞后,不能真实反映造价信息实际动态。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工作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工程造价所需的各种价格信息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十分低。同时,计算机应用的系统性不够,智能化水平偏低,主要局限于价格计算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与其他环节的数据通讯和信息共享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技术概述

信息化,即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也指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历史过程,信息化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决策效率、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服务支持的动态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关系到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系统工程,它将信息技术和工程造价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用信息化手段处理工程造价的信息资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涉及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系统、概预算软件系统或本单位的管理系统,还涉及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开发、工程造价管理转变、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建设、业务流程等方面内容。

3.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3.1定额编制应用

定额编制工作是一项计算复杂、数据量大、过程繁琐且需要反复检查、校验的工作。目前的定额编制软件针对编制工作的特点,以简便、实用为主导,从定额编制人员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出发,应用软件的主要工作页面与定额页面完全一致,只要用鼠标在页面相应位置点选,就可以对定额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简便易用。定额编制软件具有较强的工作技能,单项材料或机械数量修改后,定额相关费用和基价都会自动重新计算更新,操作方式灵活,做到相关计算一次完成。在定额编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应用软件的检验功能,迅速发现定额编制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编制者可以随时比较数据差异,适时调整,保证了定额编制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3.2工程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的形成,需要借助一个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工具。相对于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形成对计算机的需求更大,应用更为广泛。目前,工程计价应用软件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应用阶段,即软件设计目标仅仅为满足基本计算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阶段软件本身的扩充能力较差,无法实现和其他软件的无缝接口,不能做到数据共享,难以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第二阶段为个性化扩充阶段,即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增强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扩充能力,满足工程个性化需求的阶段。作为应用软件,稳定性十分重要,稳定且经过成熟测试的基础平台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同时应具有二次开发能力,根据实现情况,在不影响根本的稳定性条件下调整软件功能或者增加软件功能,实行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软件界面的直观性,数据显示的所见所得,数据计算更加快速准确也是此阶段软件的基本特征。

3.3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积累

已完工程造价信息资料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料,利用其不但能研究工程造价变动的规律,还能经过分析、整理出相应的价格指标,企业可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上级部门可作为编制定额、控制投资的主要依据。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积累工作是招标投标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全面系统地积累和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建立稳定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积累制度,对加强招标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4.1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Internet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行为空间及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都不能脱离网络而发展,做好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建设,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网络化。包括数据处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效果评估,数据包的传递,技术经济信息咨询等网络服务,工程项目中的价格文件也可以在网上向各有关单位传递,各单位便可以及时地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验证、修改和补充。网络经济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在投资项目评价软件、设计概算软件、建筑辅助设计软件、施工图预算软件、建筑业的价格信息网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库之间建立无缝连接的通道,在项目评估、工程设计、造价管理等各部分工作间实现数据信息的低成本转移。

4.2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

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要随时接收不同的参考信息。为适应招标投标快速报价的需要,科学地进行工程价格评估,使招标投标工作自动化,需要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类已完工程资料,包括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工作技术经济指标和基础数据,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4.3应用软件智能化

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要进一步升级到对价格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和比较上。如果通过计算机可以收集到各种竣工工程的各类价格信息,比如工程特征、造价成本、造价指数分析等方面的数据,作为经验数据组成智能化专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便可以借助它们对某一新建工程的价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其是否失常,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这样不仅有效地改进了工程审核工作方法,提高审核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审核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权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因此要积极推行工程造价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继承和综合,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建设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绮红.关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

[2]聂永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动态管理[J].科教导刊.2010.

[3]王琪.探讨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

[4]张晓.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冼忠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论文_冼忠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