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中的交融与传承--论黎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_黎族论文

碰撞中的交融与传承--论黎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_黎族论文

碰撞中的交融与传承——试论黎族文化的特点及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黎族论文,成因论文,试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7;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5)03-0144-03

黎族是至今已知的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先民首开了海南区域人类的社会纪元,创造了古远的原始文化,为海南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历史先导作用。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黎族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却极其缓慢,使之在相当广泛的地区内,仍然长期停滞在氏族公社制阶段。在五指山腹地,直至20世纪50年代还保留有氏族公社制的残余。

氏族制经济基础上的黎族生活方式,世代相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产生了文化遗传:完全闭塞的山区腹地生活,形成单向直觉思维的认知方式;宽阔的亚热带山地生存空间,塑造出平和温顺、自卑重客的情感形态;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产生了血缘集体、互济互有的价值观念。所以,黎族传统文化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民族文化,具有原始淳朴的文化特质。体现在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层面。

黎族的物态文化。主要包括住宅、服饰、饮食及生产生活交通用具等。如船形屋,这是黎族最古老的代表性住宅,其结构为竹木干栏式建筑,外形像船篷,内部像船舱,顾名思义“船形屋”。黎族的船形屋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黎族为我国古代百越族骆族的一支。据《越绝书·记地传》记载,百越人是个习水性的民族:“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如飘风,去则难从。”可见黎族先民早在迁居海南岛之前,就已熟练掌握造船和驾船技术。船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此以捕捞业为生。正由于有这样的物质前提,他们才得以渡海远征,最终定居海南。又如文身,这一习俗在黎族社会中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原创性的传统文化,它是黎族母系社会的遗存,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术结晶,是黎族历史上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的标志。文身的图式、纹素所蕴含的意义,表现了黎族原始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观。此外,黎锦、独木器、竹编、制陶、黎药、农耕、交通等,各有其精彩处,它们具有实物属性,表现了黎族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

黎族的制度文化。主要有“合亩制”和“峒”。直至20世纪50年代,五指山腹地的五指山市(通什)、保亭、琼中、乐东等县,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父系家族公社残余的“合亩制”和“峒”的社会组织形式。“合亩”意即“合伙共耕田地”;亩头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除多分得一份谷物外没有任何特权;“合亩”成员中互助合作,一家有难大家相助,各家各户都把抚养鳏寡孤幼作为天职。“峒”是黎族地区存在的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域,峒头的主要职责是为百姓调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处理峒、村内外的公共事务。

黎族的符号文化。包括故事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如古老神奇的传说故事:《大力神》讲述创世英雄大力神射落了天上的六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造化了人间万物;他精疲力尽倒下后,仍高高举起巨掌,化为五指山。《黎母山传说》讲述雷公把蛇卵放在海南的一座高山上,孵化出一女孩,起名叫黎母;她长大后与外地渡海来琼的青年成婚,生下的后代成为黎族,黎母的出生地称为黎母山。如丧葬风俗:人死了,须给死者洗身后反穿新衣;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受欢迎等。

黎族的观念文化。是通过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表现出来的。黎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对世界万物、社会常态等种种现象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产生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原始宗教;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提高中,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是非标准和习惯法等伦理道德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渗透到黎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出黎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伦理道德方面,黎族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伦理道德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黎族人民诚实守信、勤劳俭朴、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廉洁自爱、路不拾遗等优良传统。自幼起,黎族家庭就对孩子进行这种观念的灌输,培养他们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的文化。我们今天所说的黎族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续接着古老的遗传,又不断地与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产生碰撞和融合发展而来的。由于长期以来同汉族的密切接触,黎族传统文化与汉族文化形成了双向的交流与融合。从黎族由自然形态发展而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汉族文化对黎族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由于与汉族长期的频繁交往接触,大多数黎族人都兼通汉语。由五指山腹地向外延伸,汉语的使用率和幅度渐次扩展。整体而言,汉语已成为五指山外围大部分地区通行的第二交际语言,靠近沿海一带黎汉杂居地的部分黎族群众甚至已经以汉语取代了母语。这种情况在文化形态上的突出表现之一,是黎族民间歌谣里出现的“四句歌仔”这一口头文学形式。这是一种以海南汉语方言咏唱,按照汉族常见的七言一句、四句一首的格律创作的黎族民间歌体,显然是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产物。但是,这种歌体又并非汉族民间歌谣的直接移植,而是采用汉族的民间歌谣形式,表达本民族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形式的民歌在各黎族地区都十分流行,已经成为黎族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关于黎族人的姓氏问题。现今的黎族人普遍使用的是汉姓。其实,黎族人原本都有自己的黎姓。黎族的姓氏往往习惯以居住在某一地方的那群同宗族的人为意指。例如黎姓“捆什卡”,指的是“居住在种植芋头那个地方的同宗族的人”;“德威”,指“番薯的孩子”。后来黎族人所用的汉姓已经不能完全代表这种血缘的延续了。黎族人使用汉姓,就是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是因为在明代中后期,大部分黎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为便于户籍登记、交纳税租,多数黎族都借用了汉姓,并传袭下来。一些地处偏僻的黎族地区的群众,直到民国时期,为了书写和入学方便,才采用抽签的方式得到汉姓。(注: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245页。)

