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1.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2.让人难以信服的“满意度”——3.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本——4.评价教师的工作到底为了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评价论文,最有论文,工作论文,资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育红小学2004年换了新校长,新校长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其中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改革引起了教工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反响。
以前,育红小学每学期对教师的工作整体评价一次,主要由组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和校长组成的考核小组按量化评价表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然后按量化结果评出优秀教育工作者或考核优秀者。新校长认为应该把评价教师工作的权力交给或还给学生和家长,因此于每学期结束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每一位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定性评价。这样的调查问卷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完全由学生填写,低年级(一至三年级)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学校规定:如果某一位老师的工作学生(家长)的满意率达不到80%,将失去评优资格并不得享受相关的考核奖。学校的考核小组仍然按传统的量表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但学生(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满意度将成为学校对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此举一出,赞成者和反对者理由似乎都十分充分。赞成者认为,学生和家长是教育的服务对象,他们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对教师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一位不受学生和家长尊重的教师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逻辑上讲不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举措可以转变教师观念,改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反对者认为,这样做,不仅教师的人格尊严得不到保护,而且不可能对教师的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能对教师的工作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当然也不可能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大多数家长从来不和教师接触,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知之甚少,又怎么能对教师的工作作出科学的评价呢?
(芮火才 供稿)
看法一:
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
黄月忠
虽然“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似乎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命题,但笔者坚持认为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教育就是服务,正如一些宾馆、酒店、银行等一样,教育的本质也是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宾馆、酒店、银行的服务对象是顾客,不管里面的设施多么齐全、装饰多么豪华,顾客对服务的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每个宾馆、酒店、银行都会为顾客提供一本意见簿,尽可能地听取顾客意见,改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招徕更多的顾客。学生作为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评价教师工作,难道不是他们最有资格吗?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参与了教师组织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是师生间的个别谈话、辅导、手把手的示范教学……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形影不离,全面系统地感受着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对教学机智的顿悟、对谆谆教诲的赞同、对情感共鸣的流泪……这一切都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而其他人员只能通过零散的、片面的途径去了解教师工作,和学生一道听几节课、查阅教师为学生批改的作业等,他们能感受到的是教师在特定时间或某些方面的表现,对教师的评价难免有偏差。笔者曾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一次检查数学教师批改的学生作业,发现一位学生的一次作业字迹端正、书写整洁、全部正确,教师给的评价仅是“良好”,未免有些想不通。通过和学生交谈才知道,原来该生有一道题目是做错的,教师没有批错题符号,先辅导学生订正后再帮他打了“正确”的批阅符号。对于这样别具匠心的批改,不经历过程只看结果有时会产生完全错误的评价。所以说其他人员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会是“盲人摸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对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面对学生,有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效仿的榜样。每位学生对教师都有其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视角,他们往往能从细节体会、感受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格特征,并于潜移默化中学习、内化着这种风格和品质特征,所以我们往往能从班级学生的日常表现和班风特征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风格魅力。可以说,一位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满腔热情的教师,其学生也必定会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这种风格特征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而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以无数个细节感化、熏陶学生的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多数情况下就是依据这些细小的事情来进行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会说教师在自己生病时送他上医院,好像妈妈一样关心他,所以就认为自己的老师是位好老师。这样的评价虽然带有鲜明的感性色彩,但根据“细节决定成败”的逻辑,学生依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细节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价反而更显得纯真、朴实、信度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人生价值也要通过学生的成长来体现。对待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的老师,必定会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这种评价也是教师工作的有效动力。所以,学生的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学校不认为学生对教师最有评价资格,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事实证明,学生普遍认为优秀的教师也的确是优秀的教师,在求学的时候,会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主动积极地选择这些优秀教师,在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宣传这些教师。对于好教师,学生、家长有口皆碑!因此,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
看法二:
让人难以信服的“满意度”
宣静娴
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案例中提到把学生和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我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全面更不客观,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满意度”
谈及满意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到银行办理存款等业务后,随手在机器上揿一下“满意”或“不满意”的按钮。在这么一个短暂的过程中就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价只能是表面的、凭直觉的、跟个人喜好和情感有关的。这与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从专业角度精心设计的量化指标相比,显然不够专业、客观、理性而全面。
二、关于“学生考评”
