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很多城市建设过程中都会优先考虑预制装配式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主要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引进绿色建筑材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可用面积日益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而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实现建筑空间的灵活分隔。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预制组件的堆叠
预制组件可以水平或垂直堆叠。墙板通常需要垂直堆叠,地板,屋顶板和主要组件可以水平或垂直堆叠。采用竖向堆放方式时,应预先夯实地面,将混凝土材料摊铺在地面上,以免雨水对道路造成较大影响;另外,为避免支架滑动,应改善路面平整度。当使用支架时,预制部件在两侧均固定,并且预制部件保持垂直配置。如果零件水平放置,则应将两个木块或钢块放置在水平基础上,并且将相同的材料块(6 个)放置在顶部,并且工人应确保将这些块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相同位置。
2.2 合理地运用辅助工具
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将施工任务落实到实际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辅助工具的实际应用,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升预制构件的安装效果,有助于提升预制构件的保护作用。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常用的辅助工具是转角板“L”形吊具,这种工具能够确保转角板安装效果满足相关要求,降低转角板的安装损坏率,而在平板制作和安装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处理“护角”问题,确保运输和吊装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出现预制构件破损问题。
2.3 叠合板吊装与校正
按图纸要求确定好叠合板编号无误后进行吊装。先安装靠近梁、柱边的叠合板,然后再安装其他部位,有利于施工方便,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减小因自重产生的弯矩,采用钢扁担吊装架进行吊装, 4 个吊点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 50cm 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 20cm 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梁上箍筋撞车,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缝。调整板位置时,要垫以小木块,不要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要保证搁置长度,其允许偏差不大于 5mm 。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高度。
2.4现场施工钢筋的利用
以某公司的常用作法为例,在目前的浇筑连梁施工中,为了保证连梁抽筋的平直,以及相关间距和保护厚度的标准,需要在吊装叠合板之前抽出连梁上皮两个纵筋,否则会导致连梁上皮的纵筋冲突,进而导致叠合板的无法安装,而重点在于如何在完成对于叠合板的安装后将抽出的钢筋再插回去。往往在现场施工中,都会由于连梁纵筋的原因,导致施工人员在抽出钢筋后便无法插回,同时对于连梁纵筋的多次绑扎同样会导致浪费时间与人力物力的状况。
2.5叠合梁拼装施工要点
叠合梁作为装配式建筑拼装作业的关键,在进行叠合梁的拼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以下内容进行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做好拼装前准备。对预制叠合梁下墙体梁窝处钢筋予以调整,直至便于安放叠合梁外露钢筋。其次,吊装安放。降低叠合梁一侧吊点,对准支座穿入,再将另一侧吊点放置好,并在叠合梁底部位置进行支撑的设置。再次,固定就位。严格依照剪力墙所设标高控制线进行叠合梁标高位置的校核,整个校核过程中可通过底部支撑对叠合梁标高予以调节,在调节至满足标高相关要求后,利用焊接的形式将叠合梁两端予以固定牢靠,然后将叠合梁挂钩摘除。最后,按照封闭箍筋与开口箍筋两种不同的形式,将预制叠合梁体予以绑扎固定。
2.6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预制构件连接的方式,进而组装成为一个建筑主体。因此,构件的连接质量与施工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等有潜在的关系。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选择螺栓,进行构件连接。该连接方式既精密,又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为能方便钢筋插入,需在安装环节中,在下层板中预留插钢筋的空间。同时运用螺栓连接,能将其他部位和剪力墙进行有效连接,使得这些部门都能紧密联系到一起,方便之后预制剪力墙的施工。另外,为能保障内剪力墙和主体工程实现有效连接,需要对连接的位置和墙体的稳固性等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在实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顺利完成后续施工工作,进而大为提升工程质量。
2.7混凝土浇筑要求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制作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浇筑方面的要求,因此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对建筑物构件的模型作出详细的检查,同时对构件的质量进行不断的提高,保证其对钢筋成品的重视程度的提升,对钢筋成品的质量做出相对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构件做出严格的监控,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均匀性,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变形等方面的问题,则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及时解决。
2.8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已成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最为关键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其较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至施工项目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安装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装尺寸与实际的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其对于安装的位置和安装的方向有很高要求。因此,需加强这2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在安装时出现损坏,继而影响到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因此,在安装时需对叠合板给予有效保护,如果有条件的话,需要做好外围支板工作,以减少由于叠合板发生破损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的现象,增加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需注重安装之后的浇筑问题。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后,需重视对养护工作,进而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值和标准值后,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2.9预制窗体施工
预制窗体的施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在进行窗体连接时,要将螺母预留在窗体中,以此来实现窗体与墙体的紧密连接。同时需要保证窗体与作业层相隔 3000mm,以此来使连接孔和螺栓相对应。即使无法一次性对准,也可以通过间隔的距离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墙体与窗体准确连接,提高建筑的稳固程度,使其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
结语
建筑行业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和组装将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处理,以提高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同时确保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廖 京,曾思智,王雪飞.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施工运维管理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9):186-187.
[2]龚成利.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分析[J].居舍,2019(9):37+43.
[3]徐志坚,董淑君,张 楠.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分析[J].门窗,2019(6):122-123.
论文作者:张景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叠合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钢筋论文; 窗体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