黎族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独特性、相溶性、多样性及多重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也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海南岛孤悬于南海之上,远离中原。黎族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地貌核心的中南部地区。这里方圆数百里群山相拥,沟壑纵横,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就有30座,形成了与外界的阻隔,交通的不便更加剧了自身的封闭性。这种情形使得黎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处于长期阻滞的状态,一些形成于上古时代的文化因素也就比较完整地传承保留了下来,从而显示出其独特性。如黎族妇女的文身习俗。黎族源于中国骆越族人,中国早期典籍中有关骆越族习俗的记载就有文身的内容。骆越族人的习俗涵盖了黎族习俗,而至今还残留着这种历史印痕的,只有黎族。黎族的文身习俗延续了3000多年,作为突出的个别现象,直至1963年东方市西方村还有妇女文身。(注: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245页。)因此,黎族文身习俗的独特存在,就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活化石”。

又如婚姻习俗。黎族严格遵守着族外婚的习俗,即不同血缘集团的成员才能通婚。在沿海一带靠近汉区的黎族,受汉族封建文化的影响较深,受宗法制度的限制较多,社会成员间迁徙流动杂居,家族私有制已巩固,婚姻已冲破闭塞的氏族团体范围。但在中心“合亩制”地区和接近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婚姻上的限制就很明显。有血缘关系者是绝对禁止通婚的。这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黎族传统文化自身历史的悠久,它虽然也在发展,但独特的地理环境却也加固了它的稳定性。

二是独特的自然条件。海南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岛内河流纵横,古时岛上森林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是黎族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及生产生活方面等习俗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前面所谈的文身是突出的例证。此外,从传统的耕作方式也可窥见黎族传统文化形成之一斑:黎族种植“山兰”,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方式,作物播种以后,无须进行太多的管理。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雨水阳光能让作物自然生长,保证秋天的收获。在生产力低下的生存环境里,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黎族社会长期在能以维持生存的限度下凭靠自然的恩赐自给自足。自然的条件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传统文化的内蕴和表现形式,从而显示出它的独特性。

三是独特的社会因素。黎族由于分布不同以及与其他民族交往强度的差异,民族内部社会发育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别。唐宋时代黎族基本就退入五指山区,岛外移民在沿海立足以后,随着土地开发的深入及经商、军事活动等原因,逐渐向内地转移,形成对黎族的包围。汉文化先进、势力强劲,从各个层面影响着黎族文化。但某些黎族文化也为汉文化认同或接受,结果形成汉黎混合型文化。如历代一些汉人或逃税、或经商失败、或为开发土地,深入黎区。因相对人数少、势力弱,而接受黎族文化。当然,在总体上,还是以汉族文化同化黎族文化。因此,到明清两代,在靠近汉族的黎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已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已占据统治地位。但在五指山腹地一带,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生产方式的残余——“合亩制”和“峒”的社会组织。黎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黎族文化更加显出了它的相溶性、多样性和多重性。前文所述黎族民歌里的传统古歌与“四句歌仔”并存、黎族借用汉族姓氏等,都是一种文化的相溶性的表现。

另外,从几大宗教在黎族地区的流传情况看,佛教、基督教和道教在与黎族社会的接触中因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结果。佛教早在唐宋就已传到海南,在广大汉人中间有较多的信徒,但黎族人民对其玄而又玄的思想较难理解,故对他们影响较小。基督教早在明代就传到海南岛,但因其不杀牲等教义与黎人生活现实抵触,对上帝的信仰也难以达到虔诚的地步。而道教因多涉及鬼神,与黎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有共同之处,便于理解和接受,所以道教在黎族地区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

收稿日期:2005-01-28

标签:;  ;  ;  ;  ;  ;  

碰撞中的交融与传承--论黎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_黎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