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世界经济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评价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直是学术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在新形势下的走势更加令人瞩目。能否对美国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做出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估,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地看待和预见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大问题。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正确估价,同时也关系到能否认清在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
一
国内外学者对美日欧实力的整体比较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它的综合国力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是对它经济实力的比较。综合国力论者认为,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他们主张除经济实力外,政治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1〕。 除此之外,还要考察该国人口规模疆域大小、自然资源、教育水平、社会凝聚力等各种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力。
(一)关于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实力的综合性指标。这里强调综合国力,并不是说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美国综合国力中的其他指标过硬,而是力图证明美国不仅在经济实力方面首屈一指,而且在综合国力的其他多项指标中也名列前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组,通过对1990年多项指标进行量化后的分析表明,美国仍然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头号大国。被量化的指标有8项, 它们是: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经济能力、对外经济活动、科技、社会发展、军事实力、政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能力、外交能力。按照量化后的得分排序,美国位居第一,它的得分为4539.9;日本的得分为2840.2,美国遥遥领先于日本1699.7分。美日相比,日本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62.6%。德国得分为2754.8,美德相比,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60.7%〔2〕。
根据具有权威性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和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1994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名列世界第一,日本位居第三,德国排在第五位。名次的排列是根据以下8 项标准进行的:国内竞争实力、国际经济活动、政府经济政策、金融市场与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综观美国,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抑或科技上,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强国。以科技为例,美国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研究与开发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1991年美国为2.78%,日本为2.86%, 欧共体国家为2.02%(其中科技最强的德国为5.58%)。从百分比来看,美国低于日本,高于欧共体;但从绝对数来看,日本和欧共体均低于美国,而且差距很大。据官方统计,1989—1992年,美国用于研究的投资年均为1574亿美元,而日本和德国分别为944亿美元和436亿美元。从科技人员的数量上看,美国拥有94.93万人,日本拥有51.89万人,德国仅有17.64万人。不仅如此, 美国还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吸引世界尖端科技人才的机制。据统计,进入90年代,外裔科学家和工程师已达到美国此类人才的17%左右,他们为美国科技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办公室1995年3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 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内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报告指出, 通过对1990—1994年美国与日本、欧洲的比较,美国在信息和通信领域大大领先,生物、医学、农业和食品领域占有优势,环境保护领域与日本、欧洲的“超前距离”正在缩短,而工业制造业和能源领域已经与其他国家持平。与日本相比,美国在10个领域里大大领先,在11个领域里暂居优势,在6个领域里大致相当。与欧洲相比,美国在1个领域里大大领先,在18个领域里暂居优势,在7个领域里相持不下。因而, 可以说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当代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在综合国力中,美国的其他一些基本指标也是日本和欧盟国家无可比拟的。以自然资源为例,在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等方面,日本和欧盟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美国的自然资源之所以大大优于日本和西欧国家,主要原因是国土辽阔,美国是世界上幅员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美国国土面积为937.3 万平方公里,为日本37.8万平方公里的24.8倍,德国35.7 万平方公里的26.3倍。
如果说自然资源是“硬指标”的话(例如国土面积,不可比,也无法追赶),那么,美国的一些“软指标”,也可以说软实力,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达到和攀比。“软实力”是一种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无形实力,如民族凝聚力和对国际机构的影响力等等。“现代国家最重要的最具决定性的实力,正在从“拥有丰富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向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信息……过渡。”显然,美国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这种难以衡量的软实力”〔3〕。
(二)关于经济实力
毋庸置疑,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是衡量大国地位基本依据。这不仅是因为政治、军事和科技实力等要素均以经济实力为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或削弱在综合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指标能够最先、最直接和最敏感地反映一个国家实力的动态变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S ·克来茵提出的对一国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颇具代表性。该方法包括4个部分:首先确定以国土面积、 人口、GDP、能源、食品、 工业生产能力和对外贸易作为衡量经济实力的要素;然后按照构成要素的作用确定计分标准;再将各种要素指示数值最大的国家作为标准分(以100或50分表示), 其他国家各要素按指示值最大国的比例来计分;最后将各构成要素的记分相加,以得出记分总数,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根据这样的计算方法,美国迄今仍是世界上整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参见表1)。
表1美国欧经济实力综合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月报》1991年10月,德国数字为前联邦德国数字。
国民财富也是反映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战后以来,美国的国民财富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从1946 年的5360 亿美元增长到1993年的19.5万亿美元,增长了36.37倍(参见表2)。
表2战后以来美国国民财富的增长
(单位:10亿美元,按现行美元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95年,第274、404页。
