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20年后的中国电影述评_中国电影论文

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20年后的中国电影述评_中国电影论文

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中国电影论文,改革开放论文,辉煌论文,高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年前,1978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这个当时历尽二十九年建国探索、饱经沧桑的人民共和国,终于找到了立国之本与强国之路。从此,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也开始了中华民族全面的伟大复兴。

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但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惊人一跃,我们的国家以空前的蓬勃、高亢乃至全新的律动,跨入了新的历史航程。举国上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世界地位明显提高,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项伟业成就斐然。

电影,作为这一历史时期和伟大时代感应的神经,作为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反映与写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鲜明,更紧密,更合谐。我想今天在座的大多数艺术家、理论家都是直接的目击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回首往事,会感慨万千。这次研讨会大家都带来了自己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考。我粗略看了一下,这大约汇集起来有近百万言的文稿,本身就是一部中国电影改革开改的颂歌,一部新时期二十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史。面对大家丰厚的研究成果,我首先要感谢大家!感谢中国影协举办这样有意义的研讨会,感谢同志们、各位艺术大师、理论巨擘二十年来对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感谢青年电影工作者对这一伟大时期中国电影的热切关注和参与。影协领导要我到会发言,我欣然答应了。我相信,通过这次研讨活动,对二十年的中国电影进行全面的总结、回顾,必将对于推动面向新世纪的电影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同时感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太大了,二十年的中国电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涌现的优秀人才,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真是难以一下子概括全面、准确。好在有专家的高见,我这里只是结合二十多年从事电影工作的体会,谈谈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与共勉。

首先,我想先公布这样几个数据:据电影局最新统计,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即从1978至1988年,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2500多部,是“文革”前十七年603部的四倍还多;美术片812 本, 近乎是“文革”前十七年279本的三倍;科教片5765本,也近乎是“文革”前十七年1980 本的三倍;新闻纪录片5606本,少于十七年的8344本,主要是影视合流电视新闻取代了电影新闻。同时这一时期还拍出了一批多幕电影。关于影片获奖情况,随着对外开放,这二十年仅获国际奖就达300余部次; 获中国政府华表和金鸡、百花三大奖影片达600余部次, 至于其它地区性的各类奖项,已达近千项。所以,基于这些统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二十年的中国电影都远远超过包括文革前十七年在内的新中国任何历史时期。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成就卓著的二十年:是中国影人锐意进取、人才辈出、艺术生产力空前解放、创造力空前勃发的二十年;是人民支持电影,电影贴近人民,电影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进的二十年;同时,也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热切支持电影事业的二十年。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给电影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发展、带来了繁荣。因此,就其主流而言,我们可以这样估价:这二十年,是中国电影创造辉煌的年代、群星灿烂的年代,也是充满希望、奋发进取、攀登高峰的年代!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创作思想体系

回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总结二十年的创作经验,同志们在论文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发表了许多独到的感受、精辟的见解,其中有文学的视点、导演的视点、摄影的视点、表演的视点、史学的视点、美学的视点,科技的视点、教育的视点以至于科教片、美术片、纪录片的视点等等,这些对电影艺术成就、电影的发展轨迹、电影创作规律的研究与探讨,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路,回顾、思考与总结这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与前十七年,特别是“文革”十年相比较,我觉得还有一个更本质的东西、更重要的视点需要认真探讨和总结,这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基础的、自始至终贯穿于改革开放二十年电影创作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创作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与构筑。围绕这一创作指导思想的形成,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领导文艺工作的实践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理论上的建树。当新时期的曙光普照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钟声开始奏响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创建的指导革命文艺的理论和他们的人格风范,特别是他们所倡导的,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寓教于乐”等文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疑为新时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在祝词中明确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他深刻地总结了艺术创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文艺与四化的关系、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的关系、政治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党的领导与艺术家的责任的关系等,作了全面的阐述。这篇祝词,突出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思想体系的开篇和序言。于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中国电影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战略转移,随着人民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转变,中心任务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此开辟出新任务、新契机和崭新的面貌。广大电影创作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随着1979年春《人民日报》开展的“怎样把电影工作搞上去”的讨论,在电影创作和理论界,关于电影与戏剧、电影与文学、电影的民族化、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创新、电影的艺术特性等内容的大讨论也接连兴起。同时对西方电影美学的译介和一些优秀作品的引进,使创作人员开阔了眼界。由于创作思想的解放,带来了电影艺术观念的更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国电影终于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

