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动论文,企业规模论文,趋势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不同企业规模对资源的利用。这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资源利用的不同效率不仅影响了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且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但是经济学界对这一重要问题尚未作深入的研究,本文讨论的重点是80年代初以来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变动的趋势,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变动同市场竞争结构有内在联系,而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则与技术和市场因素有关,早期的研究多侧重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关心的重点是企业规模的变动趋势〔1〕, 这是由于变动趋势反映了正在改变着的市场结构和生产技术对企业规模的作用,改变了企业市场中的竞争方式,尤其反映了工业发展进程中企业生产能力扩大趋势和资源在不同企业规模之间配置的变动对一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当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中国工业来说就显得更加迫切。
1978年以来,我国的企业规模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有利于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企业规模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认识基本上是以比较粗略的数据和线条去勾划变动的轮廓,始终缺乏从经济结构的某一侧面作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所以,我的研究目的是试图通过对统计数据的研究来发现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趋势,在实证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该采取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的政策,并以企业规模的调整来带动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市场竞争结构和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工业增长所提供的就业量,还是实物生产的增加量都是惊人的:中国乡以上工业劳动力从1978年的4354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6626万人;中国的工业产值从1978年的4237亿元上升到1993年的52692亿元, 从实物产量看水泥产量从1980年的第4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1位;钢铁产量从1980年占世界第5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3位,1996年则居世界之首,在工业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又是怎样的呢?
1.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学将市场结构大致区分为四种类型:(1 )垄断型,就是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没有竞争者;(2 )高度竞争的寡头垄断,几家大企业控制了所在行业的大部分产出,工业化国家比较典型的市场结构就是几家企业可以控制行业产出70%以上的市场销售额;(3)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 就是一定数量的大企业控制了部分工业产出,比例虽然较小,但必须假定企业之间寡头垄断互相依赖性的存在;(4)市场的原子型结构, 就是在没有进入壁垒和退出障碍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许多供应者出售相同的产品, 互相竞争〔2〕。
市场结构理论说明不同的市场集中结构反映了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规模之间的竞争关系,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并不能导致人们所冀求的最佳市场效益,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同地方工业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工业企业纳入管理体系之内,因而采取了鼓励地方工业化的政策,结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产业集中度,即中国工业集中度表现为“原子型”的竞争结构,许多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或者说,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均未能达到其他国家同类企业的生产能力〔3〕。根据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 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企业规模特点是:(1 )中小企业占据了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 1980年拥有1000名劳动力以上的企业在工业劳动力中的比例为41.4%,所占的工业产出是54.6%;而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则占工业劳动力的58.6%,工业产出的45.4%。 (2 )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1980年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仅占固定资产的29.5%,因此,劳动生产率也低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例如500~1000 劳动力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万人以上企业的79%,而100 劳动力以下的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仅为最大企业的41%。70年代末,我国共有232379家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其中1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数达到137753家,所以, 工业的规模结构表现为“原子型”市场结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就是社会资源分散在许许多多的小企业内,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较低,使我国的大国市场优势失去了。
2.企业规模的变化趋势。根据工业普查资料和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表1呈现了1980 年以来一幅比较完整的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变化趋势。下面按照企业的不同增长率,可以区分出4种增长方式;(1)所有企业相对增长快;(2)大企业相对增长快,小企业增长慢;(3)大企业相对增长慢,小企业则增长迅速;(4)所有企业相对增长慢。
