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化思考_政治论文

农村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化思考_政治论文

农村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多视域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农村论文,政治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孩子生长在农村,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教学的水平。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各地要把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计划到2020年,全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准入严格、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配置均衡、城乡一体、结构合理、乐教善教、稳定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笔者结合近两年对安徽省参加国培和省培农村政治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对农村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思考。

      一、提升思想政治课学科地位,焕发专业成长活力与热情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在一些地方,政治课的地位却不容乐观。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些学校领导把政治课看成德育的附属课程,认为没必要强调专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乡村学校教学设备、生活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缺编现象严重,导致有点名气的骨干教师纷纷调往城市,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引领;教材变动频繁,一些观点和现实脱节严重,培训和理解把握的难度大……对皖北四市农村中学的调查表明,非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师占到了政治课教师的33.3%,这种非专业兼任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此,一方面,我们作为政治教师,要有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另一方面,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可以借助他山之石,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解决农村学校政治教学不被重视和“缺师少教”的务实之策。例如,对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教育资源倾斜,通过免费师范生培养、“特岗计划”、支教义教等创新渠道充实农村思想品德(政治)课的师资力量;加强对农村思品课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培训,对非专业政治教师集中进行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质,避免出现“教非所学”、“青黄不接”的现象;建设数字课堂,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增加政治学科在线课堂的内容;对扎根农村并在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加大奖励和宣传力度;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方面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待遇,让广大德育工作者有光荣感和幸福感,让他们的专业成长充满尊严感和自豪感,这是焕发农村政治教师教育热情、提高政治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设计专业成长自我规划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3年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乡村“文化人”的日常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这些感人的事迹中,我们深深体悟到,德育应该从教师,特别是我们思品(政治)教师开始。我们的事业是教书育人,所以就要立德树人,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理想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基,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良好的熏陶和催化,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和文明示范约束和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教育是人格对人格的对话,要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就要修身养德,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和高尚品质春风化雨,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灵。作为农村教师更要树立奉献意识,学会做一个坚守者。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要坚守农村学校三尺讲台,甘于清贫,乐于付出,爱岗敬业,默默耕耘,热爱学生,扎根乡土。同时,作为政治教师,不管风云如何变幻,都应该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的道德理念,“莫为浮云遮望眼”。

      政治教师要具有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还应该具备追求卓越、自强上进的积极心态,做好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特别是农村政治教师,不要因为条件艰苦而自怨自艾。实际上,很多专家型教师,都有在农村和艰苦条件下工作和奋斗的经历。因此,要敢于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树立奋进意识,拒绝平庸,做一个积极者,充满“精气神”,体现正能量;要不畏逆境困境,勤恳务实,在平凡的生活中重视点滴积累;要敢于竞争比拼,拔升理想标高,在互助中相长,在合作中竞争,让自己的生命始终储满积极旺盛的斗志;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实现成长目标的关键动力,要树立发展意识,做一个追梦者——不断行走攀爬,终身学习;“日知方能日新”,要善于总结反思,积累成长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教学水平。

      三、增强各类培训学习效度,创新专业成长发展方式

      要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提高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目前,农村思品(政治)课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结构老化,长期得不到高质量的培训;教师培训的模式大多还是自上而下的布置型培训,培训形式不是教师们所喜欢的,培训内容不是教师们所急需的,参训者积极性不高;一些学校领导由于骨干教师代课量饱满,担心影响教学,对培训支持度不高;远程教育挂网培训效果也不理想。同时,近些年政治教材变动频繁,也给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对“您目前参加培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的调查中,因工作任务重而影响培训的占78%以上。在对“你希望在培训中学习哪些方面的课程”的调查结果中,教材教学的研究方法排在首位,其次依次是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因此,相关决策部门要重视农村思品教师的培训并给予行政支持;要打破传统的传递式培训,实现培训课程的活动化,强调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和内化学习;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多引用切合农村思品教学实际的实践性教学案例,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以师为生、现场教学授课的方式,强调专家和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和培训;“送培下乡”,切实考虑农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农村政治教师的实际水平,深入浅出地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培训。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改进现有的培训机制,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近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启动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集中解决农村学校校长国家级培训机会偏少、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不高等问题;完善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国培计划”,扩大实施“省培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村教师自选课程、自我指导和自我发展,强化农村教师校本研修与远程网络培训的混合学习;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电教、电大等部门的整合和联合,形成上联高师院校、下联优质中小学的区域性的教师学习与培训资源中心,促进中小学教师教研与培训的一体化。随着我国教师培训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跃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开展基于草根的学科教研,铸炼专业成长过硬素质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发展,科研是关键。学会研究,善于反思,是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重要素质。调查表明,由于地处农村,信息闭塞,政治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专业研究意识淡薄,学术氛围不浓,专业成长的“高原现象”(专业发展遭遇瓶颈不能突围而消极对待工作)和“早老现象”(评完高级职称后消极应付,不求上进)比较突出。虽然不少学校都有常规的教研,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9%的人只把它作为领导安排的一项任务;42%的人认为有研究的必要,但力不从心;52%的教师认为,如果不点名或不与津贴挂钩,参不参加无所谓。由此可见,农村中学政治课的教研活动大多实效性不高。

