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呈现的支付、融资、理财三大类业务的运行与盈利模式,通过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问题的理性辩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后,其与传统金融将互利共生,相互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余额宝
前言
当“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为活期存款的11--23倍”的宣传广告在财经网站、财富频道、QQ群、微信上铺天盖地包围着普通大众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了。有人断言互联网要革银行的命,而传统银行业界人士却大声疾呼:互联网金融是破坏式创新,不能让其野蛮生长。
1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的观点
1.1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
对互联网金融直观的理解是:凡是通过互联网来运作的金融业务都应列入“互联网金融”的范畴。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就像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从以手工登记卡片、账本作为账务处理手段发展到电子化账务处理一样,其经营的业务依旧是资金的存取、支付、清算,同样的,从电子化账务处理发展到互联网金融,其实质和核心仍然是资金业务。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正在将零售、金融、消费、物流等原本泾渭分明的行业交织融合在一起,互联网金融在传统的资金存取、支付、清算业务中衍生出一些新形态,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但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是基于金融本身.从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的三种基本模式(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可以看出,它们是依据金融业务而不是依据互联网业务划分的,因此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
除此之外,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部主任也曾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需要遵循基本的金融规律:且监管部门并不允许互联网金融企业以网络为名,超越经营牌照的属性,开展越界业务。并且在反洗钱、反欺诈、客户信息保护、防范非法集资、防范恶意销售等基本金融制度和相关行为方面的要求是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一样的。并没有获得所谓的豁免权。因此互联网金融虽然有互联网这个修饰,却仍是要坚持与普通金融机构一样的发展准则。笔者认为互联网究其本质仍是金融、互联网只是一个实现条件,但不能改变其金融的本质,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进行运转。互联网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间和渠道,是金融交易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中介平台。类似于银行由原来的手工账务处理,进化到当前的电于账务处理,其经营的内容仍是围绕存取、支付、转账汇款、结算等,不论是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方法还是手工处理,乃至是互联网化的业务处理方式,其业务的本质仍是资金业务。而互联网金融不论是之前的传统金融方式还是当前网络金融方式.其金融业务仍是围绕支付、融资、理财来开展的,其盈利模式也是基于金融本身,并且当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划分是以金融业务的需要为根据,而不是互联网的、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关键点是在金融上,金融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1.2“电商+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殊途同归
当然,从形成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路径来看,可以是从金融走向互联网,也可以从互联网走向金融,二者殊途同归。马云也说: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行业引入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但现在人们看到的、媒体宣传的、网络热炒的互联网金融是“电商十金融”的路径,尤其是阿里巴巴在支付宝大获成功之后,推出了余额宝、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苏宁、腾讯也紧随其后推出类似的融合电商与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互联网金融就是‘电商+金融”这一种被称之为跨界的路径,各大商业银行在稳步推进的“金融+互联网”路径则被人们所忽视。其实,中国的银行业并非如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不会运用互联网技术。银行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炒之前早就通过公共互联网与企业及全国网络对接,实现了业务运作和经营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数据化,进而将覆盖面从国内延伸到了全球。比如:工商银行目前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处理的业务量已占到全部业务量的78%,建立了内含4.1亿个人客户和460万法人客户的信息库,积累的数据规模将近300个TB。
不仅如此,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务实际,上很少能脱离银行的基础服务而自行处理,例如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客户身份认证仍需通过银行的客户信息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则一定是要通过银行系统完成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传统银行是以它自己的方式迈进互联网金融时代,而普通大众对互联网金融理解为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务,我们着重分析后者。
2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分类
如何才能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呢?那必须全面了解现行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的模式,特别是其盈利模式。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支付模式、融资模式、理财模式。
2.1支付模式