表1 按劳动力分类的工业集中度变化(1980~1990年)
注:比例变化是指1980~1990年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普查资料全部工业企业》第1020~1115页。《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第363~393页。
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统计数据仅包括40个工业部门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所有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分为7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劳动力在10000以上的大企业;第二等级是5000~10000劳动力的企业,以下依此类推,第7等级是职工人数在100以下的小企业,不同企业规模组在劳动力、固定资产、工业产出等方面的增长率是不一样的。
从总体上说,80年代企业规模变动表现为下降趋势,也就是小企业的增长速度更快,这就加强了原来的“原子型”市场结构,使社会资源更加分散,表1的统计资料清楚地显示了变动的方向, 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第一,从增长模式看,1980~1985年期间属于第三种模式,即小企业迅速发展。70年代末以来的农村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家允许农业劳动力从事其他行业,使部分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乡镇企业或者是创办新的企业,小企业的数目迅速膨胀起来。相反,1985~1990年期间则表现为第二种模式,大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这同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城市企业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后,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大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市场旺盛需求刺激下迅速增加生产、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可是1980~1990年的十年内则属于第三种模式,就是大企业的增长速度慢于小企业的增长,也就是中国工业的集中度下降了,不断建立起来的小企业增加了资源占有率。
第二,相对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大型企业,10000 职工以上的企业在这十年之内减少了1.6%的劳动力份额,固定资产的9.3%,工业产值的3.6%,劳动力比例下降的幅度并不大, 固定资产是作为资金份额的测定指标,却表现为大幅下降的趋势,说明大企业的资金密集度正在下降,市场份额增加最多的企业则是劳动力不到100人的小企业, 分别增加了2%的劳动力,2.1%的固定资产和3%的工业产值; 其次增加最多的企业组是劳动力在1000~3000人的企业也分别增加了1.7 %的劳动力,4.2%的固定资产和0.6%的工业产值。如果按照不同的上升和下降比例分析,1000~3000劳动力的企业规模组的市场表现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同增加1.7%劳动力和4.2%的固定资产相比,工业产出仅增加0.6%,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大企业对中国工业资源的占有率降低了。
第三,劳动力少于3000人的四组企业,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份额,而劳动力多于3000人的企业却减少了固定资产份额。可见,最大的企业组减少了资金占有额,而中小企业则增加了资金占有额,这是80年代中国工业资金结构变动的重大问题。对资金流向的详细研究,基本上提示了资金分散化构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并对资金分散化影响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的危害作了统计数据允许的可能分析〔4〕。
第四,劳动力在1000~3000和3000~5000的两组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和工业产出,但数额较少,分别增加了劳动力的0.1%和1.7%,增加的工业产出都为0.6%,而小企业的相应变动部分则比较接近,100以下劳动力的企业增加2%的劳动力和2.1%的资金,产出上升了3.1%, 显示劳动力和资金的增加提高了小企业的工业产出。表明小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是由于投入了更多的生产要素。
第五,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劳动力在1000 人以下的企业组在1980年占全部工业劳动力的58.9%,1990年则为58.8%,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而关于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去向的普遍流行观点同统计数据揭示的80年代中国工业现状形成了矛盾。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去向。然而,系统的统计数据并不能为以往的推崇发展小企业的研究结论提供任何资料,根据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小企业并不是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企业规模组〔5〕, 这又与本文对中国80年代统计数据的分析相类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初,大小企业规模吸纳劳动力比例的差别仍然表现为大企业的劳动力增长速度超过小企业〔6〕。 这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劳动力就业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依靠大企业还是依靠小企业来吸纳具有无限供给能力的中国劳动力供应?对企业规模与劳动力、资金结构的分析,显示1000劳动力以下的三组企业大大增加了其固定资产的份额,从1980年的29.5%上升到1990年的36.8%,净增加7.3个百分点, 同时,这三组企业也增加了工业产出,从1980年的45.4 %上升到1990 年的49.9%,净增加4.5个百分点。如果将劳动力的变化视为不变,1000 劳动力以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率的比较显示了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资金增长率,而且有较大的差距,说明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
上述的数据简明扼要地反映了80年代中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规模变动趋势。从整体看,不同企业规模的资源占有率发生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变动,也就是中小企业增加了资源的占有率,加强了我国工业企业传统的“原子型”结构,而要更准确反映具体工业部门的变动就应该考察体现市场竞争结构的制造业,因而,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制造业的变动趋势是否按照同一方向进行呢?
