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广播电视台 523000
摘要:21世纪发展下,现代媒介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传递形式有了根本性变革,民众新闻传播就是最显著特点。而民众新闻观念即是立足于主体新闻含义,唯我主义以我为中心。民众新闻观念打破了传统新闻概念形式,改变了传播途径与形式,创新新闻观念。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民众新闻观念的实质与可能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众新闻观念;可能影响;分析
新闻媒介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新闻理念、价值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如公共传播视角下的民众新闻及其观念即为产物。民众新闻观念属于现代价值力量,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宣传主义、商业主义理念具有重要影响,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民众新闻观念的出现
现阶段,民众新闻可以划分为2种状态,第一,点对点为传收形式的人际沟通;第二,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化传收形式,也就是人们可以利用媒介途径、平台点对面职业性化的新闻传播。由此可见,现代民众新闻形态实现了点对点转化为点对面、面对面形式的新闻活动。相对于以往新闻传播,只能职业新闻传播实现点对面,也是社会新闻活动的又一次改变,即:后新闻时代正在来开序幕。
主体活动的关键在于人们活动与形式的改变。基于主体现象分析,现代媒体传播结构形式的生成即是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非民众个体改变。每个主体都有不同的观念。所以,基于新闻角度下人们有怎样的新闻观念、认知、认识,对于社会整体新闻有着直接影响。
民众新闻观念对应的即为职业新闻观念。职业观念对各环节有着不同,一些国家提出职业新闻的精髓在于专业新闻主义,具体内容即新闻为主体,工作展开以新闻实际为主,以新闻为目标。专业新闻主义观念为新闻自主性,立足于客观事物与新闻报道的观念,要求媒体从事人员严于律己,搜集资料进而为民众服务。但是,我国的新闻人员也是新闻传播者。传播工作不仅是新闻的起点,也为新闻终点;新闻实质为宣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民众新闻与商业新闻有些相通性,商业新闻即将新闻作为途径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新闻观念。其实质为新闻主体,是实现商业化的效益的手段。
自改革开放后,基于群众文化新闻传播分析,产生一定影响的观念变化为:宣传新闻主义观念、三元新闻观念结构、四元结构的形成。不难看出,民众新闻主义观念进入公共化新闻传播观念。但要注意,虽然我国新闻观念即是在这种观念下变化。不过,其主体地位观念仍然为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根据现阶段状态看,各社会主体一直有相同与不同的新闻观念。不过,基于客观角度而言,无论怎样类型的社会主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人们已经有较为清楚的新闻意识,新闻行业也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需要满足人们新闻活动规律的观念。不过,这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立足于新闻实质和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民众新闻观念实质分析
基于整体上而言,现代公共化新闻传播中,民众新闻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衍生,对新闻观念系统组成有着结构性影响的新闻观念,将民众作为根本的新闻观念。该种民众为本的新闻理念也是十几亿人民个体为本的理念。当落实在现实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也就是立足于个体出发的新闻观念,即利益需求、意愿倾向、认识理解,也是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根本原因与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立足于民众经验感受的新闻观念
21世纪发展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升,媒体环境融入人们生活环境,人们逐渐为媒介人。在日常生活中,民众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闻、认识新闻、感受新闻等。其过程中,人们有了自己的新闻意识与观念,构成对新闻的基础认识。大部分民众会根据自己的新闻观念进行新闻活动。
(二)立足于民众需求、利益的新闻观念
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与利益,继而经过不同方法实现目标和利益。民众在媒介环境下能够自由的应用新闻媒介,其核心为自己的新闻观念、利益导向。而怎样通过媒介形式、新闻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是民众新闻观念的重点,也关乎民众对新闻的功能影响、价值。每个人对新闻的价值、影响意向,其根本就是通过新闻形式、新闻方式进而捕获这种价值。其实,但是简短的文字报道是文章,其背后都深藏着民众大大小小的不同目标利益,而存在的根本差别为:一些利益导向趋于公共性、一些利益趋向个人;或是存在于两者之间。所以,每个民众新闻生产和传播都有或多或少的利益追求,受限在对新闻功能、价值的掌握与分析。
(三)民众主观臆断、导向出发的新闻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新闻有明确的态度与趋向性,新闻态度、趋向也是媒体人、传播人的出发点。各新闻主体态度、导向不同更倾向于理想的新闻公平与正义。民众新闻是将民众作为主体的新闻,就此民众也可以有自己的态度与立场选择新闻,通过感性的形式表明新闻立场。同时,展现自身处境、思想。这样一来,民众新闻通过选择新闻的行为展现新闻观念;而新闻也就应该立足于民众态度传播。
(四)民众喜好、特长的新闻观念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很多民众并无法说清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观念,意识层面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概念。这和专业主义新闻观念有所不同,专业主义观念注重投其所好、爱好的统一;而民众新闻观念更强调个人爱好与兴趣。所以,每个民众都有着不同的新闻观念,差异性较大。
三、民众新闻观念可能影响
现代民众新闻完全突破了传统职业新闻生产和传播结构,继而形成新闻生态格局,使得新闻观念系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对新闻生产和传播观念造成冲击
当代新闻生产传播更为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最为明显的形式是民众已经完全了解从点到面的传播形式,有着鲜明的现代理性观念与意识,通过新闻形式保护着社会信息秩序与意识形态规范性。民众新闻观念的产生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观念,究其原因,网络信息技术下的媒体发展。借助网络技术下,一些新的新闻生产观念、传播形式已经出现。基于长久发展上分析,现代公共化民众新闻观念可能推动职业新闻和播,使其更为职业化。民众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也逐渐趋于职业性。另一方面,职业新闻和民众新闻相互影响而趋向意识形态化,但并不会取缔职业新闻。
(二)突破专业新闻报道观念和手段
民众新闻观念中并没有规范的、标准的理念与方法。基于整体上而言,一些民众传播者较为随意性;并无客观观念、真实观念差别。只要是感兴趣的、听到的,无论是否真实都会作为新闻传播。民众新闻观念和传播,使得职业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受到了影响,并且其影响也多是消极的,使得新闻传播内容真实属性混乱。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新闻行业主导观念为宣传新闻主义,商业主义观念对其行业、媒体人的影响较大;而民众新闻观念更倾向于自然的宣传、反商业宣传。所以,三者新闻观念复杂、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社会思想。也能够理解为,三种观念不只对新闻行业的群众新闻活动有所影响,也左右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相关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
[2]陈迪.浅析如何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J].新闻传播,2016(19).
[3]白红义.作为新闻聚像的厦门PX事件:基于三家主流都市报社论的考察(2007-2014)[J/OL].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4]杨保军.简析“民众新闻”的“源—传”结构关系及其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5]陈洋.浅析民众新闻的影响力与发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论文作者:林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新闻论文; 观念论文; 民众论文; 形式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主义论文; 主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