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农村的糖尿病(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农村的78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CNP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空腹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NP应用于对农村DM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住院的农村DM病人7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28~76岁;文化程度:文盲24例,小学36例,初中及以上1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等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比较两组DM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39例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CNP实施健康教育。CNP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为:(1)第1天,评估患者对DM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向DM患者介绍住院的环境、制度、检查的作用,开展有关进食时间、食物种类、饮食量等内容的营养指导;(2)第2天,讲授有关DM的健康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等;(3)第3~4天,讲授饮食疗法的原则、目的、主要方法、如何根据每日所需的热量做到合理饮食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4)第5~6天,讲授药物疗法的意义、作用,服药的剂量、频率及注意事项,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处理的措施,如何做到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及怎样应对低血糖等;(5)第7~8天,讲授运动对于治疗DM的作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注意做好心理辅导,让患者情绪稳定;(6)第9~10天,向患者讲授DM眼部、足部、口腔、皮肤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注意事项;(7)出院,引导患者按时复查,叮嘱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和外出时带上识别卡以预防意外的发生。
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给病人作专门宣教,应注意微笑服务,采取现场讲解和发放印有DM知识的图册等纸质资料的方法,根据CNP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患者个人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患者的学习内容,注意指导患者的家属保健,以帮助病人获得正确的家属护理。在患者复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DM知识的运用情况,并就存在问题给予强化指导。
1.3 观察项目
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空腹状态的血糖值及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此外,在患者出院前1小时,让其填写自行设计的DM知识调查问卷表,考察其对DM知识的知晓情况,问卷表的主要内容为: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的正常值和波动的范围,运动因素、饮食因素、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与DM之间的关系,出院时是否掌握了有关饮食疗法、运动方法、服药方法的知识,如何正确地注射胰岛素、使用胰岛素笔及血糖仪,能否控制饮食、调节心理状态从而调控血糖的水平等。问卷得分超过80分视为健康教育合格。
2.结果
2.1DM病人健康教育的合格情况
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合格率明显高于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DM目前尚不能根治,属于终身疾病[3],这就要求患者充分认识DM的特点,掌握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做到效调控血糖水平。CNP指的是根据护理计划的要求及标准,在住院期间,给特定病人制定的护理模式[4]。其要求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根据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动态地、系统地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临床上已经将健康教育作为治疗DM的一种手段并广泛运用[5],但在实际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计划多为个人设计,缺乏得到广泛认同的规范化的标准流程。
CNP让健康教育过程更为具体化、规范化,其贯穿于病人入院至出院的整个过程,让医护人员能有章可循地展开护理实践工作,确保健康教育的完整性、连续性。与传统的机械地进行健康教育和由于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差异造成的低效教育不同,CNP改进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表1可看出,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实验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CNP可以增强对DM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DM是慢性疾病,要求治疗措施并不单单是医务人员诊疗的短暂过程,还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及有效的自我护理。采用CNP管理DM患者,护理人员按照路径通过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将宣教内容直观简明地展示给患者,让他们在进院当天就能知晓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内容,了解随后将会得到怎样的照顾,自己应该如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会哪些自我护理的技能等。宣教的内容简单通俗,宣教的形式让人印象深刻,使农村DM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基于CNP实施健康教育,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卫生服务宗旨,让病人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在护士与病人间建立理想的共同参与型关系,能充分激发病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病人实现自我价值,心情愉悦、情绪平和,这些都有助于调控病人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由表2可知,健康教育后,在空腹状态及餐后两小时,实验组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小于0.05,差异有显著性。
【参考文献】
[1]宁锋,汪韶洁,王玉美等.青岛地区成年人体重变化和糖尿病发病率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764-768.
[2]穆继英,吕丹丹,宋焱峰,等.糖尿病脑病的发生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787-3791.
[3]邵华,沈翠珍.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0):37-39.
论文作者:董宝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病人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糖论文; 方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