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改变我们的做法和声明

我们不妨改变我们的做法和声明

不妨换个做法和说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换个论文,做法论文,说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一位二年级的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个人一张桌子,还是你的同桌今天没来?”我轻声问。

“自己。”他说。语言的简洁说明的不是他的表达能力强,而是局促和羞怯。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动分子”,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老师开始讲课。当她讲到李大钊教育女儿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时,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说:“咱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学习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师的本意显然是好的。她是想“联系实际”,教育这位小朋友。是呀,讲到这里,提醒学生改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老师的语气又是极柔和的,没有半点儿严厉。

可是,事与愿违。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话,宣告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只见我的“同桌”,脸一红,头一歪,嘟囔了一句:“谁三心二意了?”

遗憾的是,由于这位老师听不到学生的话,而意识不到这一点。

这使我记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请这位学习不用心的男孩读读李大钊教育女儿的这一段话。如果读得尚可,及时予以肯定;如果读得不令人满意(而这种可能性最大),及时纠正、指导,直到读到较好时,不妨说一句:“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倘若如此,我看效果会好得多。

还有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教《金色的细雨》。生字学完了,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生字卡。一个“柁”字挡住了去路。

“谁来告诉他?”老师问。

一位学生站起来,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处境尴尬的同伴。随即,老师让他连读三遍。

“记住了吗?”

“记住了。”

接着写生字。生字写完了,临下课前,这位老师又把“柁”的卡片举起来,请开始读错了的那位学生读。我很感动。多么负责任的老师啊!同时,我也为这个学生担心,生怕他忘记了读音,经不住老师的这一“突然袭击”,再次陷入尴尬境地。但是,学生读对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说真话,那时我真想为他终于记住了生字、为老师的负责精神鼓掌。

可是,没想到老师却沉着脸儿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学习一定要用心。”

这位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

开始读错了,经过同学的帮助而终于牢牢记住了,应该表扬嘛!可是得到的却是老师带教训语气的话!老师假如这样说:“你的记性很好。”或者说:“我为你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字而高兴。”那么,该生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什么表情啊!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的确应该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做法。

一天,我路过教室门口,发现刘云站在教室门口,头低着,鼻涕从鼻孔里探出头来,一个大书包拎在手里。

“是迟到了,还是犯错误被老师撵出来了?”

“迟到了。”他轻吸了一下鼻子。

我推开门,对正在上数学课的侯老师说:“迟到了,敢进校门,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凭这一点,我看是不是让刘云进教室听课?”

候老师点头同意。

我对全班学生说:“我小的时候,有一天,迟到了,连校门也不敢进;在大门口转悠了半天,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不如刘云。”

刘云把快要“过河”的鼻涕迅速擦掉,偷偷地笑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而且,在我的记忆中,刘云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一次我到新沂市新安小学上课。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有一个句子她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她认真把这个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

我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好不好?”

她腼腆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就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张庆老师评论说:“明明该批评,却变成表扬。这个细节耐人寻味。”

我们不妨改变我们的做法和声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