二、不同制造业部门的企业规模变动特点
制造业不仅属于竞争性市场结构,而且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制约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减缓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使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均未能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表1的数据, 制造业的集中度有可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对制造业的分析中, 采用4家企业集中度来考察工业企业规模在1984年至1993年的变动,也就是在工业部门内最大4家企业的产出或销售来确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这个比率是测定几家企业占该工业部门的市场份额是大还是小的重要指标,由于研究的中心是十年之内制造业的集中度变化,因此必须分别计算出1984年、1990年和1993年的4家企业集中度, 集中度的变动可以通过几家工业部门集中度经历了增加、几家经历了减少而得出,并对这一组数据总结出平均集中度的变化。“平均”在此仅指产出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对中国制造业的4家企业集中度的研究应该始于1984年, 这是国家统计部门第一次公布有关工业部门最大企业的产值和销售额,从而使经济学家对企业规模的变动和集中度的研究成为可能,也使1984年成为研究中国制造业规模结构的起点。表2中的1984年数据来自《1949 ~1984年中国工业统计资料》,1990年和1993 年企业数据分别来自1991 年和1994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最大500家企业资料, 选取的实证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个制造业部门是2位数的分类,两个是3位数的分类,7个是4位数的分类, 采用三种工业编码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反映了制造业部门的规模结构(见表2)。 由于将研究的资料建立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上,克服了零星资料可能导致的研究偏见,使研究结论的基础更加坚实。
表2 14个制造业部门的4家集中率变化(1984~1993年)
工业代码
制造业
4家企业集中率(%)
集中度增或减
部门1984 1990 1993 1984~1990 1990~1993
40
化纤工业
43.98 22.14 23.80-21.48+2.32
3420 炼油业40.21 43.55 n.a.+3.34 n.a.
5481
日用机械工业 37.08 17.20 n.a.-19.88n.a.
48 黑色金属冶炼 22.72 22.32 20.67-0.40 -1.65
6161
家用电器设备 17.90 14.01 10.02-3.89 -3.99
2020 卷烟业15.32 18.12 21.06+2.80 +2.94
49 有色金属冶炼 13.65 13.18 8.95 -0.47 -4.23
411 橡胶制品
9.82 7.37 9.84 -2.45 +2.47
377 日用化工
7.98 5.47 n.a.-2.51 n.a.
3810 制药业7.38 6.44 11.55-0.94 +5.11
36
化学工业
6.28 1.73 7.74 -4.55 +6.01
2822 造纸业5.84 7.49 5.00 +1.65 -2.49
2222 棉织业1.40 1.28 n.a.-0.12 n.a.
22纺织业1.10 0.74 n.a.-0.36 n.a.
注:(1)由于资料限制,化纤工业和黑色金属工业的4家集中率使用1985年资料。(2)日用化工的1984年和1990年的数字均使用3家企业集中率。
资料来源:《1949~1984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85年,第29~57页和第271~354页。《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360页。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第407~411页,1994年,第379 ~385页。
对1984~1990年和1990~1993年两个时期分别加以考察。通过比较两个时期不同企业规模的变动揭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两个时期恰恰是制造业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动方向。大致说来,80年代是地方政府以极大的工业化热情建立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工业发展结构,表现形式就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而90年代初的工业结构变动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使80年代被忽视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部门有了较快的发展,一般说来,这两类制造业部门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劳动密集型多属小型企业,而资金密集型则多属大型企业,因此,企业规模的变动就呈现出不同于80年代的差异性。
1.从总体上看,1984~1990年时期是制造业企业规模的下降时期。14个制造业部门中有11个部门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工业集中度下降方向是同步的。
对1984~1990年时期的出版分析如下:
第一,1984年,14个制造业部门中只有3个部门的4家企业集中度达到其工业产出的30%,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度较低,到1990年,4 家企业集中度超过工业产出30%的只剩下一个工业部门——炼油业,因而可以毫不困难地发现制造业集中度的下降趋势。
第二,制造业部门中化纤和日用机械工业集中度下降的幅度非常大,约20%;反映了消费品产量的增加是同地方政府兴办大量新企业有联系,而造纸、烟草加工和炼油业集中度上升的幅度则微不足道,这更加强了第一点所阐述的工业集中度下降趋势。
第三,1990年,集中程度最高的是炼油业,达到43.55%, 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炼油业的巨大投资和市场进入壁垒高,受炼油业的技术、资金限制和政府的管制,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市场。1984~1990年期间,中国40个工业部门劳动力平均增加了57 %, 而炼油业劳动力的增加为82.5%,高于平均数,烟草加工业集中度上升的原因是80年代中后期政府制定了市场进入的限制政策,6年内全国仅增加了3家卷烟厂,可是在1980~1984年期间却增加了63家卷烟厂〔7〕。 产业组织学关于不同的市场进入壁垒可以形成不同的竞争结构能够解释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市场现象,说明市场进入的壁垒高就可以限制小企业进入市场的数量。对理论的进一步引申,就是在市场的公平竞争前提下,制造业规模结构调整的政策含义就是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市场进入壁垒来加快制造业集中度提高的速度。
