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常用的建设方式为装配式,依照施工图纸吊装至相应位置进行安装组合及混凝土浇筑、浆锚等处理,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方便快捷地将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施工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工程施工时间,但是该类建筑作业期间存在着的施工成本高的问题,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关注,利用针对性的手段进行处理,便可以从源头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高质量的施工建设。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发展形式发生转变,建设城市的概念不再局限于追求现代化,而是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人文、智慧以及宜居性。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以及环保高效的特点,因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建筑业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简单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路径,希望由此能够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1装配式建筑概述
新时代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整体建筑领域中,建筑行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界定较为统一,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装配式建筑是以现代工业技术大幅度提升为前提,以传统建筑形式为基础,并且极具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现代化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风格中存在较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其最早发源于17世纪左右,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共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5种类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征主要有节能、环保、工期较短等,这些施工特征同样也是其他建筑类型不可企及的优势,这些优势保证了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化建筑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装配式建筑之所以能够做到节能环保以及缩短工期,是因为它特殊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建筑部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完成整体工程,这就有效避免了传统建筑施工时的大部分负面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便捷性。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路径
2.1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分析及施工方案可行性验证工作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分析及施工方案可行性验证工作,即造价预算人员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期间要提前对工程的设计图纸内容作以深入的研究分析,重点把握好建筑工程施工图上的平面图、剖面图等设计情况,对图中各处设计参数进行相关性及各处设计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如果存在设计问题及时联系装配式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处理,防止出现图纸设计不合理所致的工程建设成本升高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邀请从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研究,其中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各个构件类型及安装流程、构件放置与吊装作业等情况的成本为重点审核内容,如果原有的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缺乏统一技术标准,需要将方案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重新进行修改处理,促使方案完善化处理后,在各个构件装配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条件等方面有着统一的标准,促使工程施工建设价格较低,发生施工造价高的风险小。
2.2控制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施工单位造价预算人员对于工程建设所应用的施工方案内容熟悉了解之后,可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在清单之上的细部处对于各个部分所使用的构件及施工项目进行完整的罗列,尤其是要将后浇混凝土浇筑、套筒注浆等繁杂的施工内容及需要在作业期间进行高标准场地加固施工的作业内容进行详细的书写,防止发生工程量计算的漏项情况;同时编制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期间,还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对于各个施工项目的特征进行准确描述,例如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存放地点与时间、运输距离等参数容易在以往的工程量计算中被忽略,从而会造成工程量计算不合理所致的预算方案编制不合理、造价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发生,因此在后续进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时,要做好细节处与容易被遗漏内容的计算,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问题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价格
PC构件及部品部件的预制属于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因此二者需作为最重要的询价和定价对象。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迅速,各类新型材料部件也因此在市场中大量涌现,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市场询价天然存在较高难度。因此本文建议通过成立专门的询价小组开展市场询价工作,主要对象为造价管理部门尚未发布的预制构件及相关部件价格。考虑到第二次深化设计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常态,基于实际情况的项目材料暂定价需得到合理应用,由此即可更好地满足工程量清单编制、造价控制需要。
3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路径
3.1投资决策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首先要深刻认识、了解及明确投资决策的内涵与意义,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合理编制出一套可靠性与可行性强的项目研究方案,并对该项目研究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而切实保证概预算编制质量。其次,还要强化对项目设计概算的有效管理,切实保证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范围内。
3.2项目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首先应深入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方案,据此来有效比较多个备选项目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再最终拍板出一个各方面均最优的项目设计方案。其次,在图纸设计中,应当要一方面根据初步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一方面结合概预算造价,科学分析图纸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确保经济性与技术性可以兼顾。再者还要加强限额设计与标准化设计。
3.3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阶段,首先要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投标管理制度,坚持公正公平的招标原则,当收到各个投标商的项目报价后,先进行深入分析,再从中选择出既符合相关资质又报价合理的商家作为项目承包商。其次,要与各个承包商之间签订完善的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工程量、工期和造价成本等内容。
3.4施工阶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应管理好工程变更问题及合同价调整问题,当遇到一些不得已的工程变更情况时,必须先由工程师进行签字确认才能够实施变更。其次,应加强材料及设备费用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各类预制构件材料费用的管理,提前调查和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市场价格变动,避免因出现市场价格变动而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再者,还要重视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5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验收阶段,首先应当及时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同来有效编制竣工结算书,保证竣工结算书的规范性与真实性。其次,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了一些设计变更,那么还应当对相关设计变更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与核对。
4结语
综上所述,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直接关系着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直接受到造价、预算、施工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能够尽可能消除这种影响,即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需要,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措施费用共用与分担、功能化与系列化计价依据等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申金山,华元璞,袁鸣.装配式建筑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3):45-49.
[2]康晓辉,孙金颖,金占勇,等.装配式建筑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19,40(3):19-22.
[3]吴清华,何薏萍,涂婉玲.解读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79.
论文作者:马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阶段论文; 图纸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