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论文_邓小龙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论文_邓小龙

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多,建筑单位也要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质量达标,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自身的稳固性,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引言

在各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环节,较为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及人工挖孔桩技术,不同桩基础技术的工序流程、应用要点、施工标准都有所不同。只有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恰当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明确各项技术应用要点,才能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必要保障。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用桩基础技术及应用要点

1.静力压桩技术

施工人员使用适当规格型号的压桩机设备以及配重构件,将准备好的预制桩体逐节压入指定施工位置的土层当中。在预制桩体压入过程中,压装机设备及配重构件为其持续提供反作用力,以克服压桩过程中预制桩体所承受的桩端阻力以及桩侧摩擦力。与此同时预制桩体周边区域所分布土体结构也会与桩体产生挤压现象,大幅提高孔隙水压力、降低土体抗剪强度,从而加快预制桩体的下沉速度。

在静力压桩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优先选择采用分段预制与压入桩体的压桩方法,并制定合理的节桩长度数值;当首节预制桩段压入土层一定深度后,及时在该节桩上端区域开展接桩作业,将后一节预制节桩与其进行连接,再开展后续压桩作业。同时,采取适当的接桩方法,常见接桩方法有硫磺胶泥锚接法、焊接法;合理选择预制桩体压桩作业点的选择、排列压桩顺序。例如,优先对含有碎石、卵石或含砂量较高的土层开展压桩作业,选择具体作业点;当不同预制桩体之间的入土深度数值偏差较大时,需要优先开展长桩静力压桩作业,再开展短桩压桩作业;在压桩过程中,要同步开展施工观测作业,实时观测预制桩体的桩身垂直度,并对其进行纠偏。当桩身垂直度偏差范围超过一定标准后,则需要中断压桩作业、分析问题具体成因、采取有效解决与垂直度纠偏措施;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挤土效应时,对相邻桩体的间隔距离进行适当加大。与其他桩基础施工技术相比,静力压桩技术具有节省施工资源、环境污染与干扰系数小、工程造价成本低等技术应用优势,更为适用于软土地基、周边分布密集建筑物的建筑工程。

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技术是在桩身顶部区域安装适当功率的振动打桩机设备,打桩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所产生的高频振动作用力向桩身以及桩周土体进行传递,使得桩体周边土体结构发生变化、降低强度,以减小土体结构对桩体所产生的阻力,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改善土层的应用效用。同时在振动力向下传递过程中,也会加快桩身的沉入速度。在振动沉桩技术应用过程中,配置适当规格型号、频率的打桩机设备以及底盘设备;制定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振动沉桩施工方案,方案包括打桩机设备的震动次数、振动频率、所产生激振力的具体参数等等;将打桩机与底盘、沉桩管等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基于施工进程,对水压进行实时调节,避免水压过小或过大问题的出现,逐步加大水压。当桩体下沉速度放缓时,可选择开锤轻击桩顶,直至桩体下沉速度趋于正常;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对打桩机与挖掘机等设备的运行模式、压力与流量进行实时调节,随后将桩体夹起、运至指定施工位置后,开展打桩作业。

振动沉桩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是既可以快速将桩体打入预定位置,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桩周土层结构稳定性、承载性能。但在地基含水量较高时,将会对技术应用效果造成影响,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以选择是否采用这项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技术主要是以人工挖掘形式,在指定施工位置开展人工挖孔作业、并在孔内放入钢筋笼,随后开展现场浇筑作业,在孔内浇筑形成适当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桩,再在各处桩体上部区域设置承台,使用承台梁体将各处承台、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拉结,从而均匀承载建筑荷载、支承建筑物。

在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施工环境。例如,针对地下水问题,当水量较小时,可选择配置潜水泵设备,在人工挖孔环节同步开展抽水作业。而在地下水量较大时,则要对周围桩孔开展同步抽水作业、减少孔内涌水量;当存在软弱土层施工问题时,及时开展混凝土护壁浇筑作业,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搭设各类支档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提前将孔内积水进行排出,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是否开展防渗处理作业。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如分层振捣浇筑法。同时,为保障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则需制定合理混凝土浇筑速度、适当缩短混凝土浇筑作业时间;明确施工顺序。优先对相对较浅的桩孔开展施工作业,从而持续改善上部土层结构稳定性,降低较深桩孔的施工难度系数。而在特殊施工条件下,可选择将施工外围区域中的部分桩孔临时改造为排水井,直至其余桩孔成桩作业结束;开展成桩质量检测工作,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桩体的强度系数、单桩极限承载力数值进行检测。相比而言,人孔挖孔桩技术的工序流程简略、施工进度快,企业无需配置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经济效益更高。但是当施工环境过于复杂恶劣或作业条件较差时,对人孔挖孔桩技术的应用,很难为成桩质量与作业安全系数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筑工程土建环节桩基础技术施工要点

1.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各项桩基础技术的施工标准、应用条件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提前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恰当的桩基础技术,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技术的应用价值。在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施工现场地质勘察作业,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恰当桩基础施工技术,并对各处桩位的具体位置,确定打入深度数值。此外,当存在分布粉砂层、地下水以及软弱地层等施工问题时,要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例如,针对分布粉砂层、流砂问题,要适当缩短桩孔开挖深度,减少孔壁暴露时间或是在桩孔内放置钢套管。

2.合理制定技术应用方案

在各项桩基础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要根据施工现场地质勘察结果,制定技术方案,精确计算各项技术参数。例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类型、等级、地质情况,选择适当强度系数的桩身材料,确保成桩的实际使用年限大于工程设计要求;在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浇筑钢筋混凝土桩时,要确保孔洞深度与直径数值满足放置钢筋笼、混凝土现浇作业要求。并在施工必要前提下对孔洞深度、直径数值进行适当调整;在已知工程信息基础上,对地表自身荷载力进行精确计算,从而合理制定桩体打入位置、桩体数量与打入深度数值;在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过程中,如若桩体地层打入深度超过10m,为保障井下作业环境的通风性,需要在适当施工位置安装送风设备,提前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送风。

结语: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涵盖较多施工项目,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点,施工人员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掌握各项桩基础施工工序流程,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才能为建筑工程提供必要保障,进而推动桩基础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景林.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9(01).

[2]韩存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5).

[3]厉进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

论文作者:邓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论文_邓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