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也在加快进程,各个建筑施工现场的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相关的建筑扬尘问题也急需解决。本文以建筑施工中有关扬尘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扬尘的主要来源,分析当前扬尘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后的管理措施提出建议,期望能够在之后的扬尘治理中起到帮助。
关键字:建筑施工;扬尘;管理;治理
0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正在接连建设。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当前城市化发展水平已达到48%以上,预计到2021年城市化发展水平将达到60%。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城市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大,施工所产生的扬尘逐渐成为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许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就是悬浮在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质。这些颗粒容易被人吸收,积聚在呼吸系统中,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哮喘的发生;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肺病和心脏病等疾病,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活动的影响,空气中的灰尘浓度大大增加,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空气中的空气散射会影响大气的可见度,它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施工现场扬尘引起的民生问题也逐步增加,这将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增加施工单位的损失。因此,有效解决城市建筑施工现场带来的扬尘问题,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事关重要。
1 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
1.1建筑施工扬尘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造成的建筑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建设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未及时处理。风刮起后,灰尘漂浮在空中造成大型的城市环境空气污染。
1.2 房屋拆迁扬尘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拆迁市场将伴随着旧城改造和道路的拓宽而变大。由于相关拆迁单位的设备相对落后,加上建筑垃圾不及时清运,往往造成城市建设中的扬尘污染如图1中的运渣车造成的扬尘污染。
图1 运渣车造成扬尘污染
1.3 市政施工扬尘
为了适应城市化的发展,市政设施的建设也随之而来。由于许多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反复挖掘操作面积大,道路施工车辆行驶带起的扬尘。
2 建筑施工扬尘管理中的问题
2.1 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坑道的开挖和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阶段是扬尘污染的主要阶段。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低,施工管理监督不力,施工现场在开挖前后未被弄湿。建筑物的灰尘在地面上没有吸附力,灰尘随着空气流动而扩散,特别是在大风天气中。如果施工方没有外壳护理,则粉尘污染造成的损害较大,如果施工方未及时清理,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在建设项目中,材料堆放是否合理也是造成扬尘污染的关键因素。例如,诸如水泥和沙子之类的精细建筑材料不在仓库保存或者在露天存放时不覆盖掩蔽物,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会造成扬尘进而污染空气。
2.2 建筑拆迁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旧城改造的加快,建筑物拆迁的扬尘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相关法规和拆迁技术标准的不完善,建筑物拆迁的扬尘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首先,没有统一的拆迁扬尘污染防治标准。每个施工团队通常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进行操作。其中大多数都达不到防治扬尘污染的效果。其次,拆迁单位自律性差。拆迁没有拆除执行单位的标志牌,安全检查的负责人往往不在现场,污染发生后,执法人员核实施工方已完工,建筑物已被拆除,粉尘污染无法有效地治理。最后,环保部门和拆迁主管部门的行动滞后。环境保护案件一般由环境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或群众举报后进行调查和处理。繁琐的法律程序往往落后。有时房子都已经被拆除了有关单位还没有受到惩罚,也不可能做到事先干预。
2.3 道路建设的扬尘问题
道路建设也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如下:(1)施工过程中的易飞白灰和水泥土造成的污染;(2)道路挖掘和平整过程中路面干燥平整等原因造成的尘土飞扬;(3)在施工阶段混合搅拌石灰土会产生大量灰尘和灰尘。
2.4 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
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有关建设的部门的涉及范围广泛,如市政部门,环卫部门,环保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园林部门和规划部门。相应的协调就很困难,建筑工地对扬尘严重缺乏控制。合理化和标准化的监督机制很难在建筑部门等许多部门之间协调开展。由于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有限,在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中,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相关治理系统都不完善,责任分工制度不够明确,导致扬尘的治理不理想。
3 加强施工扬尘管理与处理的措施
3.1明确扬尘防治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防尘防污要求,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在实施管理措施中,明确各级要承担的责任。将扬尘污染的防治纳入日常的管理之中,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严格控制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必须有实施,有措施,有监督和有效果。
3.2 提前控制扬尘的污染源
在施工单位入场前,按照《粉尘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要求,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安装洗车设备,防止轮胎在路面上携带泥土或其它污染源。物料车辆驶离现场时按要求清理车辆的所有部件,确保车辆清洁并离开;要求进行植被绿化或用砾石铺设道路;如果要重复利用水资源,水中悬浮物浓度要小于150mg / L;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有专门的处理系统;需要覆盖易产生粉尘的矿渣、石灰、水泥等材料;施工道路采用不间断喷水,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施工现场设置好围栏遮挡,且围栏应是连续不间断的,并应有醒目的字体提醒正在施工。
3.3 施工过程中具体措施
首先,所有施工现场必须在项目周围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栏,外壳应坚固美观。正在施工的主要结构需要用安全网进行包围处理。安全网的表面应清洁无损。在施工的建筑外立面必须有施工安全标志和文明的管理口号。其次,施工道路的每个办公区域必须为硬化的混凝土路面,其他施工区域的路面应全面平整,然后根据土壤质量和施工现场的自然气候进行绿化覆盖,绿化植被可以种植可以防尘的类型。施工现场需要安装洒水器和除尘设备,特别是在春季的多尘天气和夏季冬季的干燥季节,喷水和除尘的位置应特别固定。最后,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应按要求分类,材料要进行稳定牢固,有序的摆放,每个材料堆前面必须有识别标志。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覆盖密封材料,防止产生扬尘。
3.4 施工完毕清洁卫生工作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围护结构,标志及相关安全设施,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清理工作。垃圾清理应由资质合格的单位进行。当车辆行驶离开现场时,应彻底清洁车轮,车辆底部和车辆上的凹槽。车辆必须有遮盖物,并且车辆驶离时车辆的所有角落都没有泄露粉尘的可能。车辆离开后,应按要求将运送货物运至指定的倾倒地点进行垃圾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建筑尘埃对许多城市都造成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完善建设防尘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制,加强各部门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施工现场防尘宣传,提高建筑尘埃意识,完善和落实相关施工现场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扬尘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从而使防尘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初探[J].山西建筑,2016,42(34):188-196.
[2]马良.建筑施工扬尘的合理控制及优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40-155.
[3]赵普生,冯银厂,金晶,等.建筑施工扬尘特征与监控指标[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605-1630.
论文作者:胡苏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扬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粉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