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电网规模的建设逐步扩大,电网系统也趋向于复杂化。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加强管理 能够使其正常运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35kV 以下变电检修的专业性较高且难度大,使得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较低。变电检修旨在维 持电网的稳定,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实现稳定向用户输送高质量电能的目标。然而,我国的35kV 以下变电检修仍然具有很多不足,因 此,笔者从变电检修的主要方式开始论述,并对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加强措施,希望能给同 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35kV 以下;变电检修;有效措施
一、变电检修的主要方式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检修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变电检修与电力系统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变电检修,能够改善电 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现阶段,变电检修方式逐步趋向于多样化,且多与现在信息技术相结合,检修效率较高。在 长期的不断发展中,检修技术不断提高,通常采用的两种检修方式为传统的检修、状态检修,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1 传统的检修方式
传统的检修方式的发展时间较长,应用十分广泛,是最早被应用于电力企业变电检修的主要方式。一旦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采用这种方式对其进行检修,但它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它的主要检修对象为存在问题的电力设备。由于它的应用范围较窄,它的发展也 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果电力设备经常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也会使供电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发生经常停电的现象。传 统的检修方式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不能为电力系统营造良好的电网环境。对于35kV 以下的电路来说,如果电力设备经常发生故障, 可能会对居民、企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也会阻碍电力事业的良性发展。
2 状态检修方式
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变电检修逐渐与新的技术、设备相融合,这也是状态检修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所谓变电状态检修即是通过某些 系统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从而不断完善供电设备的检修方案,并形成良好的动态过程,以达到 对供电设备的实时检测。供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只有加大对供电设备的检修力度,才能提高其使用周期,使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 检修主要以传感器为主要工具,搜集并输送电力设备的相关状态数据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制定科学、合 理的维修计划,减少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故障。在35kV 以下线路中,状态检修方式是主要的变电检修的形式,它主要以噪声、振动为介质, 通过相关系统进一步的了解电力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提高了35kV 以下供电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二、35kV 以下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1 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变电检修对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十分重要,通过对震动、红外线等的检测,能够评估电力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仅提高了检修效率, 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供电质量。但在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检修人员直接决定着检修的效果,但我国检修人员的综合素 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能掌握不足,而变电检修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状态检修是 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检修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检修人员不仅专业知识不足,还不能充分利 用新技术、新设备,一旦发生问题,不能采取及时、高效的针对性措施,这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此外,变电检修工作的危险系数较高, 检修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发生问题时,不能进行冷静的面对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检修操作缺乏规范性
35kV 以下变电检修需要具有规范的操作,在检修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检修时,应该严格按照检修标准进行。我国目前的主要状况 为忽视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在检修前,准备不充分,从而出现检修不全面的现象,使检修效果不理想。另外,操作不规范会严重影响检修人 员的安全,也会使检修进度停滞不前。如果存在漏检的现象,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在检修过程中,也会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检修人 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修,造成检修流于形式化,不能对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起到作用。在对35kV 以下线路进行检修时,通常忽 视成本分析的重要性,不能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从而增加资金花销。此外,对电力设备的日常养护不重视,容易出现突发情况,也会使变 电检修的效率大打折扣。
3 其他原因
由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变电检修问题也会影响变电检修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检修记录不完善,未能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②对检 修成本的 重视程度不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③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相关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使检修效率较 低;第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增加了检修的难度,也增加了突发性故障的频率,定期检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有效措施
1 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提高他们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检修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应工作;②加大对变 电检修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在检修工作中不断规范操作,尽可能的减少工作误差,提高检修的准确率; ③落实检修记录,这主要是针对检修管理人员来说。通常,检修管理人员应该在检修完成后做好相应检修记录;④将检修工作细化,并督促 检修工作人员彻底掌握工作内容。
2 提高检修的管理水平
提高检修的管理水平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检修效率。作为一名合格的检修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检 修管理人员是变电检修的关键,他们需要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将检修工作中的关键部分落到实处。提高检修的管理水平还应该充分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检修管理,能够提高检修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着检修质量的好坏,在进行检修 前,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充足的检修准备工作。检修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主要由检修工具、相关文件、图纸等组成,检修准备工作越 完善,检修的效率就越高。
3 不断改进检修方式
检修方式也是决定检修效率的关键因素,供电企业处于一个新旧设备交替的状态,对于旧设备来说,它们的使用周期具有一定的限制,也容 易发生故障,如果长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状态检修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因此,它已经成为主要的检 修方式。我国的电力企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实施状态检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引用新技术,如果应 用效果良好,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检修方法与状态检修相结合,这样既可以节约电力企业的成本花销 ,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检修效率。
四、总结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35kV 以下变电设备检修的力度也逐步加大,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要想提高变电检修 的效果,需要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使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使电网系统处于高效 、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中。此外,状态检修方式是变电检修的核心,它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变电检修的质量,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 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芳.35kV 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J].广东科技,2014(22):75-76.
[2]张远峰.探析35kV 以下变电检修相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4(49):70-71.
论文作者:田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方式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效率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