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与“2025年中国制造”的比较与启示_中国制造业论文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中国制造论文,启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5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5)05-0071-09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4月,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德国汽车、机械、电子制造业中心汉诺威召开。会上,德国“工业4.0工作组”公布了研究成果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1](简称德国“工业4.0”,后文简称“工业4.0”),其目的是借助发挥德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掀起新一轮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与突破。报告的推出立即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两年后,即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后文简称“制造2025”),提出要通过特殊政策和制度优势,突出创新驱动,依靠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中国品牌,形成中国创造,推出中国质量,完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有人称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中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

       德国工业4.0面世后,中国的产业界和学术界都高度关注。李云志[2]总结了工业4.0的概念及特征,构建了工业4.0时代标准通用的管理构架,以期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理论参照。丁纯等[3]分析了工业4.0的内容、动因、前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中国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胡杰[4]从中德两国拟开始“工业4.0”合作的角度,提出了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政策措施。黄阳华[5]较深入地研究了“工业4.0”面世的背景、核心内容、突破重点,并对比思考了这一战略规划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差别,分析了德国工业发展经验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如正确认识工业和工业化,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变,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调整中小企业政策思路等。贺正楚等[6]分析了“工业4.0”的背景和内容,探讨了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紧迫性,并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对策建议。还有一些学者则分析了工业4.0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兰建平[7]分析了“工业4.0”对浙江产业转型的影响;李政新[8]、黄英艺[9]则分别探讨了其对河南工业和泉州制造业发展的启示。不难发现,这些文献都是对“工业4.0”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述,而后据此对中国产业或制造业发展升级提出对策建议,且建议也基本属于原则性或普适性的。鲜见有对“工业4.0”进行深度解读的成果,特别是将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作详细比较研究的成果更是少见。

       有别于前述文献,本文拟对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背景、框架、指导思想、突破重点以及行动方案进行深入全面的比较研究,据此思考中国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

       二、背景与框架的比较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世界发达国家开始了一股学界称为“再工业化”的浪潮。美国在2009年至2012年的三年间,先后推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09年12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11年6月)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2年2月),旨在借助这些规划的实施,巩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优化制造业结构,增强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进行制造技术战略图的大规模编制。2014年,日本着手研制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制造技术项目研发,开发了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型用3D打印机;使用“小生产线”模式,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车型生产流水线;通过小型设备、机器人和无人搬运机引入、无人工厂设计、细胞生产方式等革新,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制造产业竞争力。

       德国也在行动。自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一直努力建立一种部门间的高技术战略协调机制,推动德国的技术革命、研究与创新,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确保德国产业的传统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地位。2010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高技术战略2020》(High-Tech Strategy 2020 Action Plan),确定了未来德国的十大发展项目,其中一项就是要支持工业领域中制造技术的革命性研发和创新,这便是后来风行全球的“工业4.0”。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董事兼行政总裁沃尔夫冈·瓦尔斯特尔提出,要在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和服务网络等现代媒介,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可视为对“工业4.0”概念的最初阐释。两年后,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于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德意志国家工程院以及西门子公司等的建议和推动,“工业4.0”项目得以正式发布。

       这一战略规划所以被称之为“工业4.0”,是源自德国人对人类三次工业革命的称谓。18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19世纪70年代,自然科学开始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这便是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起,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等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有力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形成了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德国人分别将其称之为“工业1.0”、“工业2.0”和“工业3.0”。在德国人心中,此次的制造业技术革新是制造领域的颠覆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故称之为“工业4.0”。

       “工业4.0”激起了制造领域技术革命、技术竞争的新一轮浪潮,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经济大国。针对这一现实,2015年3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首度提出的一个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十年规划,目标直指“中国创造”、“制造强国”。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由于时间上的延续性和大背景的相同性,“中国制造2025”也就被有些人看成了中国版的“工业4.0”。

       (二)框架

       “工业4.0”对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制造2025”则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制造2025”与“工业4.0”是否有着关联?比较这两个重要文献的框架就可以有基本判断(如图1、2所示)。

      

       图1 德国工业4.0框架图

       比较两个框架图可以发现:德国工业4.0包括7个部分,即远景目标、行动策略、支撑要素、优先发展领域、与他国的竞争策略等;中国制造2025分为4个部分,主要是形势和背景分析、基本指导原则、战略任务和重点发展领域以及支撑和保障体系。