主张“复兴论”的美国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认为,国民财富与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是反映美国兴衰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这样一种看法,我们通过表2得知,战后50 年来美国的国民财富增长的速度一直保持平稳状态,1959年美国的国民财富为GDP的3.07倍, 1993年仍为3.07倍,1959—1993年之间的各个年份,最高莫过于3.16倍,最低莫过于2.92倍。可见,美国的“实力依旧”,没有衰落的迹象。
二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是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评价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我们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量、总量、份量和均量等几个方面,对这项指标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考察。
(一)变量——即发展速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60 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高达双位数(约为11.7%),远远超过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约为3.8%),8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日本的差距大幅度缩小。美国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比,自1976年开始互有高低,其中较多的年份高于西欧国家(参见表3)。
表3美日欧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 %
年份1976-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世界 3.4 3.6
4.0
4.7
3.4
2.2
0.9
1.7
2.3
3.1
工业国家 2.8 2.9
3.2
4.4
3.3
2.4
0.8
1.5
1.3
2.7
美国 2.9 2.9
3.1
3.9
2.5
1.2 -0.6
2.3
3.1
3.7
日本 4.2 2.6
4.1
6.2
4.7
4.8
4.3
1.1
0.1
0.9
欧盟 2.3 2.9
2.9
4.3
3.5
3.0
1.2
1.1 -0.3
2.1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报告》1995年第403页,1994年为估计数字。
此外,表3还证明,在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中,美国最先走出衰退,从1992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仅高于日本和欧盟国家,高于工业国家,而且还高于整个世界的平均水平。
(二)总量——即GDP绝对额
从一些相对数字来说,日本的确正在迅速地崛起。1970年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0116亿美元和2037亿美元, 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1%;1980年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6317亿美元和10410亿美元,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到1989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30000亿美元,比1980年净增了约两倍,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则增至52340 亿美元,比1980年增加了约1倍, 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7.3%;1992年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9202 亿美元和36710亿美元,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2%。
事实表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确实相对快于美国。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上升的势头来看,美国经济也确实相对削弱了。但是我们换一个视角——从GDP 的绝对额来看,这种削弱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经济实力。据统计,197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额比美国相差8078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比美国相差15907亿美元,1989 年, 这个差额为22000 亿美元,1992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为22492亿美元。与1970年比,1992 年美国和日本的GDP差额扩大了1.6倍(参见表4)。
表4美日两国GDP总量的比较 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0 1980 1992
美国
1011626317 59202
日本203710410 36710
日本为美国的% 20.1%39.6% 62.0%
美国GDP的绝对差额 8079 15907 22492
主要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66页。
1970年美国和德国GDP 的差额为10121 , 1992 年这一差额加大到41309,扩大了3倍多。可见,美国GDP 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总量仍遥遥领先,而且与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参见表5)。
表5 美日德GDP占世界产值的比重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日本 德国
年份
总量总量比重%
总量比重% 总量 比重%
1970 28080261001156336.0 2037367.3 184508 6.6
199223060560 592019925.7 3670979
15.91789261 7.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67页,德国数据为统一前联邦德国的数据。
根据199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公布的数字,1994 年美国的GDP已高达67367亿美元。
(三)分量——即GDP占世界产值的百分比
“衰落论”者证明美国经济陷入衰落的论据之一是:当今美国的GNP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低于战后初期。的确, 进入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趋于缩小,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上升(参见表5)。
通过表5我们得知,1970年美国的GDP为世界生产总值的36.0 %,1992年进一步缩小为25.7%;1970年日本的GDP为世界产值的7.3 %,1992年猛升为15.9%;1970年德国的GDP为世界产值的6.6%,1992年升为7.8%。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的前言中,引用了德国重商主义作家冯·霍尼格的这样一段话:“如今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分和巩固的实力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它的邻国是拥有较多还是较少的实力和财富。”〔4〕从这一角度考虑, 战后几十年来,由于日本的崛起和西欧国家经济的复兴,总地来说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相对削弱了,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相对增强了。但是我们的评估不能就此为止,还应该做进一步的全面的考察,即不仅要看表面数字,而且要由表及里,对美国经济在世界分额中相对减少的问题做深层次地剖析。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战后初期相比,各国的生产已成为世界一体化生产的不同组成部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越是发达的国家对外联系越是紧密,它的经济繁荣也就在更大程度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的新形势下,经济竞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各国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利害交错,得失相依。竞争对象国的经济增长往往成为本国经济繁荣与发展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别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美国经济的利益。美国从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商品与资本的双向流动中,获得了不少利益,从而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美国的商品市场,增加了美国资本的来源。
