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与世界_炎黄文化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与世界_炎黄文化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中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视域论文,民族性论文,世界性论文,中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3)04-0033-06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世界历史及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未来走向,亦有助于确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而文化的民族性则是某一民族文化与该民族内在关联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文化之所以具有民族性,是因为文化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与其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既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又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产生影响。

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文化要受到一个民族的经历、所处的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谓民族性,说到底是一种特殊性。“从历史上看,多数文化与社会结构都呈现出统一性。”[1](P82)文化根植于民族独特的环境与经历,各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具有特殊性,是因为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演变都是独特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生存环境与其他民族完全相同,因此,也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是完全相同的。换言之,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从形成和演变的进路看,由于受特定历史演变进程及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文化从形成之始就是地域性的,进而是民族性的;只是到近代以后,随着世界历史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才开始成为世界的。

从广义的“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蕴来看,最早的文化出现于原始时代。对原始时代文化(如原始时期的陶器、岩画等)的发掘和考察表明,那时的文化已开始具有地域性特点。随着民族的形成,文化开始具有民族的特征。在以往,由于地域分隔及缺乏交往,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及显著的社会特征,因此,传统社会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结构和发展道路往往大相径庭,反映到文化上,各民族的文化更是千差万别、多姿多彩。与物质条件相比,文化在本质上就具有特殊性,亦即通常所说的多样性。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曾有所交流并相互吸取对方的精华,但并未因此消弭文化的独特性即民族性,反之,随着各民族的兴衰、演变,其文化愈趋具有鲜明的特征或特色,从而使人类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具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往往不仅是现象上的,而且是本质上的,有些差异简直具有对立的性质。例如,某一种文化中认为是美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可能被认为是丑;某一种文化中认为是善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可能被认为是恶;某一种文化中所倡导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可能是禁忌。民族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异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这有助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国家、民族的认同或凝聚;另一方面,又可能给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形成障碍。当今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显著差异及其所造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纠纷甚至冲突,正是以极端的方式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文明冲突”一说能否成立,其所指明的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所带来的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是不能忽视或回避的,是必须积极面对的。

文化的民族性还体现在,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进步及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唯物史观既强调经济状况在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承认上层建筑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2](P696)“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2](P691)

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1](P81)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人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其国家或民族身份自我认同并相互认同的依凭,是其社会活动特别是精神生活的主要资源。

文化的民族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社会的面貌。诚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物质条件会从根本上制约社会的发展,这才有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之分,在同一时代也才有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别。但在相近的客观条件下,物质方面的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这时决定它们之间的差别的往往是文化方面的因素,这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现代化目标和任务的同质性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要走上相同或相似的道路,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形态、社会面貌、机制体制和器物形态大体上将逐渐趋同或越来越具有相似性。但与此同时,各国家民族的特色则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强化,这是文化的因素使然。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较,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尤为明显,这才有了同一时代及相近物质条件下不同民族国家的显著差异及特色。

文化的独特性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人的发展问题上也像社会发展问题上一样,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物质方面的共性较多,精神方面的差异则较大。全球化赋予人的发展以世界性,而人的身份认同及生存境域始终具有民族性。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确认从而形成凝聚力的根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是每一个人确认社会身份、形成生活追求及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根据。正因如此,民族文化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人的理想、信念、境界及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精神养料。“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P156)文化独特性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从宏观上看,文化的民族性显著地制约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人的发展状况及其具体目标和要求,使不同民族国家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呈现出自身的特征;从微观上看,“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1](P24)。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及其对生存方式及需要定位的判断,影响着他们对自身行为合理性的评价及其对与他人、社会关系及社会交往的理解,从而影响其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内容和方式的界定。

世界文化有两层含义:存在于世界上的文化和世界性的文化。前者指所有存在于世界上的文化,包括所有的民族文化,这个意义上的世界文化是自有文化以来就存在着的。后者是指民族文化通过普遍化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为各民族普遍接受的统一的世界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伴随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而形成的。

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启以来,一些民族文化逐渐具有了世界性,并开始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文化之所以具有世界性,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之处,或者说,文化世界性的依据是文化的共性。文化共性的基础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如可以从共同的人性或人的类特性来理解,或从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同心理趋向来理解。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文化的共性最深厚的基础是其所依赖于并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实践,特别是社会的经济状况。

唯物史观充分肯定经济基础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2](P695、732)。文化作为社会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4](P81)。根据这一观点,世界性文化所以必要并且可能,是由世界历史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决定的。

