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郑国飞

桩基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郑国飞

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发展。道桥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使道桥工程建设不断朝着更大规模、更高质量以及更高效率等方面发展。正因为桩基施工技术在道桥工程建设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所以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对桩基施工技术应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桩基施工技术;道桥施工;应用

1桩基施工工艺技术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桩基础逐渐向现代化发展,通过性价比的优点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利用多个沉入土壤中的桩,连接桩顶的承台以及承台梁,然后连接桩基,将桩承台与承台梁等上层建筑的重量传入土壤中,分散地基的压力。而道桥施工中运用桩基技术,能够提升整体施工水平。最终使用周期与桩基工艺水平成正比关系,如果桩基技术出现问题,则会导致道桥建设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需加强道桥桩基施工技术要点探讨,有防止沉降、倾斜以及坍塌等病害,增强道桥整体质量,从而为国家基础发展,人民生产财产安全提供基础保证,并通过完善交通网络,提升国民经济。因此,加强桩基施工技术探讨对于道桥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道桥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桩基灌注施工方面

此施工技术主要包含初期阶段以及施工阶段。桩基灌注初期,需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并且实时测量管道埋放的深度,保证速度以及科学把控灌注数量。同时根据设计方案执行,把控好埋管深度,在符合要求的状况下,满足过长的来料间隙时,对管道完成适当的振动或是提高,切记次数不能太多,避免泥浆与沉渣掉入下层的混凝土,制约桩基质量。灌注时,需有效把控初始混凝土的灌注数量,科学设置初次埋置导管的方位,为保障灌注桩整体质量创新条件。除此之外,在导管内部的混凝土未注满的前期需把控灌注混凝土的速度,避免出现气泡。可在孔口漏斗上层固定橡胶管,有效的排放混凝土进入导管内部的空气,防止空气不能及时排出,产生气泡,影响灌注桩的整体质量。

2.2桩基钻孔施工方面

桩基钻孔的施工前期,需全面的坚持其整体状况,主要对底座查看其是否稳固,同时对所在工程具体地质状况提前完成勘察,根据工程具体状况选取相适宜的钻孔工艺。技术人员需对现场完成全面的排查,对其地质状况,护筒埋设深度与施工方式完成确认。其中护筒附近需保证夯实,有效的防止发生黏土层漏水的状况。如果出现护筒沉降的撞击坑,需有效的给予处理,避免出现坍孔的状况,并且采取相应的加固对策,保证桩基钻孔的施工质量。

3桩型的合理选用

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道桥工程建设中,对应用的桩型进行严格、合理的筛选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桩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去选择桩型才可以使桩型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本文将对道桥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桩型选择进行归纳,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通过分析桥位工程地下水位高低、地质条件与持力层深度等数据,结合预想情况的标准与要求,比较不同桩基基础结构最大承载力度以及对应的经济指标,最后合理地确定所选桩的种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对照桥梁上部结构传递以及有车辆行驶后的承载重量,大致计算出桩基础核定载重量大小,同时确定单个桩的承重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桩型以及施工方法。(3)结合施工项目对施工计划安排与实际工作时间,详细地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在施工时间比较充裕时,用机械挖孔桩或者人工挖孔桩的方法;而在施工时间比较紧张时,可以采用打入式预制桩,这样做在保证提高施工效率的前提下能够不降低施工的质量。

4施工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4.1桩过于倾斜

桩的倾斜程度过大是施工过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指施工完成之后的桩基倾斜程度大于施工设计中要求的桩基倾斜程度,造成实际情况与设计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施工结果很难完全符合最初的设计。虽然影响倾斜程度的原因多种多样,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点是使用了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尺寸不匹配定制桩,这种不合格桩在打桩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剧烈的挤土效应,桩的倾斜度也因此发生变化,而剧烈的挤土效应会使接下来的施工受到影响。

4.2桩发生断裂现象

在道桥施工时桩基出现开裂或完全断开是道桥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非常严重的现象之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其他施工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施工效率将会大大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中的捶打次数超过了限制,桩受到的外力超过了桩基的抗压线,桩基受到震动从而产生裂缝或是出现断开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桩下沉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空间或者施工人员数量的不足而出现在转动桩时发生较大程度扭曲或者变形现象,其幅度之大很有可能超过桩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桩发生断裂。

4.3灌注桩顶标高未达标

灌注桩顶标高度没有达到标准也是道桥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同样会影响到整个道桥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其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混凝土的掺合度不匹配,没有按照要求使用达标的混凝土,从而使施工过程中出现浮层土块。而在验收的时候需要将浮层土块凿掉,挖凿之后的高度减小,顶标高度就不能达到设计时的标准。

5道桥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

5.1桩基灌注施工方面

桩基灌注施工有两个关键的技术阶段,分别是施工初期以及施工过程。在桩基灌注施工初期,应该在混凝土中适当地加入缓凝剂,同时实时测量管道埋放的深度,确保灌注速度适中,灌注量正常。严格地按照设计方案施工,且控制好埋管的深度。在合适的情况下(过长的来料间隙时)对管道进行适当的振动或提升(次数不宜过多),以防止泥浆以及沉渣进入下层的混凝土,影响桩的质量。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控制初始混凝土的灌注量,并且控制好初次埋置导管的位置是保证灌注桩质量非常关键的两个要点。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没有注满之前,一定要控制好灌注混凝土的速度,防止在导管内形成气泡。另外,也可以用一根橡胶管固定在孔口漏斗上面,使混凝土进入导管时内部的空气可以排出来,避免空气在导管内排不出去,从而产生气。

5.2桩基钻孔施工方面

在进行桩基钻孔施工之前,一定要仔细地检查钻机的底座是否稳定,并且提前调查了解地形地貌,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钻孔手段。在施工开始的阶段,技术人员应该对现场进行详细的排查,确定目前的地质情况是否熟悉,设计好护筒埋设深度以及确定埋设方法,按照规范严格地进行施工。护筒周围一定要夯实,避免出现黏土层漏水的情况。如果发生了护筒下沉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确保不发生坍孔的现象,同时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在出现钻孔倾斜的情况时,首先分析造成钻孔倾斜现象的原因,从而进行有效的校正以及加固。施工时,时刻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随时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当发生较轻的坍孔现象时,可以通过调整泥浆比重同时加大护筒埋放深度的方法来处理。当发生比较严重的坍孔现象以至于无法施工的时候,应当马上移开钻机避免出现钻机倾覆的现象,同时确定好坍孔的部位以及大小,根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6结论

综上所述,道桥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在符合道桥具体发展状况的同时亦符合人们对道桥的质量要求,文章对其施工重要性出发,对其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以上对策能够进一步提升道桥桩基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道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大为.探讨道桥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7(06):135.

[2]刘宇.道桥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245.

[3]张伟.探讨道桥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7(04):128.

[4]赵然.浅谈道桥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52.

论文作者:郑国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桩基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郑国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