考评教师的主体为学生,这在小学阶段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小学生年纪还小,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较浅,尚未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理性的价值取向,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凭个人的感觉,看问题难免会有失偏颇。有时学生评价比较随意,并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本身,还有个人好恶的情感因素掺杂在内,如学生喜欢某门课就给这门课的教师打高分,有的学生根据教师对自己要求的严宽度来评价教师,或者采取不负责的态度随意打分。
同时当教师认识到了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后,有些教师会有意地讨好学生,不断发放一些“糖衣片”,讨好学生以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而不会考虑其行为是否对教学有利;还有另外一些教师可能会在测评前给学生施加一点“压力”,给学生打打“预防针”,这种情况下的“满意率”会有多少可信度不言而喻。因此学生考评只能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参考值,而不能作为重要依据来评定教师,更不能与奖励完全挂钩。
三、关于“家长考评”
家长作为考评者,他们自身的素质往往就决定了这个评价方案的有效性,因为家长并不是人人都懂教育。他们对教师的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孩子的描述,有些家长的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无法做到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位教师。实际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对教师了解的有限性,都会使教师和校方对其评价的客观性产生怀疑。
同时有些教师终日担忧那些“刺头”家长是否会借此发泄不满,攻击教师,提出不合理的看法,而想方设法去迎合讨好那些家长。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拥有对学生行使奖惩的权力,再加上传统思想中“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也会因担心评价引起的不良后果而不敢讲真话,尤其是面对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显然家长的满意度只能反映教师的部分工作情况,而不能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
因此,评价教师的工作不能光由家长、学生说了算,应把它看成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这样做也有助于避免教师为了获得好评而迎合、迁就家长、学生的庸俗做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把“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这种评价方式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教师把学生的发展、家长的需求放在首位。但是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评价方案,这样既利于学生成长又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教师现有的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工作水平、工作成效等有一个综合评价,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
看法三:
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本
龚孝华
案例讨论的问题,是关于小学生能否参与教师评价问题:小学生能否参与教师评价,是学生评教中争议最多的问题;由案例进一步引发的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工作,涉及到教师评价中有关各方的地位,因而更值得关注。对此,我认为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本。
一、管理、技术、利益的僭越,导致教师评价出现诸多问题
从案例陈述的事实来看,在育红小学教师评价中,重视的是外在评价,通过外在评价促进教师发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外在评价的实施是通过借用管理、技术、利益等外部力量来推动,具体地说,就是用管理的统一性提高教师评价的有效性,用技术的精确性提高教师评价的准确性,用利益的敏感性增强教师评价的实施强度。
不可否认,管理者对评价的重视,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评价的高度关注,技术的准确性和利益的敏感性也会促进人们调整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管理、技术、利益的支持,学校教师评价就难以实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问题是当我们过分依赖管理、技术、利益的力量时,就会造成管理、技术、利益的僭越,导致教师评价中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学校教师评价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教师评价目的的实现。
第一,学校管理者主导的教师评价,导致教师的被动和服从。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评价方案是学校管理者制定的,方案的改动也是校长提出的,教师无权参与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师是被评者,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管理者总是通过权力和提供资助控制着评价,决定着评价的范围和任务,决定着评价的报告对象”(张民选《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述评》)。第二,量化评价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数字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教师能不能获得优秀,关键是经过评定后得出的分数。数字具有“现实的”、“确定的”、“精确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评价提高信度,但同时也容易导致把复杂的教师评价简单化,造成教师评价效度降低。“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然而,对教育而言,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会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比尔·约翰逊著,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第三,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主要是通过奖惩,来扩大教师评价对教师的影响。评价对利益因素的重视,虽然增加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关注,但也加大了教师评价的风险和敏感,容易导致利益至上,容易导致出现准评价和伪评价现象。“教育评价一旦功利化,教育评价的工具价值就会超越内在价值,促进人发展的价值追求就容易被忽视。人由此成为了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
二、教师评价改革呼唤以教师为本
面对教师评价中所出现的问题,多数学校和校长只能是无奈和顺从,确实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是因为利益、技术、权力充斥社会生活,影响学校教育生活,影响人的价值判断,浸染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第一,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利益原则必然影响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在这些原则的影响下,人们想方设法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功利主义倾向容易滋生。第二,现代社会经历着从农业、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科技发展在推动社会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享受的同时,也使人类对其产生崇拜,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相信借助科技的进步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相信人类在自然科学中找到的方法是人类获得真理的普遍方法,相信这种方法对学校教育评价的普适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科层制管理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方式,科层制管理以权力为基础,具有严密、精确、专业化、权责分明等特点,科层制的出现为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机构提供了有效和合乎经济运行的运行模式,体现了工具理性的本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政府施政理念,也逐渐成为社会主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主导理念的确立,必然对人们的价值判断产生根本影响,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也开始呼唤以人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起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出发,我们认为教师评价改革呼唤以教师为本。
三、教师评价实现以教师为本的建议