       共同之处,两个文献均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行动的方向或基本策略、重点或优先发展的领域、支撑或保障体系。虽然德国的目标是要保证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中国则是要跻身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但二者均是在对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研判后作出的决策,均指向先进制造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制造2025”与“工业4.0”有共通之处。但显然,二者还是有重大差别。

       在背景的描述上,“工业4.0”首先给德国制造业定位[1](P23):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机械和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在全球领先,占据全球信息技术的显著地位;德国将要在世界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展开“工业4.0”的实施,要始终保住制造强国的领先地位,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业的定位①: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制造技术较之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缺乏;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缺少世界著名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表明,中国将要在制造业水平还不很先进、制造技术还较落后的基础上实施“制造2025”,跻身制造强国的行列。

      

       图2 中国制造2025框架图

       在框架上,“工业4.0”突出了行动策略,即所谓的供应和市场双重策略;“制造2025”则强调了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业4.0”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物理系统,即所谓的CPS(Cyber-Physical System),这一系统包括智能的生产机器、数据资料存储介质、生产资料和生产设备从入厂到出厂的整合、物流过程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端对端等多个子系统;“制造2025”则较注重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政府的组织实施。“工业4.0”关注了未来新背景下新型就业机会、就业模式、培训;“制造2025”关注的则是工业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工业4.0”注意未来几个发达国家的举措、制造业国际市场的趋势;“制造2025”注意中国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特别地,“工业4.0”是将行动方案和战略目标锁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力图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推出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制造2025”则是提出制造领域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没有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由此看来,“工业4.0”与“制造2025”显著地存在着差异。

       三、目标与优先或重点领域的比较

       作为发展和强盛制造业的重要文件,“工业4.0”和“制造2025”均提出了优先行动或重点发展的领域,这些重点领域从属于各自的工作目标和整体框架,其主要内容可对比列示如下(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工业4.0的重点发展领域是8个方面:(1)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合作伙伴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参考框架,这一框架由标准、规定、技术说明等构成,涉及的对象包括制造过程、设备、工程、软件等;(2)通过建模、仿真等手段,建立管理复杂对象和系统的工具,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要给工程师提供方法和工具,保证其在虚拟的世界中使用恰当的模型描述真实的世界;(3)扩大德国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保证制造业高运行可靠性和数据链路可用性,保证宽带的简单、可扩展、安全、可用且支付得起;(4)建立确保制造过程和产品安全、保险的措施和系统,涉及集成的安保战略和标准,产品、工艺和机器身份识别的独特性和安全性,从“工业3.0”到“工业4.0”的安全转移策略,用户友好的安全解决方案,商业管理安保,盗版产品打击,数据保护等;(5)采取“社会技术”方法,将持续的职业发展措施和技术软件架构进行紧密配合,提供一个单一的、连贯的解决方案,促成智能、合作和自我组织的相互作用,保证人们的工作愉快、安全与公平,保证竞争优势;(6)通过学院立方体、最佳实践网络等方式,调查工作场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字化技术学习的新方法,推广“工业4.0”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和跨领域合作,开展职业及学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7)通过共同的法律合约,以促进创新的方式制定标准,以确保新技术符合法律和监管框架的发展,确保企业数据、数据交换责任、个人资料、信息物理系统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8)采用和发展“效率工厂”倡议的成果,在制造环境和现代化生产线中提高资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使用尽可能低的资源数量,实现最大化的输出。

       “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10个:(1)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以大型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装备;(4)深海探测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5)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6)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7)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等电力装备;(8)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9)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新材料;(10)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对比“工业4.0”和“制造2025”的重点突破领域,前者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生产模式、生产环境、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员工培训等;而后者则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的一些重要行业,并且这些行业多数是于2010年公布的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从重点突破的领域看,“工业4.0”已经不再把技术、品牌等作为发展目标,而是转向生产模式、生产管理、生产安全等更高层面的制造理念。在德国,制造业已达到一种新境界;在全球,德国制造已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②。“工业4.0”追求的是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生产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要在制造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还要引致生产组织方式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深刻变化,引致人类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显然,这是“制造2025”没有论及的。

       四、目标、路径、前景的比较

       在执行目标、行动路径以及未来前景规划上,“工业4.0”和“制造2025”也有着重大差别,两者对比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工业4.0”的目标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制造2025”则是计划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使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

