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用问题去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数学思考能力,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形成数学思维。这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有艺术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8-179-02
课堂提问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模式,是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艺术可以实现教学进度目标。本文以课堂提问为教学切入点,分析课堂提问所需要借助的多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情景设置等,使与学生之间创建良好的学习沟通环境,在课堂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往往一个问题的有效提出而产生的学术价值是远远超过解决一个问题带来的价值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引用提问艺术,在开发学生的主动想象力以及思维创造力的同时,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笼统单调,不能揭示教材或学习活动中的实质矛盾。提问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新性,为学生铺设思维通道,加速思维的进展。要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注意防止负面影响。
2.问题不能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高中生虽然较比初中时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于抽象的概念性问题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健全,提问的设计要选准问题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知 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3.问题反映的信息量不合理。“合理”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提问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育学上的问题。他要求采用“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方法”。如果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就可以认为,进行了“教育上合理”提问。
4.所提问题的指向不明确,模棱两可。例如,“观察这两列数列,你发现了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显得含糊不清:究竟是问其中的每个数列各自的特征呢,还是这两个数列共同的特征?是问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个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研究每个数列趋向无穷时的特征,还是考虑两个数列对应项之比当项数趋向无穷时的极限呢?令人无所适从。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
二、运用新课改理念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的认识
1.让问题先入为主,调动课堂整体气氛
教师要充分掌握课堂中的黄金阶段,在课堂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向学生提出问题,让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这样学生的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引入教师提出的问题,从知识中解析问题,理清学习思维,最终探索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问题本身的价值性,不仅仅是要与课程本身紧密相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生接受的同时,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能够是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的学习氛围轻松、高效。
2.在教学的关键点提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开始之后要注意数学知识结构的讲解,推进课堂的教学进度,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在接纳新知识时的学习情绪,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一些价值性较高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到数学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问题结束课堂,实现有效课外拓展
教学课程结束之前,教师要利用课堂最后的黄金时间为学生布置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点的冲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能够自觉的查找相关资料,无形中为自己的数学知识面扩大了广度,也有效实现了数学课程的课外拓展。
例如:在九年级的数学教材中,第一章内容是反比例函数,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总结之前学过的一次函数以及正比例函数,然后布置给学生的问题是将新课程内容中的反比例函数与前二者进行比较,分别列出其概念、特点以及解题技巧等等,之后为学生设计实际的问题的例子,可以适当给出一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整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是对以往知识的温故,也是对现有知识的知新,深化反比例函数的难点和要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主要方法研究
1.多媒体提问法
多媒体提问的方法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手段,将问题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给学生灌输的过程中如果产生理解不透彻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直角三角形课程。
多媒体课件中需要为学生准备两个不同边的直角三角形,以扶梯的形式展现出来,之后设计两个动画人物分别从两个三角形的斜边上上扶梯,注意两人的速度是一样的,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动画人物中哪一个会是先达到顶点的。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将这两个三角形底角做变化,使三角形的斜边是相等的,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动画人物在到达定点时,升高的高度差是多少。
在这一提问过程中,学生会被动画人物可爱的形象所吸引,从而集中学习注意力,学习情趣被有效的激发,所以学生会认真的投入思考,从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互动提问法
互动提问比较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有效应用在互动提问形式中。这时教师在学生提出知识性问题时,要给与一定的重视,要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加入进去,尽量给与学生二次提问的机会,使学生在原有问题困惑感上更加迷惑,之后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案,当然,是要通过本堂数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来具体实施的。
3.情境提问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数学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不容易理解的,很多重点需要学生能够从抽象化的思维中将他们转换成形象化的数字与结果,但是往往学生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那么就需要教师辅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一种抽象的事物转换成具体化,需要一定的情景,通过特定的情景展示能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情景教学,以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情景教学中融合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教师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考的角度进行考虑,全面的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所以情景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提问,要使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其中。以下是数学课程的情景教学事例。
例如:圆的周长计算教学。
教学道具可以选用一根绳子和一个彩球,将其系在一起,然后给学生展示转动小球的过程,之后将绳子的长度测量出,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彩球转动一圈的路程,之后可以将绳子固定值加长,转动彩球一圈,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彩球转动路程多了多少。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化的计算过程真实化,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彩球与绳子本身的位移和变化,在简单的实践中理解课题的重点,从而也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提问以及问题的形式,都要做好详细的备课工作,有效掌握好课堂中的黄金时间段以及不断创新提问的形式设计,以满足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辉.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9):82-83.
[2]曹灵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当议[J].新课程研究,2012(8):104-105.
[3]茅春辉.新课程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2010(8X):71.
论文作者:田喜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数列论文; 角形论文; 思维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