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挑战与路径
吴 迪1 李 君2
(1.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如今,互联网连接了整个世界,也让国际社会变成了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但是由于一些威胁世界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影响了网络发展的规则秩序。想要构建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威胁,中国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努力寻找有效的治理路径,与各个国家实现共赢。
关键词 :网络命运共同体;网络治理;互信共治
习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时保障他国利益,兼顾自己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一同发展。我们要构建强大的网络防御能力,维护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稳定发展,担起大国应负的责任。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称,张译找到吴浈,称其公司在药品审评中遭到不公待遇,希望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其疫苗进行复检,被吴浈拒绝。
1 网络空间的现状
1.1 互联互通的网络空间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为全球电脑提供芯片的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半导体制造品牌英特尔,芯片设计竟然存在漏洞;“Wanna Cry”勒索病毒曾在24小时内席卷160多个国家;美国中情局绝密文件遭到泄露等等,世界各国的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向我们证明网络安全不分国界,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都正在遭受网络威胁。
除了各式各样的网络威胁,中美网络战略博弈也同样引人注目。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的经济大国,中美已经变成一对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如何摆脱博弈困境,共同面对人类社会的网络威胁,既关系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关系到全球网络空间的稳定与发展。中美网络关系应逐步从利益共同体转变为命运共同体。
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带领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人员访问美国,会见美国国务卿 Kerry、国土安全部部长Johnson、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Rice,围绕联合打击网络犯罪等一系列关于执法安全的话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孟建柱认为,在如今网络安全事件频出并且网络威胁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中美两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应该强化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互信,开展合作沟通、联合治理网络犯罪有助于维护中美两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共同利益。
1.2 从提出网络强国目标到实现网络空间法制化
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各项基础设施援建,包括信息化设备的技术援助,中国也需要进一步推动这些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获得安全保障。因此中国对友好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担起大国责任的必要工作就包括对其网络安全的支持。
励志教育的话语方式可以是师生互动、慷慨激昂、感人肺腑,亦可以是师长教育、平实生动、严肃活泼。不同的教师对励志的释义也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突出励志的主题,学生学有所获,才能凸显励志教育话语方式差异化的成效。
图3中展示了两个算法KNN分类准确率的结果,两个算法的表现相差不多,随着K的增大,STSNE的分类准确率更有优势。
四是有序推进划界确权。实施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对于落实长江大保护、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项工作已纳入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按照有关要求,应尽快出台《全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方案》,制定相应技术指南,迅速开展动员培训等工作,确保2020年前完成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推进河湖岸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 提高网络防御能力的必要性
2.1 网络防御能力是中国应对复杂的网络空间挑战的基本需要
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提出过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2018年,随着中方《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发布,与之前美国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在提出安全、开放等理念之余,丝毫没有掩饰它明显的霸权主义色彩;而中方提出的理念则完全符合国家间网络空间的发展规律,兼顾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开辟了网络空间治理新的思路。
朝着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总目标,以及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中国不断努力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进程,致力于网络空间的整治。国家网信办成立之后,迅速执行了一系列打击网络犯罪的行动,采取各类专项活动对网络上的淫秽低俗色情等各种违法违规有害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当时网络上流传着一张照片,中央网信办办公楼后半夜灯火通明,足以说明打击网络犯罪任务艰巨。这还只是我国成为网络强国的一小步,但也看出了我国党和政府坚持追求网络空间的干净和安全。
作为一个大国,想要积极地实现国际合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就是网络空间防御能力。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带给我们的是更加困难的挑战,以往的传递信息协同工作甚至分赃环节,因为互联网的便利而顺利打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各种形式的网络侵犯也同样具有跨境的风险,每个国家都无法有效的独自应对。各国安全合作的必备基础能力就是每个国家自身的网络防御感知能力,一旦某个国家网络空间防御能力降低,就无法为国际的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容易为网络犯罪提供可乘之机,弱者更弱,恶性循环。
2.2 网络防御能力是大国履行国际责任的基本能力
作为传统国家情报与关系工作的延续,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提升自身网络空间的建设能力。我们早已习惯大国之间相互的信息交换作为国家关系的常态,但这种多维度的网络空间威胁对于我国网络空间防御能力来说还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例如网络犯罪机构的不断升级,恐怖组织活动日趋网络化等等,这些困难和挑战都需要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共同积极应对。
为了应对严重的网络空间威胁,我国不断坚持着各方面的努力。习近平主席曾亲自担纲,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国迈出了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第一步。
3 “中国智慧”让“单赢”走向“共赢”
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各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持续的向前发展,如何构建一种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已然成为全球网络治理所急需解决的一个共同问题,这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主张和思路,同时也是能够帮助中国继续依靠中国智慧来发挥大国作用、承担大国责任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
那些推动了世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超级大国,一方面占据了信息链和供应链的独特优势,一方面也面临着滥用信息链和供应链的危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超级大国依靠自身的情报和网络军事系统,正逐步形成对其他国家绝对的优势。具体来看,有序的工程支持系统、有组织的网络工作小组、细致的数据分析和漏洞收集、相关设备配置以及规范的操作流程等都提供了有效的工作。
对于全球互联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也提出中国愿意与各个国家一起,给予经济支持与技术支持,一同加快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让网络引领的发展机遇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例如,2019年,华为无线家庭宽带解决方案已经在一百多家运营商的支持下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3 000万个家庭带来了便利,速度更快、成本价格更便宜,极大的推进我国智慧家庭的智能转变发展速度。
2) pH。当浸提pH<6.5时,随着pH的增大火龙果果皮甜菜苷类色素提取量呈升高趋势,当pH 为6.5时提取量最大,为4.11 mg/100g;之后pH继续增大则提取量呈下降趋势。因此,pH以6.5为宜。
4 互信共治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2014年的乌镇开始快速风靡全球,受到了各个国家的认可。四年之后,世界互联网又再次聚焦乌镇。现在,中国与全球联通的国际平台得到了拓展,中国互信共治的主张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带来了新的机遇。
互信是共进的基础。网络时代,全球各个国家借由互联网组成了紧密相连的网络空间共同体。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对网络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与认识角度,难免也会产生一些分歧。要想逐步形成和谐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各个国家协同合作解决分歧,朝着构建利益共同体的统一目标,加快推进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这些都要以互信为基础,各个国家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加深沟通合作,才能加快促进网络世界治理系统的进步,一同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秉持着同样的宗旨,那就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每一年的议题虽然略有差异,但“共”的主题始终未改,“同”的初心一直没变。从第一届互联网大会首次提到“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到“创新驱动造福人类”,再到如今的“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传达深刻的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1).
[2] 习近平.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J].世界知识,2016,(1).
[3] 新华社.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EB/OL].news.xinhuanet.com.2015-09-22/2017-11-10.
[4] 陈中奎.互信共治: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N].广西日报,2018-11-13(006).
[5] 唐婷婷.在命运共同体中开辟新型全球网络治理路径[J].科技传播,2018,10(20):106-107.
[6] 周建青.“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09):46-51.
作者简介 :吴迪(1987-),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李君,女,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69
标签:网络命运共同体论文; 网络治理论文; 互信共治论文;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论文; 郑州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