第四,结合劳动力和企业数增加的统计数据,企业集中度的下降是劳动力增加最多和企业数增加较快的制造业部门。1980~1990年期间,化纤工业的劳动力增加了152.7%,而1985~1990年就增加了97.2%。 1985年化纤工业的企业数是284家,1990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560家〔8〕。重化工业中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化学工业和轻工业中的纺织、橡胶、制药业同样经历了一次下降过程,所有的消费品工业包括家用电器、日用机械、日用化工的集中度全部下降,这些制造业部门除纺织外,在工业化国家属于集中度较高的部门。
第五,14个制造业部门中的5个部门集中度变化极小,不到1个百分点,如纺织业、棉织业、制药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说明这些制造业部门的大企业并没有以比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成长。
所以,14个制造业部门中有11个部门的集中度下降了,这些制造业占1990年制造业产出的38%,表明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大企业在工业迅速增长时期经历了一次生产规模相对缩小的过程,再次证实了前面对工业企业规模变动的分析。
2.1990~1993年时期的企业规模变动呈现出不规则型。15个工业部门中只有9个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供研究,5个制造业部门的产业集中度上升了:化纤工业(+2.32)、卷烟业(+2.94)、橡胶制品(+2.47)、制药业(+5.11)和化学工业(+6.01)。4 个制造业部门则下降了:黑色金属冶炼(-1.65)、有色金属冶炼(-4.23)、家用电器设备(-3.99)和造纸业(-2.49)。上述9 个制造业基本上属于生产的规模经济明显,而且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部门。1993年的数据表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集中度可能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如5个制造业部门。4个制造业部门集中度下降的基本原因是最大4家企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同行业的其他大企业, 例如黑色金属冶炼工业企业从占1990年最大100家中的33家上升为1993年的35家。 家用电器工业呈现为相同的趋势,80年代中期建立的家用电器企业的发展速度出现差异,有些中型企业正处在成长期,所占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使部门集中度下降。
为什么90年代初制造业集中度变化表现出不规则呢?原因可能是两方面:一是考察的时间短,变动的轨迹很能体现出规律性;二是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结构转变时期,即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在制造业结构急剧变动情况下,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调整就紧密联在一起,企业生产规模正处在调整之中,部分制造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时期,企业的成长速度相对较快;部分传统制造业处在结构调整时期,企业的生产能力可能下降,因而制造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的总体轮廓尚未清楚。
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正处在一个激烈的变动时期,其中产业政策指导下的制造业结构的变动尤其明显,即从轻型化工业向重型化工业结构的转移。制造业企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扩大的倾向,例如钢铁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不断增加的,70年代中期,炼钢厂的生产能力是600万吨钢,80年代末则达到1200万吨钢, 采用分厂生产方法可以达到2400吨钢以上,因此,按照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结构的转型规律,中国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移有可能成为制造业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强大推动力,从工业发展和企业规模变动的规律看,这是基本趋势。
三、企业规模变动的进一步探讨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企业规模的变动趋势,特别是鉴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企业扩张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制造业企业通过规模扩大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两个趋势看,我们对90年代初的企业规模研究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是必要的。
1.广义的企业规模变动
为什么称为广义的变动?这是由于1992年以来国家统计部门将不同企业规模的变动资料删去了,因而研究企业规模变动只能利用简单的三种分类:大、中、小企业规模,显然,这一分类法不如前述将企业分成7组准确数据所揭示的变动特点,在没有可以替代的资料情况下, 还是大致反映了工业集中度变动的基本图像。
表3的数据对1990~1994年期间大中小企业规模的变动作了比较, 数据显示:
表3 1990~1994年不同企业规模变动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第88~144页; 第120~128页;1995年,第109~117页。
第一,90 年代上半期, 不同企业的增长率出现了差别, 1990 ~1993年期间,大企业的增长率为15.6%,而中型企业为49.8%,小企业为6.64%,显示大中型企业的增长率高于小企业。1993~1994年则呈现相同的趋势:大企业从4583增加到5187户,增长13.18%; 中型企业从14156增加到15191户,增长7.31%;小企业从430477增加到444861户,增长3.34%,从不同企业规模的增长率看,中国的产业集中度开始上升。
第二,1993~1994年期间,企业规模与劳动力的变动出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即企业数目的增加伴随着劳动力数的减少, 工业劳动力从1993年的1亿人下降到1994年的8330万人,下降20.05%,净减少1670万人,工业劳动力急剧减少,企业平均规模变小。大企业的劳动力从2543万减少到2149万人,下降18.33%;中型企业劳动力则从1742 万减少到1458万人,下降19.48%;小型企业从5715万减少到4723万人,下降19.48%。 变动的幅度基本上相似。 大企业的平均劳动力数从1990 年的4282人增加到1993年的5549人,下降到1994年的4143低于1990年的数字;中企业从1990年的1310人下降到1993年的1231人,1994年又继续下降为960人;小企业从1990年的117人增加到1993年的133人, 下降到1994年的106人。从企业的平均劳动力数据分析, 企业的平均规模正在缩小。1990~1993年的产业集中度提高又转变为1994年的下降趋势。
