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2
摘 要: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历史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分析目前“限制型保护”模式存在的弊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向“引导型保护”转变的思路和途径,即在汉长安城遗址内划定“三线”,文物保护线定规模、定界线,基本农田线和开发建设线定规模,边界可弹性处理,从而有利于在非核心遗址区引入企业、植入产业、盘活资源,同步解决民生和文保两大问题。
关键词:大遗址;汉长安城;引导型保护
1.大遗址保护现状
1.1被动式的 “搁置”
西安大遗址中属汉长安城遗址的规模最大,约36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总面积的6.1%,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西北角,三环以内,已成为西安市中心城区组成部分之一。(见图1)
汉长安城遗址依据相关文物保护规定及保护规划进行了严格保护,以“严控”为主。由于汉长安城规模过大,受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除未央宫片区外,目前汉长安城整体的文物勘察工作还未完成,且推进缓慢,各类建设受到不同的掣肘,使得汉长安城在城市发展中长期处于“被搁置”的状态。从城市热力图可以看出,汉长安城基本成为了城市的空白区域,是城市发展的“洼地”。(见图2)
图1 汉长安城与城市发展关系图 图2 城市热力图
以汉长安城东侧朱宏路为分割,同属于未央区,两侧城市肌理、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极大,形成“一条朱宏路,东西两重天”的尴尬局面。虽然汉长安城片区整体被保护,但并非一块“空地”,目前,汉长安城内居住人口为11.6万,其中现状村庄人口5.4万,流动人口7.2万。
1.2严控下的“荒废”
(1)表面性的拆除。受到历史保护的限制,一般的城市开发建设均被排除在外,早期由村集体招商进行的低端的以仓储为主的工厂先后被拆除、清理。部分拆除仅进行了地面清理,很多废弃地基则被掩埋,成为无形的垃圾。
(2)基本农田撂荒。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汉长安城中基本农田的规模为8.08平方公里,地面30公分以下禁止动土的“保护措施”导致无论是农田灌溉还是居民用水均无法与城市管网对接。这些基本农田目前均处于撂荒的状态,现代化的农业更无法被孕育,这些空占指标的基本农田已经造成了土地的极大浪费。
(3)民生问题突出。汉长安城内村庄现状饮用水为水质未达标的井水,污水处理的缺失,导致排污涝池溢流频发,历史灌溉渠如沣惠渠沦为污水排放地,楼阁台等遗址本体被垃圾包围并淹没,现有架空线路凌乱且存在安全隐患,无天然气和集中供暖,导致汉长安城内十多万群众的民生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4)环境日益恶化。在“严格”保护下,由于人口密度低、监管不到位,偷倒垃圾现象严重,仅清理现状的各类垃圾初步预算为6-7亿。由于历史原因,汉长安城被划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现状为村集体用地,较难管控,村民私搭乱建现象频发,加之废弃工厂林立,城中村的高密度建设缺乏风貌引导和管控,整体环境品质较差。
1.3“限制型保护”模式反思
纵观国内对大遗址的保护利用模式,多为“遗址公园”模式,属于“限制型保护”,在该种保护模式下,大多数的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均被限制。需要层层审批和把关的正规项目被禁止,而各类违建、私建现象层出不穷,违规的垃圾偷倒、出租地工厂的私自建设、村民遭受不平等对待下的恶意违规等负面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了“破窗效应”,与保护的初衷相悖。
大明宫遗址公园光拆迁费用就高达90亿,对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而汉长安城面积是大明宫的9倍,采用该种模式几乎是不现实的。仅南部未央宫申遗相关的动迁及建设,已经给未央区财政造成了极大的亏空,如果北侧大面积继续采用该种方式,则难以为继。
自宋元开始,汉长安城区就逐渐出现了村落的空间形态,到了明清时期,村落发展逐渐形成规模。迄今为止,村落与汉长安城的固有形态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几千年形成的村落是汉长安城遗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的大规模异地拆迁安置、建设遗址公园的模式值得反思。
2.创新保护利用路径探索
2.1保护传承模式的转变
(1)国外模式
国外大遗址保护模式,主要表现出三种倾向:以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模式,严格讲求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日本模式主要采取保护与利用协调共进的方式,并注重遗存环境的展示与保护;美国模式以灵活多样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为主要特征。
(2)国内模式
国内对大遗址保护一直采取以“限制型保护”为主导的传统保护模式。这一静态的、以防止遗址遭受损害为主要目的保护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大遗址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分为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和遗址历史文化园区三种模式。
(3)启示
借鉴日本经验并采用遗址历史文化园区做法,应逐步推动限制型保护向引导型保护的转变。本次引导型保护模式将汉长安城划分为遗址核心区和一般保护区,并分别制定保护与利用措施。核心遗址区主要策略为历史保护与展示、活化利用、教育研习、国际论坛,局部可重点体现参与性、体验感;一般保护区主要策略为文化传播、活态展示、浸入式情景代入、文创产品,强调参与性和体验感。
2.2保护利用手段的创新
(1)活动植入
近两年,西安在明清城墙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城墙灯会、城墙灯光秀(如东南城角和西南城角结合城角不同形态设计的灯光秀)、南门瓮城演出、南门入城式等,丰富了场地中的活动内容,不矢为有效利用文物的一种创新途径。
(2)文化农园
西安的汉宣帝杜陵遗址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造园活动,形成了千亩示范生态园、千亩银杏园等,同时引入雅森、万达等生态园林企业和新型农业企业,逐步增加了盆景养殖与租赁、农业采摘、野战拓展训练等项目,丰富了农园的活动内容,形成了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可作为汉长安城遗址活化利用的参考之一。
(3)讲好故事
借鉴杭州模式,以西湖串联周边各遗址景点,将冷冰冰的文化通过演绎、传说、故事的方式重新呈现,达到趣味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高度融合。汉长安城应充分挖掘汉的相关历史故事,利用目前空间承载的优势,植入文化创意,打造“看得见、留得住、带的走”的“文化+”产业链。
