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23119850324xxxx
摘要: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的主要阶段,也是参与单位最多、工期最长、资金投入量最多的阶段,因此这阶段造价控制非常重要。在不影响质量与工期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影响因素众多,如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建筑材料价格变动等各种不可预见因素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各参与单位间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本文将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从优化施工组织、控制设计变更等方面提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具体策略,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成本也与日俱增,如何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提升,是每个造价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充分掌握影响施工阶段成本的因素,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平衡工期、质量、安全、环保与成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施工进度、施工方案、人工机械配置等不同,工程造价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施工组织设计而言,除了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而言,还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在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内,合理安排拟投入的主要物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等充分利用起来,对施工各个工序及环节予以优化,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动态跟踪控制,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降低。要开展经济比较,为施工方案做出合理的调整,保证其技术先进与可行,最大限度的提升经济效益。
二、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招投标时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如果必须要进行设计变更,应尽早提出,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所以开工前各方单位进行严格细致的图纸会审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当设计变更发生后,涉及工程费用和工期变动而引起合同价款调整的,各方应参照施工协议书及相关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办理书面手续,承包方在规定时效内提交变更报告,业主及时审批等工作。这样不仅明确合同价款调整的多少,也给竣工结算带来方便,同时也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三、掌握市场价格动态趋势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中,设备、材料费用占有较大比重,材料和人工费约占总价的60%-70%。由此可见,当市场中价格出现变化以后,将为工程造价带来一定影响,这是合同风险中极为关键的因素,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这些变化造成的风险。在报价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应全面掌握市场价格,认真分析市场变化情况,确保报价与市场变化相接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实施的时候,应加强动态分析,按照市场变化的情况,对材料货价做出适当的调整,考虑各方的影响因素并将价格确定下来,尽量将材料价格风险对项目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根据市场价格,合理选择供货商,保证购买的建材质好价优,供货及时。对此收集资料的时候,工程造价人员应合理预测分析具体工程造价指标,了解合同内工期、质量和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与相应违约责任,为合同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机械台班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机械费用在工程总造价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随着机械设备使用的增多,在成本控制中机械设备费用也应该引起重视。在使用机械台班的过程中,应将机械设备所需计划性体现出来,通过科学的组织,确保选择的机械设备与施工对象相符,要将各种机械设备、大型施工机械等利用起来,防止让机械台班出现闲置的情况,提升其利用率。针对使用较为频繁的机械设备,应将进退场时间确定下来,在不影响施工的基础上,保证晚进场与早退场,这样才能减少闲置的情况。如果机械设备为临时使用,应将同类工作施工时间安排好,将机械台班利用起来,应尽量防止出现频繁使用临时租赁设备的情况,节省费用。应重视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技术职能,保证机械设备台班产量得到提升。
五、加强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将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严格对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应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将各种机械充分结合在一起,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劳动力等组合方法。要确保物资调运的合理性,减少重复工作,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升成本控制效果。出现工程变更以后,先要进行确认,然后进行施工。先就工程变更内容提出意向,然后将预算报告编制出来,并通过总监理工程师等进行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实施。
六、加强工程费用的动态监控
在工程施工阶段,要进行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动态比较,分析费用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费用偏差。常用偏差分析方法有横道图法、时标网络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通过偏差分析找出引起偏差分析的原因,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的原因再次发生。从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七、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1.收集并整理工程费用结算资料
工程竣工验收后,承发包双方之间的结算申请、报表、报告等资料是通过监理机构传递的,所以及时对涉及工程价款的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也是项目监理费用控制的重点。这些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现场签证单和索赔处理报告,以及隐蔽验收工程的计量资料、甲方供应设备材料的明细清单、各种特殊工序的处理资料等。项目监理要利用这些资料配合建设单位对承包商提供的结算进行初步审核,并及时提出工程结算初审报告供建设单位参考。
2.审核工程竣工结算
项目监理参与了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这是监理通过审核工程竣工结算进行费用控制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对费用的控制主要是审查结算是否按合同规定的计价模式进行编制,并结合监理日记和现场核查资料,对工程变更价款、工程量增减额度。材料的代用及更换情况逐项进行审核。同时,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预付款、已结算价款、工程变更费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留金等综合考虑分析计算,审核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符合支付条件的,报建设单位予以支付竣工价款。
八、结束语
总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成败,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在不影响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的同时,为各参与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施工前合理进行组织设计,严格审核图纸,施工中加强对材料、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等费用的管理,而在竣工阶段,也要加强造价控制。只有做好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好成本费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常晋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控制策略探讨[J].建筑知识,2017,(14):168-170.
[2]欧阳帆.微探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9):197-198.
论文作者:仝凤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费用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期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