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区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石家庄论文,病虫害论文,农作物论文,上半年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麦病虫草害
中度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
主要依据:(1)麦蚜是石家庄地区常发性害虫,2001年以来基本都是偏重发生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虫源基数大。(2)冬后基数相对较高。据各县(市、区)冬后调查,石家庄市平均百株蚜量0.013头,高于上年的0.001头,但低于历年平均0.092头。(3)气象条件。去年入冬以来,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有利于麦蚜越冬。麦蚜的发生主要还是受5月份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据市气象局预报,5月份的气温接近常年,降水比常年偏多,对麦蚜的发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小麦吸浆虫
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主要依据:(1)虫源基数较大。自2002年以来石家庄市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面积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发生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去年全市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261.5万亩。冬后淘土调查,单个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平均虫量为1.32头,低于上年5.15头,最高24头。预计2014年发生面积在220万亩左右。(2)去年夏季剥穗调查,全市平均百穗虫量25头,远低于上年的237头。(3)气象条件。据预报4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略偏少,对吸浆虫的化蛹和羽化无不利影响。(4)多数麦田浇水条件好,农田环境有利于吸浆虫的发生。
平原麦区中偏轻发生,西部山区中度发生。
主要依据:(1)越冬基数较低。春季调查,全市平均一尺单行有虫0.36头,低于历年平均0.96头,但高于上年的0.037头。(2)气象条件。去年入冬以来,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有利于麦蜘蛛越冬。3月份气温较常年略偏低,降水比常年偏多1~2成,可能对麦蜘蛛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
一代棉铃虫
偏轻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越冬基数低。冬后调查,平均蛹量为0.021头/米2(折合亩蛹量为14头),和上年相当,低于历年的0.036头/。(2)气象条件。5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气温接近常年,有利于棉铃虫的产卵孵化。(3)常年一代棉铃虫发生有一定面积,但危害程度较轻。
小麦白粉病
中度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田间有充足的菌源。白粉病是石家庄市麦田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几年每年全市发病面积在200万亩以上,2013年发生面积92万亩。(2)苗情:全市小麦长势均衡、群体充足、个体健壮。一类二类麦田面积占95.17%,比去年高出1.82%,是近年来较大的一年。田间郁蔽的生态环境利于白粉病的发生。(3)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如石新828、师栾02-1。(4)气象条件。4~5月份的气温比常年略偏高,降水与常年相当,对白粉病的发生流行无不利影响。
小麦纹枯病
中偏轻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田间菌源充足。纹枯病为石家庄市麦田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在200万亩左右,田间有充足的菌源。(2)全市主栽品种均不同程度感病,利于该病发生流行。(3)越冬基数相对偏低。据冬后调查,全市平均病田率18.89%,全市平均病株率1.07%,均高于去年的11.3%和0.36%。(4)气象条件。3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气温比常年偏少,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小麦根腐病
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近年来石家庄市小麦根腐病发生程度较轻,发病面积较小。(2)据冬后调查,全市平均病株率0.54%,低于上年的0.75%,高于历年平均0.46%。(3)天气条件。冬季气温高降雨少,田间湿度小,不利于根腐病的发生。但春季温度比常年略偏低,降水比常年偏多,对根腐病的发生影响不大。
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麦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较大。杂草种类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麦田杂草发生面积常年都在400万亩以上,2013年全市禾本科杂草共发生112万亩,其中雀麦发生面积102万亩。2013年秋季普查,禾本科杂草发生119.2万亩,其中雀麦109.9万亩。(2)冬后基数相对较高。据全市冬后调查,全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平均密度为0.8株/,其它杂草1.83株/。(3)气象条件。冬季温度偏高利于越年生杂草越冬。春季降水比常年偏多,利于麦田杂草的发生。
玉米病虫害
一代玉米螟
中度偏轻发生。
主要预测依据:(1)越冬基数相对较高。据各县(市)区冬后调查平均百秆活虫11.09头,比去年的8.92头高2.17头,但比历年平均13.31头低2.22头。(2)随着石家庄市近几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源。(3)一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玉米和春播棉,随着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全市春玉米面积很小,春播地膜棉的面积也仅4万亩左右,导致近年来一代玉米螟发生都较轻。
玉米病毒病
主要依据:(1)由于近年来加大了玉米病毒病的防治力度,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发生危害,发生面积明显下降、发生程度逐年减轻。(2)全市玉米化学除草进行“一喷综防”,在化学除草时加入了杀虫剂,破坏了传毒昆虫的适生环境,杀死了传毒媒介,减少了毒源,对该病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4万亩。
预测依据:(1)秋残蝗特别是高密度秋残蝗面积减少。据调查,2013年秋残蝗发生面积3.4万亩,其中每公顷451~1500头的面积为0.2万亩;每公顷150~450头的面积为1万亩。(2)气象条件。4月份降水比常年偏少,气温比常年偏高,可能不利于蝗卵孵化;5月份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多对蝗蝻出土可能不利。
(联系电话:0311-88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