2.3过渡期的矛盾协调
近期,主要从市政配套设施完善和村庄风貌整治入手,解决过渡期的矛盾。
市政设施方面:市政管线可采用架空式或地表覆土后地埋的方式暂时为现状村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撑。结合历史道路复原,配套建设市政管线。市政管线种类和敷设方式根据需求及道路宽度、管线尺寸等因素综合确定,八街九陌道路表面覆土厚度不能满足管道埋设要求时,宜将大管径管道拆分成两条或多条并行敷设的小管径管道,或采用压扁的异形管道方式敷设,以减小管道厚度,满足埋深要求。
村庄整治方面:对现有村庄进行必要的整治提升,做好过渡期的协调工作。主要为村庄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建筑整治和公共空间整治,包括清理乱堆乱放、残垣断壁、户外垃圾,道路整理,市政设施改造提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同时重点整治村庄入口广场,在院落及道路空间种植花卉、灌木、爬藤等景观植物,以点带面提升村庄整体景观。
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地实施
3.1三线划定的逻辑与方式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划定“三线”:
一是依据文物保护规划,文物遗址(不含道路)紫线保护范围规模为14.94平方公里,确定其位置、四址边界,对紫线范围内遗址进行严格保护,同时,在其他用地的开发建设中,依据建设哪块、勘测那块的原则,严格进行文物勘察,迁移占压在各类遗迹本体及重点保护范围内村落,确保文物古迹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二是依据土规,确定基本农田规模为8.08平方公里,该规模保持不变,但对边界及位置依据整体规划进行用地的优化和调整,选取现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集中进行,便于形成规模效应。结合汉长安城功能规划,将基本农田作为都市农业承载地,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互补充。
三是发展界线方面,遵循保护规划,按照上位规划,框定建设总量,近期保证村庄原有规模,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划定未来发展备用地和产业用地,为村庄未来产业发展和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空间。
图3 三线划定示意图
3.2活态文化的演绎传承
在三线划定基础上,在汉长安城打造四个主题片区:汉遗址文化区、汉文化体验区、汉农耕文化区和汉生活体验区。
(1)汉遗址文化区:在南侧结合未央宫遗址选择部分地点进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保护遗址的同时,让游客近距离参观考古现场;建设以“汉源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在遗址的非核心保护区,打造中国汉文化活态体验传播基地。
(2)汉文化体验区:在非核心遗址区,即桂宫与北宫之间,打造汉文化情境式体验街区,一方面还原汉代生活场景,亦可作为汉文化影视基地,另一方面,通过游客的浸入式体验,游汉城、坐汉车、行汉道、食汉斋、观汉戏,深度体验汉代衣食住行的各类特色文化。还原汉代蹴鞠、斗鸡、社火芯子、空竹等民俗活动,以丰富的活态演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3)汉农耕文化区:主要集中在东侧清明门和明光宫附近,规划在基本农田区种植粟、麦、稻、高粱等基础作物,在一般农田区种植其他经济类汉代作物。市民及游客可在该区领取一块田,亲自耕种。另外,开辟小学生及儿童可触摸、可采摘、可品尝的天然农作物体验基地。
(4)汉生活体验区:主要为北侧闾里生活区,在现有村庄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环境改善等措施,打造一批具有汉代文化特色的民宿,打造为西安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第一目的地,同时逐步吸引外地游客,形成中长期游和深度游。
图4功能布局图
3.3原住民的参与共赢
(1)合作共赢
通过一体化运营,实现政府+企业+村民的合作共赢。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指导意见等,对汉长安城整体风貌及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控制;企业通过统一运营平台,对遗址保护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发展旅游、文创、精品都市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升土地价值;村民将宅基地、房屋、田地作价入股,参与整体的提升改造、民宿建设及都市农业,参与就业、获取收益。(见图5)
图5 运营模式图
(2)品牌效应
通过公司化统一的运营平台,形成精细化、品质化的现代化管理,并延伸相关产业链,并逐步打造“汉城”文化品牌。逐步实现“变田园为公园、变园区为景区、变民房为民宿、变劳动为运动、变产品为商品”的目标。
(3)宣平里试点
汉长安城东北宣平门西侧的“宣平里”都市休闲农业综合展示区,计划占地600亩,具备都市现代农业展示、花卉种植、瓜果蔬菜采摘等多种功能。目前已建成区域建筑样式体现汉风,定期举办王昭君演出、汉服大赛、秦腔大赛、绣楼招亲等多彩的活动,不仅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游憩地,同时成为中小学生汉文化体验基地。该项目已成为汉长安城活化利用的试验石和启动地。
综上所述,应当创新历史文化保护途径与方式,以世界城市的眼光,坚守文物保护及生态优先的底线,通过新功能植入,统一平台运营,解决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的矛盾,激发汉长安城活力与魅力,使其成为西安未来发展新的文化名片!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守望·共享——探索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的新路径”规划设计工作营的相关资料,同时受到“汉源·汉芯·汉城——规划创新路径研究”项目团队的指导和帮助,在此特别致谢!)
参考文献:
[1]汤羽扬.大遗址协同保护规划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4):4.
[2]王思渝.整体性视野中的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以日本奈良县明日香村为例[J].四川文物,2019(04):90-96.
[3]关伟锋,蔺宝钢.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151-155.
论文作者:辛兰,张韫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遗址论文; 长安城论文; 模式论文; 村庄论文; 文化论文; 西安论文; 城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