第一,让教师在自我评价中发展自己。首先,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与当前关于反思教师专业化的教育思潮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教师的自我评价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其次,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也符合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师的工作性质基本上是独立工作,又是具有艺术性、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准自身的问题,寻找自身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师走向成熟。再次,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生命维系和创生,教师的生命成长过程是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升华的过程。当然,由于教师自我评价是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而很多人认为难以信赖其评价结果。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教师自我评价的实施,才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他们为教师自我评价提供信息,为教师自我评价提供纠正和合法性证明。
第二,倡导共同参与,重视共同建构。学校教师评价要走出由少数专家和管理者主导的局面,走向大家参与、共同建构的态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构,每一个独特的建构,都是共同建构的基础,没有每一个人的建构做探讨的基础,也就无所谓达成共同建构。共同建构正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智慧和意见表达,以每一个个体的智慧和意见表达为基础,才容易成为大家的共识,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共同建构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个体的主动精神,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充分发展;同时,个体间的平等协商、对话,各方参与者通过协商构筑起的更为精致、合理的新观念、新建构,能够有效地促进主体间共同进步。需要说明的是,教师评价实施过程中,不是不需要管理者和专家,而是更需要专家和管理者的智慧支持,但专家和管理者也只是教师评价中的一员。
第三,适当扩大教师评价资源。教师评价资源的紧张,必然带来评价中的竞争,竞争中,容易出现准评价现象和伪评价现象,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倾向,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充分发展,更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和谐发展。如在教师评优中,管理者常常通过评优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优秀教师名额有限,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起来;由于多数教师与之无缘,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导致教师评优变得紧张起来;教师们在经常遭遇失败后,对评优失去兴趣。为此,扩大教师评价资源,给更多人提供发展空间,是减轻功利主义倾向的基础条件。我们在一些学校所进行的教师评价改革,采用多设计奖项,鼓励教师发展的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设计了优秀教案奖、教学组织奖、优秀课件奖、精彩语言奖、标准板书奖等若干奖励,通过奖励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展现自己,都愿意参加评价。我们希望教师评价能够让教师享受更多的自主、快乐、发展,我们相信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教师。
看法四:
评价教师的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芮火才
当我们探讨、研究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教师工作时,首先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评价教师的工作到底为了什么?评价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方式、方法自然不一样。
如果评价教师的工作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主动、持续的发展,那么龚博士的观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理性的支持。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性条件。而教师自我认知意识的唤醒和能力的提高又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逻辑前提。任何的外在评价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自我评价,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并没有对错之分和好坏之别,都是为教师的自我评价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
但龚博士的观点也许只能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理想和改革方向,因为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龚博士的做法目前还难以落到实处。中国的学校都有评优的传统,必须把教师的工作分出档次,而且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学校管理者估计还不可能把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当然,当自上而下的限额评优制度取消后,龚博士的理想就能逐步转化为现实。
如果评价教师的工作是为了把学校教师发展的理想转化为教师内在素质并能对教师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那么学校管理者作为评价教师的主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的理想追求要想在教师身上得到具体体现,评价发挥着杠杆作用,一定意义上讲,学校怎样评价教师,教师就怎样发展。宣校长反对把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除了她认为学生和家长不具备评价教师工作的能力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缺少学校的专业评价就无法引领教师的发展。但这种评价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完全不同的教师不但不现实而且不道德,也许更没有必要。诚如宣校长所说,教师的工作十分复杂,因此,任何评价体系和量表都无法涵盖和体现教师整体工作的风貌,可信度也就受到一定影响。另外,长期受制于外在评价的教师不但会迷失自主发展的方向,而且也会影响人的健全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
如果认为教育就是服务,学校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和家长需求,那么把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就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只要学生和家长有权对教师的工作说三道四,不但能有效改进教师和学校工作,而且能使学生和家长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尊重,他们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教师的重视,真正的人本教育和生本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我相信人们对学生和家长评价教师的资格不会有多少怀疑,真正担心的是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是否科学。针对这一点,宣校长作了很好的阐述,我们感到言之有理。但看了黄校长的观点后,也许又觉得有些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假设大家认为学生、家长不满意的老师不可能是好老师的话,那么他们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测评的合理性就不值得任何怀疑,学生和家长评价教师的结果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不大。但如果完全根据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工作作出判断,也有欠妥之处。我们毕竟需要对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信息进行调查、解读、统计和梳理,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评价结果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管理者和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工作的角度、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管理更多的是从理性的角度、采用量化的办法评价教师。他们评价教师工作的优势是所谓的懂教育,不足是对教师工作了解不够全面,量化不能完全表征教师工作的全部。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学生)更多是从感性的角度和采用定性评价的办法评价教师,他们评价教师工作的优势是教师工作的好坏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对教师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不足也许是他们不完全懂得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但两者的结合,也许就能较好地解决单一评价教师工作的不足。
案例中育红小学新校长对教师评价的改革既可能属于“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一把火,更多的也可能是针对传统评价不足的创新举措。这样的改革也许是当下社会文化和评价文化背景下的被动选择,但真正的教师工作的评价改革也许是龚博士的观点给我们的启发——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管理者、学生、家长和同行等的评价作为教师自主评价的参考。但这样的理想何时能够完全实现呢?至少我们可以按龚博士最后的三条建议开始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