我国工业劳动力数自60年代初以来第一次出现下降,这对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罕见的现象。这是否预示着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开始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转移?然而,在我国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布中,1994年农业劳动力仍占全部劳动力的48%,说明仍然面临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结构调整问题,目前的统计数据尚不能提供原因的解释,有待于新的研究。
第三,从固定资产净值、工业增加值、销售额和利税数看,中型企业下降的幅度最大,4年之内,固定资产净值下降2.12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下降了2.74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了2.57个百分点,利税数下降了5.39个百分点。因此,中型企业在工业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企业规模结构正向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两个方向发展。
第四,从资金和利税所占的比例分析,大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利税比例均有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利税数的增加明显超过固定资产的增加:1990年占固定资产的47.7%,1994年则达到51.08%,增加了3.38 个百分点;而利税数从1990年的49.41%增加到1994的57.02 %, 增加了7.61个百分点,说明大企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者。 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有率则相对稳定,从1990年的33.61%到1994年的32.35%,下降了1.26个百分点;而利税数则从31.12%下降到28.90%,下降了2.22个百分点。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大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意味着利税数的更多增加,即大企业每增加固定资产的1个百分点,就可能增加2个百分点利税。
因此,通过资源向大企业的倾斜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率应该是制造业规模结构的调整方向,下面将进一步对企业规模作国际比较,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生产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则可以预测我国大企业可能达到的生产规模。
2.制造业企业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
为了对1993年中国企业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未来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就要考察制造业主要企业的生产规模,选择1993年指标是因为1996 年5月出版的《199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将往年最大500 家企业的销售和利润等指标改为综合评价得分,无法反映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变动,新的统计方法所公布的资料失去了经济研究的科学价值。
用国际比较方式是试图揭示制造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能力可能达到的程度。从实际数据看,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企业的生产能力高于中国的同类企业,但是并不说明中国的企业生产能力将原地踱步,或始终低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而是恰恰说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应该、而且必须达到国际上同类企业水平,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中国广阔市场提供给制造业企业巨大生产能力的可能性,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同工业化国家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基础。一个生产能力远低于其竞争对手的企业是无法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角的。因此,迅速扩大我国制造业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工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的方向。
工业化国家企业的生产规模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比较和借鉴的实例,在所遴选的制造业企业时,除新日铁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属于日本、赫斯特公司属于德国、雀巢公司属于瑞士外,其余均选择美国企业,由于中美两国都是大国,市场规模大,可比性较强,虽然目前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低于美国,技术水平同美国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作为工业发展的方向和企业规模变动的趋势,应该是相似的。
表4是1993年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国际比较, 数据说明了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生产能力的差距,以及中国企业规模可能的调整方向。
表4 1993年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国际比较
注:1993年国家采用多重汇率制来管理汇率,外汇市场扭曲,汇率并没有反映货币的实际价值,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后的汇率是1 美元为8.7元人民币,此后略为下降,本表中的汇率以1994年1月并轨时的汇率计算,*为1992年销售额。雀巢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 如果将1993年中国的食品加工业销售额(1645.53亿元) 和饮料业合并计算,共为2427.68亿元,以1美元为8.7人民币计算,折合为美元279.04 亿美元,意味着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的食品和饮料工业总销售额还低于雀巢公司的销售额;如果按1美元是汇率并轨前5.8人民币计算则为418.57亿美元,略高于雀巢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379~385页, 420~421页;《世界经济年鉴》1994年,第404页。