所谓支付模式就是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来完成资金的在线支付、转账汇款等资金支付类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首先是那些依托自有购物网站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支付平台,其次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支付平台具备在线支付,转账汇款、担保交易、生活缴费、移动支付等功能,代表性的有支付宝、PayPal.财付通、盛付通、易宝支付、快钱等。支付模式是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务的最早业态,其原因就是资金支付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其收入来源是手续费,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类业务的收入来源也主要是手续费收入,支付模式的互联网金融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其金融风险较小,目前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由于支付类业务中资金沉淀带来了资金时间、空
间上的闲置,产生利息等其他额外的收入.也为其金融创新开辟了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支付模式在欧美国家也广泛存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的支付宝在国际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就遇上了来自欧美的Paypal的强劲竞争。支付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决于网.上支付的发展态势。虽然网上支付有着传统支付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支付业务竞争激烈,且其盈利模式创新不够.加之未来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呈现成熟稳定的增长趋势,其增长率慢慢趋于稳定。于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从支付模式拓展到融资模式。
2.2融资模式
融资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资金供给与需求方直接匹配,完成资金融通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的本质是资金借贷,但绕开了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实现了金融脱媒,出借人可以自行将钱出借给在平台上的其他人,而平台通过制定交易规则来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同时还会提供一系列服务性质的工作,以帮助借贷双方更好地完成交易。
在融资业务中,典型的是P2P模式,即网络借贷。目前,美国最大的P2P信贷公司是LendingClub,其年交易次数是8.3万次,涉及金额近10亿美元。国内已有2000余家P2P网络向借款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佣金,包括按注册收取的VIP年费、依据融资额收取的利息管理费,借款管理费等几个方面。相对于这一类中介性质的网贷模式,阿里巴巴创建的P2P小额贷款模式则是基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而形成的融资模式,其主要是基于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和行为习惯的分析处理,形成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算模型,并据此向网络商户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但最大的瓶颈在于随着平台客户范围的扩张,其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信贷需求,同样面临类似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短缺问题。
2.3理财模式
理财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金融+互联网”路径,即为金融机构发布贷款、基金产品、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信息.承担信息中介或从事理财产品和保险代销业务。这类似于电子商务网站,只不过出售的是金融产品而已,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另一种是将既有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特点相结合而形成的投资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当前最为火爆的就是以“余额宝”“活期宝”、“放心宝”等为代表的各种“宝”。余额宝是由国内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客户将支付宝余额转入余额宝,则自动购买货币基金,同时客户可随时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消费支付或转账,相当于基金可T+0日实时赎回。与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一样,互联网金融的理财类业务的收益来源仍然是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比如余额宝、活期宝的收益取决于货币基金的收益。但是,由于余额宝等产品利用了互联网的实时技术,使闲散资金得以集中,使存量资金得以激活变成了现实,直接表现出来就是提高了资金周转率,资金客户在可灵活方便使用资金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短期数据表明‘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为活期存款的11-23倍”。于是,余额宝的推出被称之为碎片化理财的新时代,其他互联网企业纷纷,上马理财类金融业务,宣称要将第三方支付工具余额、银行卡余额、股票账户余额这类“碎片资金”全线激活。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面临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金融生态重构。
而当金融需求被压抑多年的老百姓看到“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为活期存款的11-23倍”,而部分商业银行服务不到位的时候,似乎也看到了满足金融理财的希望和发展的方向.人们之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期待随之膨胀,缺乏理性。
3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它只是从技术手段上实现、衍生、完善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进而使得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并有助于一个贴近各类客户需求的、灵活多样的财富管理时代的到来,这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虽然促使传统金融”走下神坛但并非与其对抗和完全替代,也不应被树立为新的“金融神话”。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将是相融相生互利共贏的。
参考文献:
[1]杨凯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几点看法[J].新华月报,2013,(21):26-28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3]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新金融,2013,(9):50-54
[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第3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R],2013
作者简介:
吕腾飞身份证号码:34128219850717xxxx
论文作者:吕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互联网论文; 金融论文; 模式论文; 余额论文; 业务论文; 资金论文; 银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