诚然,在世界历史开端之前,各民族文化之间也有交往,但这时的交往具有偶然性、有限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而且范围尚未达到全球的广度,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化的世界性是伴随着世界历史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开始呈现的。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必然要辐射到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P276)根据这一看法,在世界历史进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民族国家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交融与激荡日趋加深,既影响着各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塑造着未来的世界文化的形象。

自世界文化之出现始,就有了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未来人类的文化走向。

虽然文化的世界性迄今还是一个未来时的问题,但文化的全球化已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未来世界文化及各民族文化走向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引起诸多讨论的热点问题,而讨论的焦点,则是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前景。

前文已提到,《共产党宣言》曾预测,随着世界历史发展,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一种公共财产,于是,由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受这一预测或设想的启发,有人提出了对未来人类文化发展趋势的看法,认为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可能趋势是各民族文化逐渐趋同,每一民族都将自己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贡献出来,通过融合而形成一种统一、一体的世界文化。但有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鉴于当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宗教冲突愈演愈烈的趋势,认为未来文化发展的走向仍将是每个民族的文化各自发展,其间可以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但其总趋势仍然是各走各路,甚至会相互冲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述两种理解各执一端且各至极端,因而应当综合两者,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应是两种趋势并行,即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走向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全球文化。

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所预测的态势显然更具可能性与合理性。未来的文化发展态势将是:一方面,各民族文化通过融合而形成一体的世界文化;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吸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同时各自发展。也就是说,文化的独特性不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在未来,将是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两种形态并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近代以来的历史来看,经济全球化引起普遍交往,导致了文化的逐渐交融及新的、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性文化因素的产生。在当代,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性正在加强,具有共识普遍性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观念正在积累之中,且愈趋增多。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以及经济交往在人类交往中的基础性地位,因而经济交往必然带来更加频繁的人员和物质交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必然触及文化领域。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普遍性与普世性文化的形成在未来是可以期待的,虽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此同时,近代以来的历史同样表明,许多民族文化都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继续发展,从而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于民族文化的未来命运,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分歧的关键是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即民族文化将来是否会被世界文化所取代而趋于消失。这个问题虽然从根本上说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但其趋势却并非不能预测。笔者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都具有自我更新、与时俱进的能力,而不会被普遍性的文化所瓦解或吞嗤。只要民族在,民族文化就在,反之亦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从总体上看,民族文化并不会消失。也就是说,世界上不会只留下某种单一的世界性的文化,即使这种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但具体来看,有些文化又可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民族特征的淡化而消失,或者被整合进其他生命力更强的民族文化之中,或者被融合进未来的世界性文化之中。与此同时,一些历史悠久、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无疑会保存下来,并在吸收他民族文化优秀养料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就此甚至可以说,民族的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会泯灭的,仍将存在并发展。此外还应指出的是,在一些传统民族文化趋于消失或被整合、融合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可能形成某些新的民族文化。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两者的相互转化,即民族文化世界化和世界文化民族化的问题。

民族的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世界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显然是因为该民族文化蕴含着合理性、先进性的从而具有普遍性的因素。关于文化是否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任何文化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对统一,有普遍性就可以有比较,有比较就有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分或优劣之别。比较文化优劣的根本尺度,只能是其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但从总体上说,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文化,应有利于满足人的合理的精神生活需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和谐发展,有利于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有利于人与他人及社会和谐相处,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说法旨在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价值,即具有独特性及价值的民族文化才能为其他民族所欣赏、称道,才能成为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须知这里的“只有”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综观近代以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并非所有民族的一切文化都是世界的或具有世界性,只有那些优秀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同理,一些世界性文化的内容之所以应当并能够转化为民族的文化,亦因其包含着具有普遍性的、优秀的东西。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中的又一个问题,是保持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的问题。

由于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将长期并存,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不同民族社会和人的发展在遵循基本目标、原则及路径的同时,将一直要受到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从而在社会和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在全球化背景下,既然人的发展同时具有世界性与民族特色,这就有一个把握人的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平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既要注重全球化的背景对当代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的新的条件,注重扩大人的交往,提升人的世界意识,又要注重文化特色对不同国家中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后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必须注重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世界性,因为这在实质上就是注重时代性,而这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适应全球化并不是屈从于甚至淹没于全球化而丢失自我,反之,应当在融入世界性的同时注重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民族性,保持民族国家文化的特色亦即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交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对话,使我们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可以取长补短,能够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国家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有利于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为中国文化面向现代化、走向世界提供平台。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也使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点是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在相互交流、激荡的格局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而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影响远胜于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乃至西方人)的影响。这种格局的不对称非常严重,以至于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文化先进性的尺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引导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变化和发展。“现代性的不同文化方案之间的这些差异,并不单纯是‘文化’或学术的差异。它们与现代性的政治方案和制度方案所固有的某些基本问题密切相关。”[5](P27)应当看到,西方的文化霸权是与其在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的强势分不开的。由此,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文化身份认同及文化归属感弱化的问题,就有一个必须保持和体现文化的中国特色的问题。