第一,根据1993年的数据,中国制造业企业与国际公司相比,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非常小,例如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海汽车制造公司,1993年的销售额仅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2.64%,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仅为德国赫斯特公司的4.48%,上海广电仅为松下电器公司的0.82%,长城铝业公司仅为美国铝公司的1.86%。从钢铁企业占我国最大100家工业企业的35家的比例看, 钢铁工业无疑是中国的主导制造业部门,可是鞍钢的销售额仅为新日铁公司的9.78%,而包括鞍钢和包钢在内的中国最大20家钢铁企业的总销售额仅为1560.86亿人民币, 折合为179.41亿美元,只是新日铁公司的70.36%〔9〕。
制造业的较小生产规模一方面表明企业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另一方面则表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是可能的。政府和企业界从表4 的国际比较中可以得出下述推论:大企业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与工业化国家大企业的同等水平是完全可能的。上述结论的进一步引申,就是我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比美国更大,市场消费能力必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带来产品成本的下降而迅速增加,因而企业生产能力有可能超过美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的市场优势,也是至今我国尚未利用的大国规模经济优势,这一预测是建立在对企业生产规模与大国市场规模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的。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非常低,这与工业发展落后和低消费水平有着紧密联系。表4中的制造业部门多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而且,我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能力还不及工业化国家一家公司的生产能力。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业生产能力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过程,不断扩大制造业的生产数量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发展制造业,也没有任何理由阻碍和反对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集中。
第二,从工业化发展进程和公司成长的普遍规律分析中国大企业的规模扩大问题,就是大企业将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迅速成长起来。这是由于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要低于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也更高,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经济生产对人类社会资源的节约已经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特点。美国经济学家F·M·席勒的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国的某些工业部门的集中度较高和企业生产规模大,在其他国内的该工业集中度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生产的技术规模决定的〔10〕。
以美国的啤酒生产为例,1947年,美国啤酒业4 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为21%,这4家企业凭借其较高的市场声誉, 在美国的东部和西部建立工厂,增加对当地市场的供应。而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同普通产品接近的名牌啤酒,促使4家企业继续扩大生产,建立更多的新工厂,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并且开发新技术,使生产成本比当地的非名牌产品更低,由于缩小了名牌产品与大众产品的价格差,因此更快提高了市场占有率。1987年,4家企业集中度达到85%, 这与中国目前的许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说明,企业“原子型”竞争结构必然向主导企业竞争型的方向发展。
既然我国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国际大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中国工业企业的制度创新前提下,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
第三,重化工业化和企业巨型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紧密相联的。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特有现象。1955年,日本经济向重化工业结构转换,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以后,日本的产值和劳动力均出现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据统计,劳动力在10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的产值从1955年的23.5%上升到1965年的28.4%和1970年的30%;劳动力则从1955年的14.9%上升到1965年的16.6%和1970年的17.5%。1955年以来,日本大企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的潜力在于自身资本实力、人力资源、技术及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呈现出资本与市场的集中趋势。1994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销售额为881.59亿美元,日产汽车公司销售额为764.31亿美元,松下电器公司的销售额为699.47亿美元。按1美元为8.7元人民币计算,同年中国最大的3个工业省份的销售额均低于日本的一家公司; 江苏省工业销售额仅为556.60亿美元。广东省为554.79亿美元,山东省为409.05亿美元。以一省的工业销售额而不敌日本的一家制造业公司。
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营业额达到1549.51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达到1284.39亿美元。美国两家汽车制造业公司的销售额就达到整个中国工业销售额的45%。换言之,美国最大的6~8家制造业公司的销售额就超过全中国的工业销售额。因此,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中国工业企业在近期内不可能成为世界工业界的巨头。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唯一的选择就是接近这些巨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而政府的政策导向,就是促使社会资源流向大型制造业企业。
