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性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特征。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一方面体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中:一是思想路线的人民性;二是思维基点的人民性;三是科学决策的人民性;四是检测标准的人民性。另一方面也包含在这一理论的主体内容之中:一是经济建设上重“民富”;二是政治建设上重“民主”;三是文化建设上重“民情”。
关键词 人民性 邓小平理论
翻开中国共产党血染的史册,看看毛泽东等人当年的著作,掂量掂量“人民”二字在其间所占的分量,至今仍让许多人感叹不已。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某些舆论宣传和一些改革的具体作法上,过分强调了企业家、“能人”的作用,冷落和忽视了职工群众,致使不少普通劳动者产生了主人翁地位的“失落感”。这些宣传和作法从根本上背离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有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人民为本,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构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特征。因此,全面挖掘和深刻理解邓小平人民本位的重要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和深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端正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倾向和某些不恰当的具体作法,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思想路线的人民性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实是求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个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之中,贯穿在它的一系列科学思想观点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和光辉结晶。
邓小平在研究社会主义问题时,总是有机地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与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原则统一起来,从而赋予这一思想路线鲜明的人民性。
首先,这一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众所周知,毛泽东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开拓者,有过许多精辟的阐述。可惜的是,从1957年下半年起,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以至于连续发生了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1976年10月,我们党终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给国家的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拨乱反正,把被颠倒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政治是非重新理顺。然而,人民的这些要求却遭到阻挠和压制,“两个凡是”的方针出笼了。这恰恰是人民所痛恨的“文革”中盛行的极端主观主义的那一套。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怀着对党、国家、人民的强烈责任感,顺应民意,合乎民心,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率先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通过一系列艰苦努力和斗争,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其次,思想路线的人民性集中表现为强调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提到很高的高度,认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①同时他也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②“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③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是前提,没有思想上解放,不敢“想”,不敢“试”,就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开创建设的新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指导和归宿。解放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的立场,从无产阶级党性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闯出“新成果”。邓小平对思想路线曾作如下概括:“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④“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要有这个觉悟,要有这个认识。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所在,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所在。”⑤
再次,思想路线的人民性还表现在强调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统一。无论什么样的认识活动,都是群众的实践活动。实践和群众在本质上是同一序列范畴。脱离实践的群众、脱离群众的实践都不可能正确的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的实践性、创造性,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所以,邓小平总是把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他指出:“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思维基点的人民性
邓小平一生之所以百折不挠地为社会主义奋斗,之所以无私无畏地领导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就在于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正如江泽民在动员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邓小平考虑问题“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曾一再强调: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无不尽力提倡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更是反复强调:“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就是一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大纲。他提出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对外开放格局的设计、关于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等等,无一不是从为人民谋利益的这个根本宗旨出发的。他在谈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等等问题时,总是最后落到“改善人民生活”、“增加人民所得”、“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一思维基点上。
其次,邓小平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共同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于实现这一共同理想,邓小平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⑧“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⑨因此,他谆谆告诫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高度警惕。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邓小平这一思想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再次,邓小平十分重视从人民中吸取养料。我们所从事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开拓性的伟大事业。要走“自己的路”,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在探索过程中,邓小平总是尊重群众,热情鼓励群众“大胆地试”,并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前几年连续几个对我国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号文件”并不是事先由领导设计好,而是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多许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就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我国南方时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⑩
科学决策的人民性
决策水平的高低、合理及其正确的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制能力的主要尺度。邓小平的决策思想和领导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决策思想充分体现着人民性。
一是,在决策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进行决策和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毛泽东第一次把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在决策中,完全继承了毛泽东的上述重要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特色。他特别强调科学的决策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他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做先生。”(1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3)决策者本身务必“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14)同时,邓小平还强调科学的决策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概括群众的意见,正确总结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15)
二是,在决策中,特别重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出了“大胆地试”的重要决策思想。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6)为此,他提出“大胆地试”的重要决策思想,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早在1987年,他就指出:“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17)1992年的南巡谈话又一次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8)邓小平提出的“大胆地试”这一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相统一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一方面,强调“大胆”、“敢闯”、“敢冒”、“劲”、“气”等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看准”、“实验”、“总结经验”,充分体现其科学态度。可见,“大胆地试”是以“看准:为先导、以“总结”为后续的。这样,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力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有机地结合了。
三是,在决策中,邓小平一贯强调正确的决策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一再指出,必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最重大决策,就是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再强调必须紧紧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全民族素质轨道上来、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等许多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无一不体现着深刻的人民性。
检验标准的人民性
人民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实践者,也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受益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判断是非曲直,主要看是否从人民利益出发,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正是以人民利益为标准审视一切,考虑一切问题,把它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早在60年代,邓小平在我国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刻,为帮助人民渡过难关,就提出了著名的“猫论”。1979年在《中国文艺学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他明确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20)1983年这一重要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了,提出:“要看是否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21)1992年的南巡谈话更是全面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2)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世界实际、分析当代中国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这些论述把判断是非的标准由实践标准深化到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检测标准是一个系统整体,在这一系统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首要前提。无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还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必须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基础。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两点,可以看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两方面的表现。其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系统整体的中间环节。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要素,只有通过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一中间环节,才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该系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本质上是人民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实际上是人民整体的综合实力。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的实际价值。可见,“三个有利于”是唯物史观和人民本位价值观相统一的根本标准。
主体内容的人民性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不仅体现在基本原理中,同时也体现在主体内容之中。
第一,经济建设上重“民富”。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有过许多阐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原则、本质特征。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4)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的原则。”(2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26)“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7)1992年的南巡谈话,他又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8)
总之,“民富”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和归宿。他不是泛泛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而是把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落脚到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总结邓小平的富裕观,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少数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要解决“百分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的问题”;共同富裕并非平均主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重要观点,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目的和本质来坚持的。
第二,政治建设上重“民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反复强调加强民主建设,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首先,他全面阐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9)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政策,就国内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30)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如果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发挥,就难以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其次,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31)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绝大多数人享有高度的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32)。“发扬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33)为此,他特别强调在政治生活中要坚决反对和杜绝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并强调要坚决消除政治生活中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压制民主、专横跋扈等严重破坏民主的现象。
第三,文化建设上重“民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仅是指物质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上的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一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要求上海交出二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要求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时,强调“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观包含着深刻的人民性,可概括为重“民情”。一是在建设方向上突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祝辞》中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力求把最好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二是强调精神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35)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强调文化建设要“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36)所以,他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上的理想、道德、纪律建设,认为这是“我们的优势”。
历史是属于人民的,谁和人民站在一起,谁就是强者,谁就永远被人民所拥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途径。这就是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给我们的深刻启迪。深刻的人民性,正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收稿日期:1994-09-06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⑨(13)(15)(19)(20)(23)(29)(31)(32)(3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3、323、243、242-243、42、123、327、301、135、123、181、142、154、161、333、282页。
⑧⑩(16)(17)(18)(22)(24)(25)(26)(27)(28)(30)(34)(35)(3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82、380、229、372、372、110-111、111、123、111、373、116、378、145、190页。
④(2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7、12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页。
(12)(14)《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206、207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