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数学教学仅仅是把数学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感和畏惧感。因此,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急于解决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五部分论述。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东西首先要产生兴趣,热爱它,才会孜孜以求,钻进去,不畏险阻,大胆探索才能登堂入室,掌握规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在基础教学的12年中,除了语文外就数学所占的时间多,然而学生中多数并不真正了解为什么学习数学。这是不少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要让学生完全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不现实的。即使在中学阶段也非一件易事。这一艰巨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堂绪论课,就让学生完全明白。主要还得靠教师利用上课一切机会进行学习目的的教学。
例如,在几何的绪论课上,从几何的产生历史以及现实中的问题:如何画五角星?怎样测古塔的高?水泵如何选址?让学生了解几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也是建筑房屋、道路、机场、桥、隧道等不可缺少的思维训练,学生第一次听到这样介绍,还不可能真正了解,有待于以后的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进行阐明。
例如,在数学的实际应用题,可以让学生领会学习数学不是应试的敲门砖,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不可缺少的工具。只有在足够数量的实例的积累下才会引起认识的飞跃,逐步树立为祖国、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学习数学的志趣。
二、根据数学的独特特点,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不单有济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工整清洁的板书,合理恰当的顺序安排”诸方面下功夫,更需要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着手。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勤奋精神,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挖掘、提炼、扩充教材内容,减少学生对数学的学科的枯燥感和畏情感。下面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学指出:教学内容若具有新异性、运动性(变动性)、可探索性(适合学生程度)等特点,则使学生能觉得教学内容有“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辨析、探索、创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三、发挥数学的独特魅力,教学中渗透美育,美育与智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哲学和脑生理学的根据
智育与美相结合,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从两个方面认识世界,能充分发挥人脑的两个半球的功能,比只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式都优越,因此,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出发,为培养四有新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完全必要的。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立生活数学模型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我们应该转变观点,认为学生有能力发明数学,数学能够被学生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发现、发明能力我们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然后在旁边适当地加以指导,由学生通过采集数据,作出猜想,发现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并加以推广。
我国中小学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运算和推理)有较明显的优势。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得不够。而这就是本世纪有竞争力人才的关健素质所在。如果将数学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那么即使包罗了再多的定理和公式,可能仍摆脱不了沦为一堆僵死的教条,难以发挥作用;而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就可以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生动结论,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许多在实际工作中成功地应用了数学,并取得了相当突出成绩的数学系毕业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具体数学分支学科,具体的数学定理、公式和结论,并不很多,学校里学过的一大堆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的及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应该是数学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数学教学的成效与优劣的最根本的依据。
总之,要使数学教学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多学习专业知识,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多深入班级,对每一位学生做认真仔细的调查,在课余时间多辅导学生,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特色,使学习数学成为轻松、愉快的事情,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数学的爱好者。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李大潜 《学数学的目的不在定理和公式》。
[3]《为什么要在中学数学教育学中渗透美育》。
论文作者:刘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美育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