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论文

请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论文

请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31.4%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笔者是两位中学生,对我市480位高中同学关于中学生心理的问卷调查。问卷根据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极盛教授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设计,题目涉及中学生心理的各种症状表现。包括适应不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情绪不平衡,敌对抑郁,强迫,心理不平衡,偏执等十个方面及综合状况。

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综合

(230人)

(163人)

 (87人) (480人)

问题人数

60  64

24 151

相关比例 26.08% 39%28% 31.46%

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148人轻度心理问题,占30.8%,3人中度心理问题,占0.625%。

在对151例心理问题患者的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发现,患者表现出的各种症状中最严重的是情绪不平衡,所有患者在此项因子中存在健康问题,轻度82%,中度18%。其次表现出的症状是学习压力占94%。其它从重到轻依次是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偏执,强迫,敌对,心理不平衡,抑郁。

〈二〉中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7.0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习。学习成了中学生心理上的首要压力。这其中,18.13%的同学是因为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害怕责骂而产生压力;25.63%的同学因为成绩退步,而感到失望,甚至自抱自弃,特别是有些同学初中成绩拔尖,深受老师宠爱,进入高中后却失去了原来的地位,性格变得孤癖;43.33%的同学是因为即将举行的会考、高考造成心理上一种对考试失败的无名恐惧,造成心理压力。另外还有6.04%的同学因为在同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崇拜,留恋,最终发展到单相思,造成心理压力。

调查中,有42.91%的同学感到自卑,至于自卑的原因是比较多方面。在206位自卑者中,43.69%的人自卑原因是学习不如人;由于现代舆论大肆地谈论素质教育,使许多同学感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占有40.29%的同学因为能力不如人而自卑。此外,因貌不如人而自卑者占有9.71%,因家庭条件不如人而自卑者占有6.31%。

〈三〉有烦恼不愿找老师

当感到烦恼时,一般愿意找谁交流倾诉?

47.5%的同学愿意与同性同学交流,一般都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的铁哥们儿。其次分别是笔友(网友)、异性同学、家长。比例分别为24.58%,12%,11.25%,还有极少部分同学以写日记的形式消除烦恼。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老师竟排在最后,在480人中只有8位同学愿意同老师交流,占1.67%。

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者思考的现象,为什么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师却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呢?

为此,笔者做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不愿同老师交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课余同老师相处的时间较少。在高中段,教师课务较多,上完一节课就匆匆忙忙赶到另一个班上课,即使老师偶尔有时间停留在教室里,也是被学生围着问问题。任课老师因为私人家务或其他原因很少考虑到同学生进行学习外内心的交流,普遍认为这是班主任的职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校方提供同学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

二、学生害怕同老师交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出于责任心,把同学生交流的内容告诉家长。有部分家长缺少良好的教育方法,听到“汇报”后对子女打骂,给子女造成心灵伤害,学生由此产生恐惧。即使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采用棍棒教育模式,但是学生却认为每天同家长见面,自己心中的隐私被父母知道后就好像被剥光衣服站在人前,羞愧,别扭,感觉不好。

三、一部分学生与教师产生抵触心理。现在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强,妒忌心也很强。看到老师表扬其他同学而没表扬自己感到不公。尤其是有些初中时成绩好,受宠,在高中却成绩平平,老师也没在意的同学。另外一部分同学和老师产生抵触心理是因为对老师的品行看不惯,觉得老师素质差。

〈四〉学校心理咨询体系不完善

“我的内心很矛盾,很烦恼,好几次想轻生,压力很大,变得越来越孤僻,什么方面都失意,越来越想逃避一切,学习自然不用谈了,总之心理状态极其危险,建议学校聘请一位心理专家,在医务室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一位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如实写着。

据调查,有27.92%的同学对心理问题不甚了解,有333位同学对心理问题有所了解,但了解的层面和深度普遍不高。57.92%的同学通过杂志(如《少男少女》),6.25%的同学通过专业书籍,5.21%的同学通过网络和医学讲座了解心理知识。

当心理有问题时,75.63%的同学表示会尽量去寻找解决方法,24.3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事实上,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十分有限的。据了解,我市中小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的工作比较滞后。除几所省重点中学外,绝大多数学校都未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未建立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缺少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咨询箱等设施,却未被真正利用。笔者在一重点中学看到心理咨询箱斜挂在教学楼过道口的墙上,无人问津,箱盖积满灰尘,锁也早已生锈。

此外,笔者注意到在当前学校中进行心理辅导的最基本方式是找学生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往往是老师唱主角,多理论多鼓励。学生感到这样的辅导老师语句陈旧,呆板,多属老调重弹。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缺少辅导员的循循善诱,操作性不强。

〈五〉呼吁社会关注中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面对心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浙江省教科院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专家周红五教授这样认为:“中学生要健全自己的心理,人格,就应多读书,读好书。尤其应该多读伟人传记,这是伟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真实事情,是伟人一生奋斗的总结,读伟人的传记就等于同伟人交流。在多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拼搏性,顽强性,灵活性,科学性,努力发展自己。”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理念的至关重要的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智力发展,潜力发展及潜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同时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学生我们呼吁:社会,家庭,学生,学校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多种有利的条件和途径;中学生本身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在复杂的社会形式下,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学习。

标签:;  ;  

请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