       在行动路径上,“工业4.0”突出“智能”、“网络”、“系统”;要建设CPS,将物联网和服务网广泛应用于制造领域,对制造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完整制造流程模块进行集成和数字化,构筑一种高度灵活、具备鲜明个性特征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由于标准化、组织工作和产品的可获得性是实施“工业4.0”的重大挑战,故而该项目鼓励德国企业参与实施“工业4.0”,并将通过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和领先的市场策略来实现战略目标。“制造2025”则更多地集中于市场准入制度、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环境建设、政策支持等,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设计等仍然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路径,政府在行动过程中的作用有着明显体现。

       在未来前景上,“工业4.0”是要使德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成为世界市场领先的供应商;要巩固德国的国际竞争地位,推动解决全球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人口变化等问题;在“工业4.0”下,德国制造领域的所有元素和资源整合达到一个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全部智能产品均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随时确认自身的损耗程度;一些有特殊产品个性需求的客户将能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预订、计划、生产、运作和回收各个阶段;而且,企业员工可以根据生产形势和目标的变化,调整生产步骤,调节和配置智能制造资源网络,提高生产效率。而“制造2025”将使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制造的著名品牌显著增多。

       不难发现,“工业4.0”的愿景更微观、具体,更多关注的是制造的产品、制造的过程、制造的模式;而“制造2025”则更宏观、更抽象,更多关注的是制造技术、制造业结构、制造水平等。

       五、借鉴与启示

       从前文的比较不难发现,“工业4.0”和“制造2025”无论是在框架、结构还是在关注点、目标指向上,二者都存在显著不同。简单地认为“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似有牵强。但作为世界先进制造强国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则是显而易见的。

       (一)配套制定中国“制造2025”更加具体的行动细则,让相关原则、指导方针落地实施

       中国“制造2025”是新形势下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国家层面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但相比“工业4.0”,其还需要具体的行动细则以保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的落地实施。

       同样是国家战略的“工业4.0”,在论及具体问题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建议采取的行动。例如,“工业4.0”提出要在生产工程、机械工程、工艺工程、自动化工程、IT和互联网中建立标准化参考框架,并且具体建议成立一个组专门处理标准化问题;瞄准关键术语,制定“工业4.0”专用词汇表;制定自下而上的地图,概述目前存在的标准化架构;设计适当的旗舰项目,以展示成功开发和部署的参考构架等。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提出的具体做法是,在制造生产过程中随时关闭不工作的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即便在很短的间歇空隙,也要停止机器人的工作,保证其处于一种“网络唤醒模式”;通风设备也要及时调整速度,按需控速,以节约能源。这种细致、详尽的描述是“制造2025”所不具备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因此,“制造2025”有必要对所提出的纲领性原则、任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如怎样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怎样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如何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如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如何加强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等等,要对这些问题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保证这些目标任务的落地实现。

       (二)设计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构筑新生产模式下企业职工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机制

       在发展未来制造业时,“工业4.0”设计了具体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即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从而造就物联网和服务网,而后将信息物理系统技术一体化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行业。在这种模式下,制造企业将建立一个全球网络,信息物理系统CPS将集合全部企业的生产设施、机械设备和存储系统等信息,企业能够相互独立地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联动控制。这是一种与现时生产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生产模式,是革命性、颠覆性的生产模式,与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代表着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方向,也应该是中国未来制造业可供选择的生产模式。

       回顾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生产模式上有着革命性的突破。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生产模式必须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因此,现阶段应大力推进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战略性伙伴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加快规划和设计适合国际潮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配套地,先进的制造模式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根据制造模式及时设计建立制造业员工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机制。制造业的生产实践表明,单个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并不取决于劳动者的年龄,而是更取决于其所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时间、工作组织方式和工作环境。如果更长的工作时间可以保持并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就十分有必要协调和改变相关的工作环境。可以肯定的是,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不仅是技术、市场、商业模式,还会有高素质的企业员工,以及适应于生产模式的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工作场所。故而,中国需要抓紧制定制造业和为制造服务的相关行业员工的培训计划,包括健康管理、终身学习、职业路径、可持续培训、团队结构、知识管理等;要建立全新的协作工作方式,使得员工的工作可以脱离工厂,通过虚拟的、移动的生产方式开展;要长远规划,长远设计,不断培养适应未来制造环境的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人。

