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应突出当代散文的多主题特征论文_张玲英

试论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应突出当代散文的多主题特征论文_张玲英

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学校 046000

过去我们在谈到散文的特点的时候,总是说它“形散而神不散”。形是什么?是材料,是内容。神是什么?是主题。主题是什么?对于散文来说,那就是感情啦。因此,这句话应改为“形散而情不散”才更恰当。

当代散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较之现代散文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之巨甚至可以用“颠覆”二字来形容,其特点不再是“形散而神不散”,恰恰是“神散而形不散”。这绝不是信口雌黄、故意骇人听闻,我们还是先研究一下几篇散文吧。

先看余秋雨的,就以最浅显的《信客》为例,其主题就大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赞扬信客高尚的人格。

信客谨记老信客的话——“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一辈子“风尘苦旅,来回奔忙”,遇到外出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时,他更是委曲求全,将艰辛委屈堆在自己的身上。他诚信,尽责,善良,勤恳,宽容,忍辱负重,是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典型,当教师、校长时,他的美德最终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与尊敬。

2.本文着重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年轻信客在老信客的指导下,成为了一位具有诚信、尽责、善良、勤恳、宽容、懂得感恩等传统美德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道德意义上近乎完美的人。文中没有明确的时代特征,这种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前有,现在有,以后也会有。信客身上的这些永恒的美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这也正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文化意味。

3.本文着重表达的是中国近代城乡的变化,作者有感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达而古老文化文明的逐渐遗失消亡。

有课文中的句子为证:“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城乡的变迁史料……”“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撼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妒忌,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此后,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了一只绿色的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4.课文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沉重。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为什么课文中的年轻信客没能“任劳任怨”、“恪守尽责”到底?他和老信客一样,在信客这条道上,最终成了过客。他终于没能够坚持到底,哪怕“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大概就是作者“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吧?这无名无姓的信客不正是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的典型吗?平凡人总是在含辛茹苦中实现着自我价值。

5.本文体现了哲理。

对世人来说,在信客选择不做信客之后,“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物色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只有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常常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再请他费心想想通信的办法”。人们总是要在在失去后才找到珍惜。“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敬人者人恒敬之”吗?

我们再来看看毕淑敏的散文,也以最浅显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为例,其主题也有好几个方面:

(1)表现高原军人的艰苦和无奈。

“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把红柳根从沙丘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那可是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上啊,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愿意干这事啊,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2)表现红柳的伟大与坚强。

“不是红柳在沙丘上,而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被固住的流沙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富有韧性,与沙烁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烈烟,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长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3)揭露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罪恶,表达作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

“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

这两篇散文,虽不能代表当代散文的全部,但最起码能代表当代散文的另一种风格。它们在内容上紧紧围绕着一个人、一棵树,表现的主题却是多方面的。这不是“神散而形不散”又是什么?

弄清楚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因为我们从此不必困扰于“形(结构)”和“神(主题)”了,我们只要牢牢地抓住散文中的“情”这个关键抓手就可以了。

论文作者:张玲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试论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应突出当代散文的多主题特征论文_张玲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