关于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电影发展阶段的划分,有的同志主张,划分为前后两个十年。我觉得,如果再细分一下,这二十年似乎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一是中国电影的复苏期(大约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主要是以通常所说的“伤痕电影”(如《泪痕》、《生活的颤音》、《苦难的心》、《巴山夜雨》等),和“反思电影”(如《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等)为代表。这一时期,电影工作者冲破了极左路线的种种禁锢和精神枷锁,从人文角度切进生活,透过个人命运,反思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作品大都具有悲剧色彩,有力地揭露了“四人帮”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而着力揭示了造成悲剧与伤痕的历史渊源与社会根源,不仅帮助人民群众从情感上乃至理智上同“文革”的精神枷锁作历史性告别,同时发出了改革社会、改革观念、改革传统的热切呼唤。最典型的是第三、四、五代导演联手影坛,创作出一批蜚声影坛的优秀作品,如《归心似箭》、《高山下的花环》、《老井》、《人生》、《喜盈门》、《乡音》、《不该发生的故事》、《黄土地》等;二是中国电影的崛起期(大约从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通常被称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伴随着我们民族走过的思想解放历程,开始进入艺术空前民主、活跃的创作高潮期。艺术家们以自觉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贴近时代、贴近变革的现实生活,从人民四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灵感和艺术营养,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生活中崭新的人物、性格与精神面貌,拍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针贬社会时弊,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影片。如《焦裕禄》、《邻居》、《蒋筑英》、《秋菊打官司》、《走出地平线》、《过年》、《被告山杠爷》、《凤凰琴》、《红樱桃》、《香魂女》等。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以建国四十周年、建党七十周年和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为契机,出现的一批震撼影坛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优秀影片。如《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开天辟地》、《周恩来》、《大决战》、《百色起义》等;三是中国电影的攀登期(大约从九十年代中至1998年),主要向江总书记提出的“多出精品,促进繁荣,再上新台阶,迎接新世纪”攀登,向第三次电影高潮攀登,艺术上认真实施“九五五○工程”,向“精品”高峰攀登。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逐步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并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艺术家们以精品意识创作出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孔繁森》、《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鸦片战争》、《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安居》、《非常爱情》、《花季·雨季》等。总之,两个阶段也好,三个时期也罢,其中都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创作思想的不断充实与完善。

当我们回顾这几个发展阶段时,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利完成了两代领导人的交接与过渡之后,党中央继续对电影事业给予了更高度的重视与关怀,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90年代的中国电影面临着高科技迅猛发展、电视业蓬勃崛起、新兴文化媒体增多、娱乐方式多样化等市场竞争中的种种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又在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开始了新的里程。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 再一次将“二为”方向进一步明确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94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将电影界1987年提出的“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规范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同时又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 1995年党中央提出了抓好电影、长篇小说、 少儿文艺“三大件”的要求;同年8月,江部书记致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要求电影工作者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艺术精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年12月,在电影诞生100周年、 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总书记再次勉励电影工作者,“多出精品,促进繁荣,再上新台阶,迎接新世纪。”1996年6月, 总书记又亲临八一电影制片厂视察,要求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从而明确了“精品”的评价标准。同年12月,在中国文联六代会、中国作协五代会上,江泽民同志又作了重要讲话,这是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四次文代会祝词之后,指导我国文艺工作的又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献。1996年,中央及时召开了长沙电影工作会议,在中国电影史上起到了振聋发馈的作用,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九五五○工程”的精品战略,明确了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九条指导方针原则,出台了扶持电影工作的五项经济政策,部署了改革的五项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紧接着1997年的顺义电影工作座谈会和1998年的南昌电影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引导电影工作向着第三次高潮不懈地攀登。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定,到邓小平同志四次文代会的祝词,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电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完整的构筑了改革开放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体系,也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电影创造性地走过了二十年。

