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稳步前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稳步前进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1999年中办、国办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下发后,特别是2000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召开后,审计覆盖面逐步扩大,审计对象的职级逐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进入了全面推进、稳步发展的阶段。
一是审计覆盖面逐渐扩大。2000至2004年上半年,共审计173585人,平均每年审计40356人。
目前,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全国已经全面展开。
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试点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97%的地市都先后进行了试点。
全国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在逐步开展。已有80%的中央单位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00-2004年上半年,共对7861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二是审计对象的职级逐步提升。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起来。、
2000年,县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进行试点。对地厅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逐步开展,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制度。吉林、河北、陕西、内蒙古、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18个省(区)的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形成了制度。
对各级党委书记和行政首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点。近几年,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大胆实践。
2000至2004年上半年共审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4612人,其中省长1人、市委书记62人、市长126人、县委书记1353人、县长3070人。为进一步探索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效果不断增强
全国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及审计部门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监督效果日趋明显。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使用干部。
审计查出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挪用公款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5亿元。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严肃财经法纪,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通过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反财经法规金额3912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398亿元。
中央单位审计领导干部71236人,共查出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746亿元,个人经济问题1.8亿元。
经济责任审计揭露出的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通过整改、制定制度等方式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审计制度和工作机构基本确立并日趋完善
各地十分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根据中办、国办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从审计结果利用、审计质量控制、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行为进行规范,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各地在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成立2281个联席会议,2350个领导小组。
各地建立起的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发挥了领导、协调、保障作用,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坚持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日益呈现出稳步发展、效果显著、机制完善的发展格局,为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与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将作出进一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