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丽
威海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威海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75例,分别行相应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AMI;心律失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322-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心律失常,据临床资料统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75%会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因此,对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应当积极采取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1]。循证护理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临床经验与患者实际情况和治疗愿望相结合,积极获取证据并作为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所明显不同的是,其在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循证护理能够不断推进护理科研的发展[2]。为进一步探讨循证护理在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我院的临床护理水平,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分别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AMI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且在发病后48h内入院,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在3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8±5.48)岁,将15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相应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叮嘱患者卧床休养,吸氧、心电监护、控制休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循证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循证护理方法,具体包括:(1)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心律失常常在急性心肌梗死之后的1-2周发作,因此,根据这一发病规律需加强此期间内的巡视和护理,如患者出现心悸、头昏等心律失常先兆时需立即抢救,控制病情发展。(2)控制高危因素。护理人员需限制每日探病人数和次数,保持病房内的恒温、恒湿。(3)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变化,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现状,增强其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3-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对比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指心肌缺血性坏死,一般是在原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形成的冠状动脉供血突然暂停或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并发心律失常。循证护理借助诊断结果、临床经验、疾病特点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几率。本次研究中的循证护理组在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应当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积极开展循证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48-149.
[2]吴美玲,许秋嫦.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9):150-152.
[3]杨乙荣.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9(17):102-104.
[4]刘相红,关颖,韩晓红,等.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2(14):163-164.
论文作者:刘静丽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方法论文; 时间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