二、贴近现实生活,坚持艺术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使得中国电影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舶来品”的电影艺术本身就是社会开放的成果,因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无疑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时机,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经济振兴的物质基础,思想解放的人文背景,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创作新天地。因此,改革开放这二十年,中国电影不仅作品丰收,而且人才辈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不仅为中国电影创造辉煌,同时也在世界影坛赢得殊荣,新中国的“铁盒大使”今天终于传遍中国,走向世界,树立了中国电影的开放形象。

二十年的耕耘,二十年的收获,二十年的经验,集中到电影创作上,最突出的一点——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创新,思想解放、艺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老中青三代电影艺术家高举艺术创新的旗帜,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开始了新的长征。这是一次从电影本体、电影语言,电影影象到电影的表现方式的全面更新。一时间,各种电影流派、题材、类型、风格、样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争奇斗妍。这期间,首先是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以深刻的现实主义影片赢得观众;随后是一批电影艺术家,在继承优秀的电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紧接着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以突破性的冲刺,崛起于影坛。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都以强大的艺术阵容,既鼎力相助,又相互竞争,从而以多样化的艺术格局,构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影群星璀璨,蔚为壮观的艺术全景。

回顾、总结二十年的电影创作,我以为艺术的创新不是随意性的创新,而是不断遵循电影艺术规律与电影市场规律的探索与求新。二十年的创新之所以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坚持了在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的基础上的创新。

关于民族化,鲁迅先生曾有名言在先:艺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在民族化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银幕上刻画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气派、民族感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又性格迥异、多姿多彩的新的人物形象。正像小平同志号召的“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塑造新形象,刻划新人物,正是电影创新坚持民族化的积极反映。

首先最值得提出的是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以及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任弼时、粟裕、李大钊、宋庆龄等,在银幕上,作为我们民族的杰出代表和领袖,他们或为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或为民族的富强殚精竭虑,均蕴涵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概。影片既描绘出了他们挥持方酋的伟人业绩、风范,又表现出了他们的人格、情感和性格魅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次,塑造了一批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中有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成吉思汗,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也有曾为中国革命初期作出过贡献的陈独秀等。影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刻划了这些历史人物,在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在选材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第三,塑造了一批时代英模和时代新人的形象,如焦裕禄、孔繁林、蒋筑英、乔安山、韩素云等,又如陆文婷、沙鸥、罗心刚、梁三喜、靳开来、秋菊、喜莲等,在他们身上折射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也传达出了我们民族的道德情操;这些人物反映着我们民族与社会同步前进的时代精神,也体现出了我们民族昂扬奋进、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新的精神风貌。

电影在大众化基础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创作的全面丰收。而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在各种美学思潮、艺术手段的挑战面前,不断吸纳各种艺术流派的有益因素,不断更新、充实、发展,呈现了开放、发展的趋势,使现实主义充满了生命力。中国电影的二十年,也正是现实主义艺术致力于反虚假、反矫情、反粗糙的二十年。

我们的老、中、青几代艺术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现实主义创作主潮中,不断发展、提高、完善自身,相继拍摄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力作,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这些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体现了艺术属于人民,电影属于人民,电影必须赢得市场,赢得观众的本质。这些影片有的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有的剖析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危害,呼唤一种变革;有的反映了改革引起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的变化。但总的说来,都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一种真情实感表达了创作者对现实的理解,都能与观众进行心灵的沟通,而且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步,真实地传达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受到观众赞誉。

