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智能化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电力生产、运行和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智能模式技术的推广,使得电力系统的配网全面实现了智能化系统控制,智能化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配网建设和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跨越式发展。文章以电力系统配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智能模式技术两方面的应用为出发点,对自动化配网的智能模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探讨,能够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
1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块系统的建设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数据维护和终端管理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块技术的核心技术是智能化系统,通过优化自动化配网系统的数据端接口和智能化运行环境,能够使得智能化系统的图形和电力参数实现增量模型和全模型的自动输入和输出,从而保证配网系统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图形数据维修的重复工作量。在对自动化配网系统的终端进行选型时,应该选用混合的配电模式,这样能够规避由于突然停电或者是更换电源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干扰。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调度系统电力系统
自动化配网的智能调度系统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是能够对隐藏的风险进行检测和智能报警,通过电力系统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以及配网模型的有效构建,可以按照程序设定的运行步骤和检测程序对自动化配网系统的电负荷等典型的参数进行智能化的自动核查,准确地判断出配网系统是否有无超负荷违规现象的存在,从而对停电计划各个时段有误程序冲突做出预先的判断,进一步辨别自动化配网系统中预想的薄弱环节是否存在技术漏洞和配电风险等,进而为配网系统正常运行的自动化管理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撑。配网系统的智能化核算程序科学地制定了电力系统可参考的数据库,降低了不必要的停电对电力系统负面影响的程度;其次是智能化控制和故障修复技术,电力系统停电、闭环转电和复电是配网系统常见的操作模式,按照智能化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切实地加强配网智能化控制下运行状态的核算力度,建立起逻辑判断的防失误机制,从而把多个操作项目整合成为集中统一的操作程序,并将传统的人工操作系统更换为智能化控制系统。当自动化配网系统发生停电故障后,智能化系统能够使得电力系统快速地进行自愈复电操作,并对停电故障识别和主站逻辑判别进行智能化设置,从而实现对停电故障的定位和及时的隔离,按照配网系统电负荷的多少,由智能化系统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快速地排除故障进行复电操作;自动化配网系统应该具有可定制的系统功能,与传功的配网监测方式不同,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的监测功能主要是把电力用户的诉求作为行动的目标,从而实现各个监测功能的个性化定制,这就需要配网系统的接口和电力参数在整个配网系统内要有统一的判别标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配网系统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程度。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数据的深度开发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数据进行深度开发时,一方面要构建能够进行数据实时更新的数据库和运行平台,对来源不同的图形和模型等数据参数进行实时的更新、搜集和汇总分类,进而创建信息服务便捷化、开发手段多样化的开放系统。自动化配网系统的数据库和平台应该具有电力参数搜集和整合的综合功能,这样就可以为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有利于电力模型的构建和对图形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此外,通过多元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对静态和动态数据实施更加丰富的展现;另一方面自动化配网系统对于电负荷的实时性具有较好的分析处理能力,从而对电力系统电负荷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汇总,能够为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的建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库支持,进而实现配电高峰和低谷划分的科学性和使用性,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应用
2.1 数据维护应用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配电系统中 GIS 是基础技术,对配网系统接口和 GIS 的运行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置,完成 GIS图形参数实现增量模型的自动输入和导出,保证初始化数据的质量。在对终端设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混合模式的供电模式,也就是系统供电和电池供电的有效结合,这样可以防止突然断电导致对系统运行的干扰。
2.2 智能调度应用分析
智能报警和风险监测应用,对系统平台和配电网智能化模式结构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通过制定的程序设置对配电网负荷等数据实现智能化自动校核。对系统的超负荷工作等不良情况进行判定,采取诊断方式对停电计划的每个时段是否有冲突进行诊断。通过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自动化智能辅助服务。智能校验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方案合理性提供制定的数据依据,维护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2.3 配网数据的挖掘分析
搭建实时的数据库运行平台,对电力系统的不同来源的图形等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建立数据开发环境集成化的系统体系。数据库平台要建立数据收集和数据加工的综合性数据库平台,这样可以为应用软件提供源数据。系统要具有综合的分析能力可以有效的对负荷的实时特性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供电负荷规律进行统计和总结,为电力管理系统获取重要的参考数据提供技术支持。
3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应用分析
分布智能模式是配电网发生故障之后对各环节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导致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发生。分布式智能模式采用FTU 设备,把每个断路器连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器,这样可以发挥分段器的重合功能。分段器中的电流计量型开关通过故障电流触发分段器的开闭,进一步判断故障的位置,电压控制型开关是主站分段器第一次产生电流到第二次产生电流之间的时间段,来进一步判断故障发生的区域。集中智能模式中自动化配电网主要是通过断路器设备,把系统检测的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的信息传输给主控制系统。在主控制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准确的校核和分析,最后确定服战的准确位置,通过配电网的控制装置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及时隔断和处理。集中智能模式是通过控制开关等设备对负荷实现转供,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遍适用特性,可以对不同的配电网进行构造,还可以对故障线路进行修复。在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智能调度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集中智能模式可以有效的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实时数据及时传输给主站控制系统,保证了主站在实施控制措施的时候具有高效的准确性,保证了命令传输的及时性。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得到了完善和优化,配网系统的智能模式技术在新型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和提高,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加快了技术优化的进度,能够为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彬.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4):123-124.
[2]徐逵.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化建设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138-139.
[3]张成龙.县级配网自动化系统浅议[J].电子世界,2013(20):69.
论文作者:赵清朋,李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数据论文; 模式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