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56例论文_宋原敏,彭桂元,黄新华,邓玉红,陈萍

湖南省衡阳县中医医院 421200

【摘 要】目的:观察重肝科研方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的112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口服重肝科研方。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脾B超、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等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能显著降低TBil、ALT、PTA,可减少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消退黄疸、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病情继续恶化,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型肝炎;重肝科研方

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存在病情严重,情况复杂,矛盾很多,治疗十分困难,且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9月西安全国第10次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①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②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③慢性重型肝炎 其发病基础有(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3)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1.2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重型肝炎诊断标准;(2)无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3)年龄在18-70岁,住院治疗时间不少于7天。(4)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其它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2)经检测证实由乙醇或药物中毒、自身免疫因素所致。

1.4 病例脱落及中止标准(1)住院时间低于7天;(2)中途未完全遵医嘱进行治疗者。

1.5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设对照组58例,治疗组54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41.5岁;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7例、慢性重型肝炎37例。治疗组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39.8岁;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5例、慢性重型肝炎35例。两组在临床分型、性别、年龄等条件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对照组予充分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及营养,静滴甘利欣、门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重肝科研方,方用:羚羊角5g(另煎兑入药中),赤芍20g,生大黄20g,枳实15g,白茅根30g,茵陈20g。同时辅以随症加减,腹胀满者加莱菔子20g,大腹皮15g;如鼻、齿、出血倾向者加丹皮15g,三七10g;。日服1剂,每剂煎2次,汁取药液400ml,频频服用。

2.2观察指标和方法 ⑴疗效性观测: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脾B超;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肽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⑵安全性观测: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肾功能等。

2.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TBil≤68.5umol/L,ALT≤90mmol/L,PTA≥50%;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TBil≤170umol/L,ALT≤200mmol/L,PTA≥4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死亡。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一般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用成组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两组患者TBil、ALT、PTA变化情况 表1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TBil、ALT、PTA,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

3.5 安全性评价和脱落中止病例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特殊异常。对照组在实验中转上级医院12例,治疗组转上级医院19例,最后均予剔除,计算为脱落中止病例。

4讨论

重型肝炎临床症候多,情况复杂且易变。但证候总的不外乎深度黄疸,出血倾向,四肢呈扑翼样震颤,神志意识改变,以及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等。推究病因,乃源于患者感受湿热疫毒之邪,疫毒之邪伏于体内,或迅发,或伺机待发;热毒迸发,弥散三焦,损伤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白睛,致身目发黄;热毒内迫,故而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疫毒炽盛,入营入血,煎灼营血,则有出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四肢呈扑翼样震颤,乃热毒炽盛,劫灼营阴,阳邪亢盛,内陷厥阴,引动肝风所致。热毒之邪。内窜心包,蒙蔽神明,则出现神志意识改变,与此同时,中州受累,脾胃运化受损,转输失职,因而出现系列消化道症状;湿热疫毒炽盛,戕伐正气,正气易虚,无力抗邪,变证易生,病情急剧恶化。故重型肝炎临床常呈现热毒炽盛入营入血,内犯心肝的病理变化。治疗当遵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之法,须采用“清热凉血解毒”之法,以迅速制约湿热营疫毒之邪,据此制定重肝科研方。方中羚羊角、赤芍清肝凉血解毒,可减轻患者体内内毒素的量及肝脏炎症反应,避免肝细胞继续坏死〔3〕;茵陈、白茅根清热利湿,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枳实、大黄泻下功积,能加速清除滞留在肠道内的病原体及内毒素,减轻内毒素所致的炎性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全方具利胆、化瘀、通下、解毒之效。

本临床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能显著降低TBil、ALT、PTA,可减少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观察期共发生32例患者死亡,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11例,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率较高,治疗组在近期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消退黄疸、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恢复再生,减轻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病情继续恶化,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晁梁.中西药联合治疗重型肝炎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2)279-280.

论文作者:宋原敏,彭桂元,黄新华,邓玉红,陈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56例论文_宋原敏,彭桂元,黄新华,邓玉红,陈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