当然,二十年来电影艺术的创新与成就,表现在电影的多样化方面更为明显。在题材种类上、风格样式上,中国电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景象。题材上的多样化随着生活的多样化而不断丰盈;风格样式上更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如相继出现了以《武当》、《武林志》等为代表的武打片,以《保密局的枪声》为代表的惊险片,以《庐山恋》为代表的风光片等。还有一些非常有艺术个性的象《城南旧事》、《人·鬼·情》、《黑炮事件》、《三毛从军记》、《夫唱妻和》、《爱情麻辣烫》等风格各异的影片。从去年开始还出现了贺岁片,这类影片一般都是喜剧片,发行很成功,象《甲方乙方》等。

多样化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历史巨片的出现。如《西安事变》、《孙中山》、《鸦片战争》、《血战台儿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均在增强视觉效果,客观表现历史事件、刻划历史人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文学、戏剧名著的改编,如《骆驼祥子》、《伤逝》、《包氏父子》、《红楼梦》、《雷雨》、《日出》等也是影坛的一道景观。一大批儿童题材的影片如《红衣少女》、《我的九月》、《豆蔻年华》、《孙文少年行》、《我也有爸爸》、《男孩女孩》、《花季·雨季》等在表现童趣、刻划儿童形象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在少数民族题材、残疾人题材、农村题材及工业题材等方面也都有上乘之作。在短片创作上,纪录片创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如《较量》、《周恩来的外交风云》、《越过太平洋》、《世纪大典》、《丰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等都有成功的探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在制作的大型美术片《宝莲灯》也即将面世。此外,科教片创作,如《种子正传》等影片在国内外获有盛誉。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大批人才创造了二十年的辉煌。当然还有从事各门类、各专业的几十万电影大军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三、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电影发展格局

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着一场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伴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中国电影的改革开始启动,虽然起步艰难,但步履是坚实的,探索是积极的,试点也是成功的,对于推动电影事业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二十年中国电影改革的实践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影要出精品,促繁荣,必须深化改革。改革是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实践的标准,坚持大胆的尝试,中国电影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改革的思路。如:坚持遵循电影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改革的原则:建立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建立影视录一体化,制发放一条龙的现代企业——是电影改革的目标。

参与这场改革实践的不仅仅是电影的企业家、事业家,也包括理论家、艺术家和电视工作者,大家共同收获的改革成果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我这里仅从几个主要方面梳理一下:

1、打破计划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电影改革迈出可喜的第一步。

借鉴世界电影产业大国的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电影改革从93年开始,打破计划体制下的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发行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市场调节,还各制片单位以自主发行权与竞争主动权。同时,在引进境外新片中,对分帐制、院线制的发行方式和经营机制都作了有益的探索,这一举措对于制片业直面市场,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2、深化体制改革,开拓市场领域,影视合流的大格局初步形成。

影视合流,优势互补,统一管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行的作法,是影视发展的趋势。在中央的领导、支持下,广电部门从政策到实践上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各地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93年10月——新影划属中央电视台,从此,新闻纪录片服务影视两个市场,新闻以更先进的电视传媒手段进入千家万户,纪录片开始重新面对影院观众作长片的探索。

95年4月——科影划属中央电视台, 科教片创作也服务于影视两个市场,需求扩大,刺激生产,资金得以良性循环。

96年1月——上美影划属上海电视台,美术片服务影视两个市场, 动画制作拥有大量的生产机遇,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多。

96年1月——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从此, 电影的观众已不仅仅是影院观众。据央视调查显示,电影频道收视率仅次于第一套节目之后排位第二,每年最多返还制片业资金回笼达6000万,今年参与重点影片拍摄已达1500万。

96年7月——全国电影制片厂成建制划属广电部门管理,其中, 山东成立了影视创作中心,安徽厂划属安徽电视台等,平均一年从全国电视广告费中资助电影就达一个多亿资金。

98年1月——进一步放开制片权限,全国省级电视台、电影发行、 放映单位拥有出品权,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拍片积极性,扩大了资金的来源,增强了创作实力。