为此,须正确理解接轨全球化与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关系。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既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自觉对世界文化开放,又应注重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历史继承性,自觉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应取的态度。

首先,应当自觉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保持并彰显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强化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意识和文化归属感。

民族文化的殊异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华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深深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正因如此,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解具有自身的特色。中华文化的特色还突出地表现为深刻的文化自觉。通常认为,文化自觉即人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自知之明、充分认识和认同,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创建。就人的发展而言,文化自觉是人对其文化身份、民族身份与社会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对于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关乎人的精神寄托、精神生活的取向,以及知、情、意等的发展特色和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优秀的精神价值资源,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所应具有鲜明的特点。中华民族向来注重内省与精神修养,注重精神体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历来的仁人志士重视修身养性,既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亦具有怡情养性、提升境界的意蕴和追求。古人所谓养浩然之气与致良知,既是为了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为着人格修养和精神慰藉。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恕等为特色的中华人文精神,以气节、崇德、宽恕、谦敬、乐群、重义、慎独、善良、达观、宁静、兼善,以及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徳载物等为内蕴的中华文化价值,为历代仁人志士所遵从,构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些独特的文化精神使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和精神享受迥异于其他民族,使中国人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的认识、体验和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对于确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精神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建构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给予当代性的理解,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其次,应当自觉地对世界文化开放,积极与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着眼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充分吸收西方精神文化的有益成分。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西方文化拥有很多优秀的思想资源,其作为西方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华,切合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意义的转换,具有较为鲜明的当代性,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文化建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精神文化发展既不应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又不能照搬他人、生吞活剥,而须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当代中国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建构既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充分吸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思想资源,又要与中国文化的本有特色和优势相结合,根植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现实。

二是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尤其是汉语的推广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目前推向世界的文化内容多是一些枝节的、技艺性的东西,只能满足其他国家人们求异、猎奇的心里需要,而缺乏更深层次、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能为世界贡献核心价值的民族国家,才真正称得上是强大的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的关键之处在于核心价值的推广,而这正是当前中国文化推广中的短板。从更根本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的提炼,并将其推向世界。

从文化世界性与民族性之关系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中国文化建构及中国文化的推广都会遇到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及民族价值的关系问题。

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其实质即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建构,是当代中国文化建构中最有分量的内容,具有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软实力并求得认同的功效。鉴于对内与对外的双重功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既要具有民族特色,又要具有普遍性与世界性。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要具有民族特色。任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的支撑,以使人们确认自己的身份,确定自身的独特性和意义,能够以之为基础构建本民族的认知符号和行为准则,并作为有形或无形的标志将本民族同他民族区别开来,起到凝聚、鼓舞人心的作用。毫无疑问,这样的核心价值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建设尤其如是,这是由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像中国这样的文化大国,像中华民族这样的优秀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精神文化的大发展,其核心价值建设必须以自身的文化传统为主体,以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新的创造,以使我们的核心价值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建构还要具有普遍性。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建设应着眼于民族性与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应注重其普遍性。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普世价值有无关联,能否兼容甚至融合。毋庸讳言,普世价值是普遍性的,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则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不仅有“社会主义的”这一修饰词或限定语,同时又是“中国的”,总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普世价值是由资产阶级提出的,而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上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普世价值之间似乎是南辕北辙甚至截然对立的。但仔细研究可见,两种价值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关联的一面。民主、法制、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人的解放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吸取了上述近代以来的普世价值的内容。事实上,属于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有很多。反过来看,离开了民主、法制、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人的解放等,就唯以想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会余下多少实质内容。

在全球化时代,核心价值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最为集中的体现。无论一个民族、国家或国家集团,要以独特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和价值上的软实力,以便在文化和价值上求得世界的认同,并为世界文化和价值的交流和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类游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除了因其具有强大的硬实力支撑之外,另一关键因素就是具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能为世界上较多的人们广为认同乃至赞许的核心价值。就价值观或价值取向而言,越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素,就越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价值。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含了人的解放和发展、民主、法制、自由、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已经趋于成熟且更加合理。

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构将为普世价值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普遍性来源于价值的民族性,来源于民族优秀价值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作为有着悠久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应当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弘扬、提升和推广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价值,使之更加广泛地为世人所了解、欣赏、采纳与遵从,不仅有助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构,也将为人类的文化和价值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与世界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