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论文_刘晓坤

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论文_刘晓坤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就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揭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关键词: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平衡点

1 安全管理的分类及其意义

1.1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1.2安全管理的方式

1.2.1预防性安全管理

指为了预防事故发生而进行的安全管理,即真正为保证安全生产发生的管理,包括安全技术、防护用品、人员操作等超前预防性管理。这种预防性安全管理也可称为主动管理。

1.2.2控制性安全管理

指事故发生中或发生后伤亡程度和损失后果的控制性行为,如职业病诊处置、事故营救流程、设备设施修复等。这种控制性管理是一种事后管理也可称为被动管理。

1.3安全管理的意义

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 安全经济效益的分类及其特性

2.1 安全经济效益的分类

根据安全经济效益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将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分为安全经济正效益和安全经济负效益。

2.1.1安全经济正效益

安全投入对提高企业经济利益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当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只有安全因素作为变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调节时,如果没有发生安全问题,企业生产运行顺利,获得的利益随之提高;一方面,如果企业运营过程中安全条件非常稳定,在作业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作业人员的积极性高涨,能够提高一定的生产效率,加快完工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2安全经济负效益

从企业所获得的总体利益中扣除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两个部分就是企业安全经济的负效益。一旦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安全投入,致使企业获得的总利润减少,由于减少的数值由负号表示,所以称之为安全经济负效益。

2.2安全经济效益的特性

2.2.1 间接性

安全管理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账面上该部分成本没有给企业带来直接利润,因此从企业的经营和利润指标上看,安全管理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只产生远期的、潜在的间接性效益。

2.2.2 隐形性

安全经济收益很难准确地加以量化,需要每一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否则企业的经营者不会确切认识到这种好处的存在。

2.2.3不确定性

由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偶然性,安全生产是一种风险管理。事故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一样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从而导致安全投入所产生潜在的、间接的收益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不确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迟滞性

安全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并不是在措施开始运行后就体现出来的,而是在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之时才表现出来,同时安全投资的回收期较迟,因此具有迟滞性。

3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辨证统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安全而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安全,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事故发生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实践中,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安全生产管理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着提高。

4如何正确对待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4.1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投入

企业应对安全管理投入进行预算,这里的预算有的是经验数字,有的是定额数字。既然是定额数字就表明只要小于此投入,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发生事故的频率增高,但只要超过定额数字,产生的效益也非常明显。因此,要求企业的专用安全管理投入不少于定额数字(安全失稳点),并要对企业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正确认识安全管理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4.2.1寻找平衡点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会执着于如何使投入的成本最小,获得的利益最大。企业运营的安全管理投入是要与企业运营成本有一定的比例的,如果比例不合理就会对企业运营效应产生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比例过小,不利于企业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会减少企业运营的利益,如果比例过大,就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负荷,也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安全管理和企业效益之间需找到其平衡点。

当安全管理少于安全失稳点时,随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安全经济效益的增长非常缓慢,安全投入的显著增加并没有带来安全效益的显著增加。此时,企业就不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几乎没有抗风险、预防事故的能力,事故发生频率高。

在安全失稳点和平衡点之间,此时的安全经济效益开始快速增加,此阶段是企业安全改进的空间,企业的正常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失稳点与平衡点之间。

超过平衡点后,继续增加安全管理成本,安全效益相反会下降。此时成本的增加可能就是盲目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降低企业的效益。对于不同的企业,其平衡点各不相同。因此,把握好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间的平衡点,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4.2.2明确企业最优安全水平

最优安全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只要安全管控及时有效,就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企业无限制的增加安全管理成本是不经济的行为。同时超过一定限度后,继续增加安全成本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不高。当然在生产中想要做到零安全事故是不可能的,只能够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将安全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最优安全水平不是最大安全度,而是在社会和个人能够接受的安全许可风险值的前提下,企业纯收益最大化的安全水平。

4.2.3合理地进行安全投入

安全评价不仅能确定系统的危险性,还能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出风险的大小,然后以安全法规、标准和指标为依据,结合企业的经济、技术状况,选择出适合的方案,合理地选择控制、消除事故的措施,使安全管理和可能出现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从而实现用合理的安全管理得到最佳的安全水平的效果,大幅度降低事故率,提高企业效益。

结语

通过对安全管理与安全经济效益的分析,形成如下认识:

1.安全管理分为主动的前置预防性管理以及被动的事后补救性管理;

2.从企业的经营利润指标上看,安全管理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只产生远期的、潜在的间接性效益。安全管理的效益具有间接性、潜在性、隐形性、不确定性和迟滞性。

3.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不可能为零。正确认识安全生产效益及其与安全管理成本的关系,有助于避免盲目的投入,使有限的安全投入发挥最大效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生产运行水平,特别是能为企业提供一个解决主要安全生产矛盾的方法途径,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晓明.企业安全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常占利.安全管理基本理论及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晓坤,1984年生,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职员,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企业管理方向。

论文作者:刘晓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论文_刘晓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