97年12月——后电影产品的开发又有新的进步,中央批准广电总局三条VCD生产线,中影公司、中唱公司投资成立了华韵光盘有限公司, 今年已生产1000万张,可望年底达到总产量1300万张。

影视合流,影视录一体化的改革,从管理体制和产品结构、经济结构上改变了过去的“单打一”模式,发挥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综合开发以及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制片业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3、调整企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培育制发放一条龙的国有企业试点。

长期以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严重脱节,分散经营,企业结构不合理,效益形不成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深化电影国企改革的试点中,比较成功的探索主要是组建集团与股份制改造,这包括制片企业、发行企业和放映企业。

93年3月——上海永乐公司就开始了股份制的探索,直到96年7 月1日发展为影视创作、发行、放映等功能齐全、产品结构多元化的集团公司,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96年以来,北京新影联、四川西南影联、江苏长江影业公司也相继迈出了改革的步伐,组建了与放映院线相结合的联营,实行了规模化的经营。

96年2月——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龙头, 组建了拥有各专业门类及放映院线在内的集团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规模化的影视创作基地已具雏型,每年效益都在不断增长。

97年4月——北京由电影发行公司、电视台、 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电视艺术中心联合组建了制发放一条龙的“紫禁城股份有限公司”,以现代企业的姿态和崭新的面貌进入电影市场,由于机制科学、人员精干、管理先进,接连不断地拍出了适应市场、三性统一的好片子。

98年1月——辽宁以发行公司为龙头, 打破地市两级发行隶属关系,组建了“北方股份有限公司”,将1300人的发行队伍缩减为180人, 减少了发行层次,并同60家影院联合经营,组织资金拍片,形成了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发行公司已不是原来意义的行政公司,而是一个有产业、有实力的经营实体。

98年12月——西安电影制片厂将组建西安影视股份公司,两个多亿的资产组合,西影厂在保留出品权、制片权的同时,从几家集体、民营企业吸纳了一个多亿资本,形成了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扩大了经营实力、拍片实力,今年投产量大于往年。

党中央、国务院对电影改革及国有企业集团化试点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国务院于11月初刚刚批准了广电总局直属7 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中国电影集团”,李岚清副总理亲自批准,丁关根同志多次给予指导、帮助,广电总局集团筹备小组作了一年的准备,已提前完成了器材、发行、洗印三项重组任务。集团实际上是一个“联合舰队”,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影视录一体化,制发放一条龙的模式,调整产品结构,转换内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规模效益,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多出好作品,多出人才。

股份制的形式也出现在单片的制作和发行中,如《鸦片战争》等专门组建了项目公司。

一体化、一条龙、集团化、股份制的改革实践确实给电影企业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也带来了希望。

4、推行院线制,组建第二发行公司, 进一步打破地区版权垄断格局。

为了进一步推进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打破行政计划模式以及臃肿、垄断的发行格局,上海电影制片厂95年率先组建了东方院线,对国产影片的发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四川、广西又先后以电影制片厂牵头组建了第二发行放映院线,中影公司的进口片按比例供片,支持各地的公平竞争。

5、放开农村市场,疏通16毫米影片流通渠道, 鼓励多种形式的放映机制并存。

93年以来,农村电影市场放开经营后,集体的、个体的放映机制呈现了活跃、多样的局面。从96年开始,以河南为首, 全国先后组建了6个16毫米影片交易中心,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局的发行网络,直供广大农村放映单位,节目数量及收入都在逐步递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有所突破,在各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农村电影走出了一条“政策扶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农村电影正在努力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2131目标”),即在本世纪末,新世纪初广大农村实现一月一村看一场电影。定向服务农村是当前县级电影公司转换经营机制的核心内容。