那么,根据以上分析,“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西欧的复兴,日本的崛起,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 不如说是更符合美国的利益”〔5〕。美国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仍将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软实力”,保持它的领先优势。
(四)均量——即人均GDP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日本,高于德国;1980—1992年日本和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均高于美国。但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日本和德国均低于美国,1992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83%,德国相当于美国的89%(参见表6)。
表6美国德人均GNP比较
年均增长率 按购买力平价法
人均 1990- 计算的人均GNP
GNP 1992年%
美国=100
1987年 1992年
美国
23240 1.7
100.0
100.0
日本
28190 3.674.083.0
德国
23030 2.480.789.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163页。
三
“衰落论”者把美国存在的巨额“双赤字”作为重要依据,因而有必要对它们给予全面的分析。
(一)关于财政赤字
从绝对额来看,8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赤字急剧上升,1980 年为738亿美元,1986年迅速上升为2212亿美元,经过1987—1989年连续3 年下降之后,1990年的财政赤字又超过1986年,达到2214亿美元。此后,一直是居高不下,1992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2904亿美元)。但是,从财政赤字占GNP的比重来看,美国的财政赤字从1987年之后不是上升了, 而是下降了。
1993年欧盟12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6.4%, 而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4.1%。特别是1994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下降为3.1 %, 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据199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预测的数字,美国的财政赤字,1995—1996年将下降到占GDP的2.7%(参见表7)。
美国的财政赤字及其占GNP的比重
表7 单位:亿美元
财政年度财政赤字GDP赤字占GDP的%
1980 738 27080
2.8
19832078 34050
6.3
19841854 37772
5.0
19852123 40387
5.3
19862212 42686
5.2
19871498 45399
3.4
19881552 49004
3.2
19891525 52508
2.9
19902214 55461
4.0
19912692
248
4.7
19922904 60202
4.9
19932551 63433
4.1
19942032 673.1
19951925…
2.7
19961967…
2.7
资料来源:《美总统经济报告》1995年,第274、367页,1995、1996年为估计数。
“衰落论”者曾指出军费开支过大是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确,两极对峙时代,美国不得不加大军费开支,1980年突破1000亿大关,为1340亿美元;1989年军费开支达到历史的最高点——3036亿美元。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递减,从80年代的最高峰——占GDP的6.5%(1986年),已降为1994年的4.2%; 预计1995年降为3.9%,1996年降为3.5%〔6〕。美国军费开支的缩减, 将促使美国的财政赤字进一步回落。
(二)关于贸易赤字
与日本和德国横向比较,美国贸易呈现巨大逆差,而日本和德国却呈现巨大顺差。特别是日本,不仅顺差连年递增(参见表8),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与美国的贸易造成的。1994年美国政府发表的《国家贸易评估报告》指出:“1993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为600亿美元左右, 日本‘巨大和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日本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紧张局势”。分析美国的贸易状况,不应局限于赤字表面的分析,进口额的大小、贸易条件的好坏等要素也将从另外的侧面反映贸易实力。
美日德三国贸易差额
表8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美国 -1159 -1081 -736 -741 -843
日本769
635 1033 1249 1297
德国779
731
243
328
400
资料来源:经合组织《主要经济指标》、《OECD经济展望》。
一个国家进口数额的大小,一方面反映这个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也反应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的依赖程度;也可以说这个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吸纳量和影响力。从表9中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 其外贸进口一直保持较强的势头。 1970 —1980年年均进口增长率为4.3%,1980—1992年年均进口增长率为6.1%;欧洲第一进出口大国德国的相应数字为2.8%和5.7%,均低于美国。日本1970—1980年年均进口增长率仅为0.4%,大大低于美国;1980 —1992年年均进口增长率为6.6%,虽略高于美国, 但是从进口绝对额来看,却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以1992年为例,美国的进口总额为5516亿美元,而日本仅为2310亿美元,美国高出日本1.4倍。另外, 据世界银行考察,美国的贸易条件总体来说也优于日本和德国(参见表9)。
表9 1992年美日德贸易状况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87页,德国的数据是统一前联邦德国的数据。
国内外学者对美国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分析。他们的新思路引起了人们的新思考:由于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投资的扩大,贸易流量及贸易顺差与逆差已经不能作为一项全面反映某国经济实力的指标了。据有关资料介绍,英特尔公司在国外直接出售其大约半数的计算机芯片,可口可乐在100 多个国家直接生产和销售。据英国经济学家朱利叶斯推断:美国公司在国外的总销售额是它们帐面出口值的5倍。如果把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美国1986 年的“对外销售”总额为11450亿美元,它的“国外采购”总额为10880亿美元,这样,不仅1440亿美元的帐面贸易逆差不存在了, 而且还有570亿美元的顺差。
通过对上述系列指标的考察表明,尽管日本和欧盟国家在某项经济指标上已经赶上、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大国地位,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强于日本和欧盟国家,没有呈现衰落的迹象。因此,美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日本和欧盟的崛起以及美国经济自身的痼疾,以及冷战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加速发展,美国左右国际事务的能力降低了,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大国之间的协调将会增多。
展望未来,日本和欧盟国家将继续奋力追赶美国,美国在与日本和欧盟国家的摩擦中,将竭力维护其领先地位;中国因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潜力的巨大而成为美日欧争夺的重点对象之一;世界经济在美日欧等国激烈竞争的影响和带动下,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注释:
〔1〕隋启炎主编:《美日欧经济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7月。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组,载于《太平洋学报》1995年第2期。
〔3〕黄苏:《怎样估价美国的经济与实力》, 载于《世界经济》1991年第11期。
〔4〕〔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译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5〕黄苏:《怎样估价美国的经济与实力》, 载于《世界经济》1991年第11期。
〔6〕199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第366、367页。
标签: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综合国力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领先指标论文; 经济学论文; 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