      针对当前农村学校政治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开展基于草根的政治学科教研比较适应农村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草根研究以教研组为载体,教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引领、互动学习、互助合作和帮带活动,自产名师;通过开设教师博客,写作德育叙事,进行教学反思,自建交流平台;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入手,选取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小课题研究,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注重让教师经常参加“家常课”活动,集体备课、集体观摩、集中研讨,促进教师对政治教材的把握,树立良好的课堂意识;利用乡土资源,编写乡土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德育实践活动。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通过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措施为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师减负,使得他们有从事教育科研的时间。同时教研部门可以通过开展送教下乡、连片教研等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名校政治教研组的引领辐射和帮带作用。农村政治教师做研究,应根据思品(政治)学科实际和自身能力,不贪大求全,把研究做“小”;关注社会时事政治,洞察世界变化趋向,不因循守旧,把研究做“活”;树立认真求学精神,持之以恒积累,不粗糙马虎,把研究做“细”;立足学校实际,不断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验证,不好大喜功,把研究做“实”;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寻觅新突破,不人云亦云,把研究做“新”;借助教学教研课题,持续关注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不断质疑反思,不蜻蜓点水,把研究做“深”。

      五、提高课堂观察能力,历练专业成长课堂“三境”

      政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要重视课堂、研究课堂,善于向他人的课堂学习。参加听课和评课,在学习、比较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这是农村政治教师推动自身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听课学习和观摩别人课堂教学的精华,善于发现别人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这需要独具慧眼,具备一定的课堂观察能力。我们在听课时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听其言论,听授课老师怎样讲,听学生如何议论、如何反馈;观其情态,观察教师的精神和学生的情绪是否饱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思其因果,思考讲课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结果如何?同时换位思考,进行二线设计,换成自己会如何处理?如何活学活用他人的课堂教学“闪光点”;记其全景,就是把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做定性和定量的记录。这种从研究角度进行的课堂观察和记录保证了课后讨论与反思的真实性、有效性。

      有人把教师的成长历程概括为“四站”:站上课堂、站稳课堂、站好课堂、站靓课堂。政治课堂教学水平有三种境界:“教会学生”——靠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教学能力教会学生,让学生领会政治学科的知识,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政治学科的方法;“教服学生”——靠自己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教服学生,说理讲道让学生信服,情感渲染让学生叹服,逻辑推演让学生折服,是“诚服”而不是“臣服”;“教乐学生”——靠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教乐学生,让课堂变成师生心灵交流的天地,让学生悦纳自己,听课如沐春风,乐学趣学,“亲其师信其道”。

      六、积淀信息技术和人文素养,拓宽专业成长发展路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养。但互联网上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也给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让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政治教师首先要知晓几个常用的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学会有效检索并收集政治教学资源,平时注意点滴积累,搜集有价值的资料,分门别类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系统”,需要时随时调取;其次是对网上的材料信息要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不能只是简单“复制”和“粘贴”,经过甄别的、分析的、消化的材料,最终才真正是自己的;再次,建立自己的QQ群、博客群、微信朋友圈,学会交流和共享,阅览分享别人的有效信息资料,同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上传到网络供大家共享,更大范围地实现与同行的交流和对话;最后,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快捷获取新颖的图文时讯,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实现师生思想和心灵的交流。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中学政治课堂是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园地,更是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渠道,政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进行人文素养的点滴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情怀。作为德育主力军的政治老师,只有积淀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以真正的科学精神和审美修养影响熏陶学生,游刃有余地从事教学,全面实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博采众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优秀教师的崇高品质和胸襟情怀,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阅读经典,对话大家。“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广泛阅读中外经典,与众多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对话,点亮自己的思想之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实践锤炼,反思提升。“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自己的政治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新课程理念,在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在一次次的教学体悟和反思中,累积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积淀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要促进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提高思品政治课的地位和政治教师的尊严感、增加相应的资源投入和实行政策倾斜、革新现有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效度几方面努力外,更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热情,描绘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行草根性、反思性的教学研究,立足课堂成长,做“研究型”、“反思型”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境界,从而实现自己教育人生的最大价值,享受政治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标签:;  ;  ;  

农村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化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