6、加强立法,完善政策,加快国有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的步伐。

加快电影的发展,推进电影改革,必然触及现行的有关法规,建立符合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保障十分必要。96年《电影管理条例》的颁布,是电影走向依法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五项经济政策的实施迅速缓解了拍片投资的窘困状况。近几年,中央政府繁荣创作、推进改革、规范市场、加强管理、扶持国有企业、儿童电影和农村电影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地引导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

与艺术相配套、与改革相一致的电影技术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研究、开发、应用、引进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制片设备的更新改造为电影生产提供了更丰富、更先进的手段以及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放映与影院技术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立体声技术与影院多厅化的快速发展,为改造、完善放映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字电影的研究应用,正缩小着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电影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回顾中国电影改革的艰难历程和丰硕成果,我认为改革最关键的要把握好四条:

(1)贯彻党的十五大的精神,坚持实践的标准,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尝试,不搞争论。(2)改革的目的是多出、 多映好作品,多出人才。放弃了这个主导思想,就等于放弃了电影企业的责任。(3)无论外在模式上是什么样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 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用人、分配、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配套;(4 )拥有现代管理人才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没有观念的更新、科学的管理及优秀的讲政治、懂业务、善经营、人品正的一批管理干部,改革是很难健康发展的。应该强调,这几年改革迈出的可喜的步伐主要得益于我们拥有一支投身改革、献身改革、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制片厂长、发行经理、影院经理以及一大批电影管理者和创作者,没有他们的努力,改革永远是纸上谈兵,束之高阁。

四、抓住历史机遇,完成崇高使命,把一个繁荣的中国电影带入新世纪。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二十年。回首一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的银海沧桑,我们有许多的建树、许多的自豪;展望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起点、新的高峰,我们又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激情。应该看到,我们的影片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思想之深刻、艺术手段之巧妙等方面仍距人民群众和党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电影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每一个爱国的艺术家、评论家、企业家、管理者都应为此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真正达到江总书记提出的“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上新台阶、迎接新世纪”。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创举,必将为我国电影摆脱困境、繁荣发展、实现第三次高潮提供一个十分难得、十分重大而又十分关键的机遇。

即将到来的1999年,我们将迎来共和国五十周年华诞,“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实现统一。我们还将迎来一个新的世纪和又一个千年的新的曙光。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广大人民群众必将对电影有着更多的期待:人们要纵观百年沧桑的过去,也要展望充满希望的新世纪;人们要回顾新中国50年的发展历程,也要追溯人民创造历史的辉煌足迹;人们要怀念中华民族的先人与爱国志士,也要感谢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代英雄和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人们也将格外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关注改革开放这二十年来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变化和老百姓的命运……这些都是电影市场的预期需求。明年建国五十周年,人们要通过电影去回顾、去思考、去抒怀、去展望,人们将渴盼一大批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精品问世。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对电影工作更寄予了厚望,中央已经明确将“规划、组织好迎接建国五十周年文艺作品的创作和生产”作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点。各电影单位已经组织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光荣地投身到献礼片的创作实践中。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所有的电影工作者理应珍视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光荣地肩负起为人民而创作的崇高使命,理应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共和国、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理应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繁荣发展才能摆脱一切困境;理应把一个充满希望的电影新局面带入二十一世纪。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动员全系统抓紧进入迎接建国50周年、迎接电影第三次高潮、迎接新世纪的献礼片创作周期。为建国五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唱响“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是今明两年全国电影系统的首要任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这个大局。尽管目前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满信心地看到,中国电影已经在向着第三次高潮攀登,并且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无论是思想准备、创作准备,还是剧本储备,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是我们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去开拓进取,去创造追求,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开创一个更新的局面。不仅要抓好创作,还要扩大宣传,扩大发行放映,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让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完成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迎接伟大的祖国五十年华诞,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曙光,迎接中国电影的百年大典。

以上发言,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同志们批评指正,还有一些富有个性和影响的优秀影片,不可能一一列举也请原谅。

(在第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998.11.20)

标签:;  ;  ;  ;  ;  ;  

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20年后的中国电影述评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