我们并不否认发展小企业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对中国这样一个企业“原子型”的市场竞争结构来说具有更加迫切和更加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载体是巨型企业的建立和迅速崛起以带动中国工业的发展。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中国制造业向重化工业的转换,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集中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企业规模继续保持小型化,代价就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缓慢和资源的低效利用。
四、结论性评述对政策调整的含义
本文比较全面地考察了1980年以来的企业规模和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了政府应通过对企业规模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加速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制造业产品的竞争能力。研究的初步结论如下:
第一,无论根据1980年还是199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非常小,产业集中度较低,这同下述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能力相对狭小,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水平;二是体制因素,即中国的工业化是以地方工业化为特征,通过不断兴办各种小企业的办法来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和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因而形成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就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使80年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发展远远超过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企业规模小型化的倾向。
第二,从我国工业发展生产水平和未来可能发展的生产能力的前景看,制造业企业为了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来扩大销售额,就必须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企业将通过商品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加速产业集中,并且,随着工业结构由轻型化向“重化工业”阶段的转移,企业规模应该经历一个持续的扩大过程,也是大企业生产能力持续扩张过程。这是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三,对工业企业规模变动的考察,发现企业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求相应增加资金,所以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是以缓慢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代价的,这就是为什么80年代我国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部门未能充分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90年代初,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的资源配置有向大企业集中的迹象,但是1994年的数据则呈现企业规模的相对缩小。
第四,企业规模变动对政府政策的潜在含义就是: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将是基本趋势。政府不应对此趋势加以限制,而是应该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巨型企业的建立,研究表明,产业的集中将加速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为此,可以选择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对现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提高工业的生产能力,而不是依靠兴建新企业的办法来扩大工业生产能力,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大企业的流动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而且将加速制造业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规模扩大,逐步增加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最终使中国制造业企业成为世界工业界的巨头。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政府的政策措施不能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结果仍将限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所以,企业规模的继续小型化有可能构成对中国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威胁。
注释:
〔1〕B·卡里和K·D·乔治:“工业集中度;文献评述”,载《产业经济学杂志》第31期,1983年,第203~255页。
〔2〕丹尼期·卡尔顿和杰弗雷·帕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斯各特出版社,1990年,第360~361页。
〔3〕秦海;“对中国产业过渡竞争的实证分析”, 《改革》1996年第5期,第81~90页。
〔4〕殷醒民:“中国工业资金流动模式研究”,讨论稿,1996 年。
〔5〕B·哈里森:《少而精——处于灵活性时代的公司正在改变实力的前景》哈伯,科林期出版公司,1994年。
〔6〕《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年,第109~117页。
〔7〕《工业普查资料·全部工业企业》,1988年,第788页。
〔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第103页。
〔9〕《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第379页。
〔10〕F·M·席勒:《多工厂经营经济学——国际比较研究》,哈佛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218~219页和426~428页。
标签:企业规模论文;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