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直面点击“感悟号”影响下的语文课堂,拨开披在“感悟”身上感性的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探究“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
关键词:感悟;阅读;生活体验;潜心涵泳;质疑问难;媒体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而形象直观感知,能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仰望晨星,了无挂碍,天人和一,圆觉自在”,这是释迦牟尼证道成佛的感动,这也是一个有关“感悟”的诞生,于是“感悟”深深烙上了佛学的印记,一直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玄妙氛围。然而“感悟”并非属于古老,它在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闪着金光的有关学习方式的范畴,它却是时尚中的主流。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大体存在这样几种偏向:
偏“象”一:感悟!感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感悟之风”席卷而来,受强烈“感悟号”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到处充斥着同样的一种声音:“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悟”,笔者在本镇举行的一次阅读教学活动中曾听到一节“感悟课”,老师的每个问题几乎都有“感悟”一词,学生回答模式也几乎都是“我感悟到了……”连一些在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让学生去“感悟”,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为“你明白了什么”,在公开课教学中换成“你感悟到了什么”,使得班上的学生不明白“感悟”是什么意思,从而如坠云雾之中……
【思考】这是感悟的泛化。将知识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
偏“象”二:只感不悟
例如,一位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开始在一个班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讲解有关百草园的描写部分,学生没在什么印象,思想感情没有什么共鸣,体会不到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着重描写百草园,对这段的意义也不大理解。这位教师吸取教训,后来在另一个班教这课时,多次朗诵的同时,特别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想像一个孩子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的情境中,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翻开断砖”碰上“蜈蚣”……许多学生都联系了自己在大自然游玩的童年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讲出来,再朗读百草园的描写文字,就在头脑里创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热爱自然、强烈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一幅动人的图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作品的主旨,加深了对作品描写百草园并与三味书屋另一情境对比的深刻意义。
【思考】这是感悟的浅化。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
偏“象”三:感非所悟
在教学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提出了质疑:桃花源中的人们与世隔绝600余年,怎么会仍然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600余年的历史变迁,语言怎么还会相通呢?600余年的小范围通婚,会形成一个怎样的畸形的社会,还有何“美好”可言?学习《愚公移山》时,由学生提出愚公太专制、不民主,擅作主张破坏了生态,走不进向导的内心世界,走不进文本的主题,也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好心也是办坏事”。
【思考】这是感悟的异化。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
那么感悟究竟是什么呢?
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去开掘之;
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能不能闪耀光芒,还得有人去点燃之;
感悟就像一条卧于田野的潜龙,能不能腾云驾雾,还得有人去唤醒之;
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还得有人去温暖之。
拨开披在“感悟”身上感性的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探究“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具体操作
(一)生活体验
《课标》中阅读目标的第一条便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什么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遥远!遥远的国度、遥远的时空、遥远的生活。可是,当我们读了课文《背影》时,为了启发学生珍爱亲情,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要求学生反复读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尤其是“车站买橘”这个镜头,在学生找出“父亲是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写后,我重点抓住了“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启发学生进行想像,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和父亲的境况,深入剖析这种伟大而朴素的父爱,看着有的学生眼里泛起的泪花,我欣然了。……像幻灯片一样掠过我们的记忆!是啊,读者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感悟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以《父与子》的漫画引进课堂,以精致的点评自然地引领着生成着“背影”,勾勒着如山的父爱之画面,以文本的拓展让学生更好地体悟着父慈子怜之真情,那令人回味的歌曲,那感人的书信,那父亲微驼而肥胖的背影,儿子对父亲的看法……在高潮中,让我们幸福地拥有了这样经典的“背影”,这样独到的解读:父亲:爱的表达和期待;儿子:爱的理解与延续。
(二)潜心涵泳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全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生辰纲”来展开的。矛盾的双方,一方是护送生辰纲的杨志,一方是想夺生辰纲的晁盖等人。从杨志一方来看,护送生辰纲是他感恩图报的机会,将生辰纲安全送进蔡府,是他实现理想的开始。一路上小心应付,安排行走停歇等作息时间,旅途中谨小慎微决定行走路线。只可惜杨志等行走的时间是在五月与六月最炎热的季节,行走的路线要经过人烟稀少的莽莽丛林,队伍之中有虞候心中怨怅,老都管的左右掣肘,天时、地利、人和杨志一样未得,落入吴用等人的算计之中是必然的。
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看,杨志是本文中的主要人物,他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精明能干,知道社会环境,知道根据地形来安排行路时间;另一方面却又粗暴蛮横,不知道关心属下,不知道分担责任,不知道利用人心,这是他性格中的最大缺点。因为有了这一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的遭遇只能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哪怕他有“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但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同时他的性格中还有可悲的阴暗面。当“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杨志被老都管几句喝斥,一下子就被打在七寸上,说话也没有了理直气壮。到后来被老都管抢白时却只能说“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从以前的喝了来骂了去,到这时的近乎央讨的语言,着实可以看出,杨志想得志却又不得志,在夹缝中生存,处处受制于人,实在有些可怜。……竟然开掘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虽一字却胜千言的讲授!
(三)质疑问难
学生敢于质疑,又有了质疑的积极性,我们就可拔高要求,让学生明确,质疑要适时适度,有质有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掌握质疑的方法是善问,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儿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围绕课题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精华的集中体现。往往从题目入手,破“窗”而入,可以窥视文章的内容、条理,所以在学生刚接触题目时可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质疑。如教学《向沙漠进军》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结果怎样?”。
2、在初读中质疑
在初读中质疑,有利于学生的学路,教师通过学路可来调整自个的教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后,可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了解大意,并告诉学生初读课文可从课文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上提问。
3、在细读中质疑
在讲读课堂中,要将质疑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发问。
4、在课后质疑
好文章总是余味无穷。在分析课文后,同样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这样既可弥补教学疏忽之处,加深理解,又可多角度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百草园》一文教学后,学生就提出:百草园的景物实际上并不如课文所写的那样美,那么作者为何能写得如些生动形象?课后还可自己向自己质疑:“读了课文有何收获?”“学到了何技巧?…“积累了哪些语言?”
5、在独立作业中质疑
在学生明确知识重点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做练习。作业中教师有意设的“陷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疑惑,诱导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探索。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探索、创新的意识,使之转化成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去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悟”是一种品格,“悟”是一种境界,教人“感悟”却是品格之上的品格,境界之上的境界。没有冬的历练、春的孕育、夏的洗礼、秋的风霜,哪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坦荡与伟岸!
参考文献
[1]《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雷玲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2]《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裴海安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生辰论文; 这是论文; 教师论文; 百草园论文; 就像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