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体会论文_郑秀平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体会论文_郑秀平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学会实践,并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探究的智慧和生活的乐趣。搭“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活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综合实践课只有回归生活和社会了,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也就不再是“走过场”了。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体会;小学生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一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的社会。单单有成绩,没有实践能力的人,在社会中是很难有一席之地的。会实践,有能力,能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知识和进步的人,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千万不要让如此重要的综合实践课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有亲身经历,才能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才能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如何丰富孩子的实践体验?笔者结合综合实践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丰富学生情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富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具有体验价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思、动手找,调动全身感官,在实践中,找寻探究的魅力,在探究中,享受实践的乐趣,获取情感的体验。

例如,有关于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而很多学生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了解。通过这样一次搭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意义深远了。其实在学生身边,就有很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比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陶瓷、戏剧、图画等;或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开展此次实践活动的要求是:1.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2.自由组成小组,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这样的具有综合性的生活实践活动,就需要学生自主去图书馆、书店、上网找资料,去生活中调查,去探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整理,学生们拿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手抄报,手抄报内容十分精彩,有描写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有关于十二生肖来历的小故事,学生还独具匠心的在手抄报上配了不少相关的画,惟妙惟肖的,真正做到了动手又动脑。还有的小组带来了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去向老一辈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或一些小故事,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加深了了解。一部分学生参加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来历,边跟着妈妈学包粽子;或跟奶奶学剪纸,学唱戏剧等等。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很多资料和信息都需要学生亲自查找,真真切切地参与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学会了更主动,更积极的,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实践。在实践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实实在在的活动。情感的体验也就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拓展、升华、飞跃。

二、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成长

“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了,实践了,并参与创造了,才能使得教育向生活回归。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让懵懂的幼童变得睿智,可以让睿智的学者变成哲父。综合实践课,搭起“实践”的舞台,就可以让人收获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自行组织活动过程,“自主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张扬。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还充分发挥了小组间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人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得到了成长。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互相听取彼此的意见,学会了默契,这些都是成长的印记。

三、走向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而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因此。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

如环境调查后,学生的手上会有一大堆成果,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在班级里开展丰富的实践竞赛活动,评出“环境保护小能手”予以奖励,并在班级博客上进行公布。展出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手抄报、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和建议书等等。这些实践的成果在教室里一展示,大家的热情就特别高涨,共同商定评出了小组和个人的 “环境保护小能手”的称号。

通过这样的实践竞赛,学生的兴趣浓厚了,同时也欣赏到了别的同学的优秀作品,真正意义上学习了不少好东西,这对以后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帮助。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实践竞赛中收获。

总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孩童般的心,能触觉到学生的快乐;有一颗探究的心,能感悟到学生的世界,共同引领着学生在实践的道路活动得更精彩,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精心的策划中和学生一同收获成长,让综合实践活动面向生活,回归于生活,实实在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 325600)

论文作者:郑秀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体会论文_郑秀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