       (三)引导构建制造企业联盟,搭建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产品和制造技术的集成和开发,对接全球制造市场

       按照工业4.0的设计,未来制造业的生产是物联网和服务网结合下的团队协作生产,要引导和鼓励企业组建制造业联盟,协作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作为借鉴,中国需要高度重视企业联盟的建设,以企业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对联盟的功能体系进行整体和远景规划。可以在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间建立生产技术联盟,实行强强联合;也需要在中小企业间建立生产技术联盟,实行集小成大、集小成强。

       要搭建企业联盟信息平台,整合集成企业的基础信息、产品信息、核心设备生产能力信息、生产流程信息、原材料信息、技术参数信息、一般财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以及其他动态信息等,这些信息要通过企业联盟局域网络,实现成员间的流通和共享;要通过企业信息平台实现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运输,破解不同地域联盟成员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合作的难题;要通过企业信息平台,形成工作流,整合企业系统和资源,有效利用制造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要根据全球制造市场的变化,不断扩大企业联盟的信息平台的容量和功能,在总体框架下构建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有效实现企业的决策支持、工作流管理、订单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知识管理、培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利益分配管理等。平台要能迅速组织生产资源,集合人、财、物,及时设计开发出质量优、成本低的新产品。同时,平台要能有效管理生产流或工作流,达到生产过程的高效和优化;能有效实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经纪人、客户、项目监理和生产工作的沟通联络,为系统内工作人员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能为决策者提供可靠有用的数据,便于其科学高效决策;能进行各类活动、知识、数字的记录、归类和挖掘,为员工提供公共资料、文档等各种知识服务等。总之,保证企业生产准确及时,适应千变万化的全球制造市场。

       当然,信息平台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它必须是高度安全可靠的,必须能保证联盟企业的最大化利益。

       (四)建设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工业4.0设计了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这种新模式给企业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极高要求,没有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配套基础设施,中国“制造2025”就难以落地实践。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样是一个发达产业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人类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都发挥过先导性作用。美国五大湖工业区③、德国鲁尔工业区④等著名工业区,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兴起而催生的一些新兴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工业区、英国苏格兰中部的工业区等都是以运河、铁路网和公路网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得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新近兴起的世界著名新兴工业区,更是由于发达的IT产业和信息网络得以兴盛,进而促使这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与传统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相比,工业化对基础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基础设施作为制造业的先导产业,与很多制造业部门具有关联效应。基础设施的结构和水平与现代制造业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水平。一般而言,制造业由低到高的演变,通常是轻纺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汽车等高加工度工业→电子通信产品等技术密集型工业。这期间,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对制造业发展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促进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又将产生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反过来诱发基础设施投资。二者形成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双向互动关系。

       要实现“制造2025”的远景,必须建设与中国制造业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其中重要的是信息基础设施和为制造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基础软件,为制造服务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库,国家工业基础数据、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等;为制造部门服务的供水、供电、道路、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为企业员工生活服务的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有企业的信息化,就没有未来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业基础设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也需要一大批高新技术先行,还需要动员大批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造业2025”战略实施的先行和重要推力。

       德国的制造业发展史表明,不论企业大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仅靠低价和仿制,企业没有前途,产业不会发展。在德国,超过99%的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而恰恰是这些中小企业,在工业方面高度活跃,成为德国工业的主体和脊梁。因而,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动员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工业4.0”进程。在中国,中小企业接近市场,接近用户,对市场反应灵敏,转型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理当成为实施“制造2025”的重要力量。因而,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寻找机会参与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工业园区;要通过整合先进科学技术资源,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掌握行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创新驱动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实力。

       注释: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第一部分,http://www.gov.cn。

       ②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VDMA)2013年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德国大部分的工程公司均认为其制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国内企业,而后才是落在后面的美国和意大利的竞争者。

       ③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工业区位于美国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含俄亥俄、威斯康星、印第安纳、密歇根、纽约、宾夕法尼亚等6个州的部分地区。五大湖工业区煤、铁矿资源丰富,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著名的“制造业带”,也是美国的城市化中心。

       ④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炼焦、电力、化学、钢铁发达,具备完整的机械制造业体系。

标签:;  ;  ;  ;  ;  ;  ;  

德国“工业4.0”与“2025年中国制造”的比较与启示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