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策略
吴 琼/安徽新华学院
摘 要: 大学生作为当代网民的中坚力量,其在网络舆情中的认知和表现关系着未来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阐述网络舆情复杂的成因,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当代网络舆论反转的看法,调查了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现状,最后尝试探讨相关引导策略。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大学生 引导策略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蓬勃的发展,网民能够充分的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但与此同时,网络舆情环境也变得尤为复杂,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也时常发生。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消费着公众的情绪,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网络舆情的参与度与态度,很可能会对未来建设和谐舆论环境有重要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现状的研究是针对安徽新华学院大二至大三学生,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共回收问卷250份。其中大二学生80人,大三学生125人,大四学生45人。
三、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复杂原因
(一)数量庞大的用户群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1]据微博 2018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46亿。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是网络舆情发展的基础。在此次问卷调差中,93.2%的大学生表示关注最多的媒体是网络,而新浪微博是他们最常用的新闻获取方式,占比68%,其次是腾讯微信,占比22%。大学生关注最多的则是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占比88.8%,公共安全事件占比60.4%。网络普及的同时,使得许多新闻媒体为获得更多点击率而过度追求新闻的快速与噱头,忽视新闻背后的真相,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反转的新闻现象层见迭出,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二)碎片化信息引发网民情绪性判断
在网络迅速发展、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信息的“碎片化生产”“碎片化传播”正在悄悄的影响着网民的阅读习惯。在众多新闻信息同时出现时,网络带来的传播速度使得网民会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越趋于片面化,情绪化。在感性情绪的支配下,事实逐渐被受众遗忘。受众倾向于依赖自身的情感、情绪、经验去探寻事件真相,而不是事实本身。对此,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能否反映事实的真相,11.2%选择不能,82.2%选择反映一部分,只有6.4%的学生选择是可以反映。这种情绪化的宣泄,不仅使事实被搁置,网络舆情也随之变得更加的复杂化。
4.1 PTEN突变对癌症的影响 PTEN突变与Cowden综合征(Cowden syndrome,CS)、Bannayan Riley Ruvalcaba综合征(Bannayan Riley Ruvalcaba syndrome,BRRS)和变形杆菌综合征(proteus syndrome, PS)三种具有重叠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癌症综合征有关[15]。这些综合征患者癌症患病率均增加,良性肿瘤分化正常,但细胞高度混乱,存在错构瘤。
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对新闻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此外,各类媒体对新闻稿件的阅读量、转载量等方面的考核也上升到了新的层次。这便直接导致部分记者为抢时效、抢独家,在新闻刚刚发生便开始抢先报道,忽略了对新闻信源和真实情况的调查核实。一旦媒体过早传播新闻的“表面信息”,就会对网民产生一种误导,进而导致网民做出情绪化的判断。网络新闻环境缺乏对事情全貌的分析与真实性的核实,甚至时有发生主流媒体官微转发虚假新闻的现象。此外,一些自媒体的标题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舆情的反转。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于自媒体半信半疑的态度占比83.2%,基本不信任占比8.8%,只有8%的学生对于网络自媒体的报道表示信任。媒体职业标准的下降以及把关的缺失也使得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持续下跌。而在如何创建和谐网络舆论环境中问答中,90.4%的大学生认为,媒体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依据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三)部分媒体标准异化
(3)基于R/S分析法预测结果,在未来周期时段内,降水保持状态反持续性,新疆、北疆、南疆年降水均呈显著减少趋势。
(四)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
(2)大学生需要培养理性表达的习惯,养成正确的态度,冷静的看待热点新闻事件。提防跟风站队,用刻板印象去批评。做到理性判断,不肆意发表言论。面对广受质疑的信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不急于做判断,不迷信、不盲从,不做情绪发言。
四、负面影响
(一)媒体公信力受损
(1)当代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在面对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时,能够有做出相应选择、判断、质疑、评价的能力。面对每天浩瀚如海的信息流,当代大学生需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不盲目随大流,以尊重事实为主、不情绪化表达自己的言论。并且拥有质疑的精神,辨清假象,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形式,在如今社会经济形势和新课改的形势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工作。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尤其是学困生,在为其打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能力,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帮助,是帮助学困生打破困境最重要的条件。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人肉搜索”在网络环境里并不鲜见。新媒体时代,网民的表达权与发言权有着跨越性的提高。在一些情绪先行的网络表达中,当一新闻热点事件的发生,处于舆论弱势方被网民斗得体无完肤。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在泳池与13岁男孩发生冲突后,男孩家属来到安医生所在单位闹事,此事经过网络舆论发酵后,安医生成为舆论焦点,并被曝光工作医院以及个人信息。在事情发生仅5天后,安医生不看舆论重负,自杀身亡。在网络舆情里,非理性、情绪化的表达会压制理性声音的出现,导致各种漫骂谴责的言论不断涌现,使得情绪大于事实,推动网络暴力的发展。
五、引导策略
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现象,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引导,对于未来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当时一段现场视频的曝出,一时间女司机成为舆论焦点。新京报随即发出《重庆一公交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女司机被控制,动画示意路线图》的报道,瞬间点燃网民情绪,各种批评纷纷指责女司机。直至重庆警方发出通报证实事故起因后,女司机作为事故受害者之一才免受不白之冤。一时间网络上“女司机”、“马路杀手”等这样标签化的情绪评价掩盖了新闻真相,同时也消费了读者与公众的情绪。媒体不加核实报道,或进行转载,是对新闻事实的伤害,也是公众逐渐丧失对媒体的信任,媒介公信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媒体时代,有21.2的大学生不相信媒介的报道的真实性。
新媒体的强互动,低门槛,使得受众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由于受众本身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选择和判断也会有所不同。缺乏专业素养的受众在评价信息时,会被自身经验认知支配,带着感性的色彩去分析事件,表达出强烈的主观意愿。当这样情绪不断被扩散,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推动网络舆情的变化。信息化时代,公众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就是网民,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在现实生活中也活在网络社会中,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对网络舆情的走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
(3)大学生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明确维护网络空间和谐健康是每一个网民的责任。但目前的网络社会中,“标题党”、内容同质化、随便发表言论、谣言乱传等不利于网络社会安定的行为也是经常发生。面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需要正确的传播,提高自身责任感,做到遵守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有序网络舆论环境。
(4)最后,大学生网络舆情规范以及管理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需要针对网络舆情多变与复杂的特点,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重视对大学生意见表达渠道的健全以及大学生舆情工作的正确引导。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果冻,强加网络思政教育,并加大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宣传[3]。
汾河水库以上流域共划分12个单元,7个结点,根据泰森多边形法得到各雨量站所占权重,将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相差在允许误差内或最为接近时调试各单元参数。
六、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具有多变性与复杂性。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把关人”的角色缺失,导致虚假新闻,反转新闻的产生,不利于事件真相的传播。另一方面,网民的意见缺乏理性的表达,强烈的情绪成为受众判断事实真假的依据,缺少媒介素养指导,情绪化的表达会滋生网络暴力。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当代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不盲目跟风,不肆意发表言论,敢于质疑,理性判断。对于不同媒体端所发布的信息,未经审查核实一概不能转载使用,并且学会理性表达,不盲从。同时高校也要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2/t20190228_70651.htm.2018.2.28.
[2]赵欣,梁阿李.网络“舆情反转”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新闻传播,2016(09):47~48.
[3]李萍.国内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 ,2019(07): 171~17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策略”(项目编号:IFQE2018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琼(1986-),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新闻学硕士,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