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徐丽丽

徐丽丽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一病区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术后出院患者认知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6个月。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好于对照组(χ2=9.99,P=0.007),而遵医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t=-6.4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延续性护理;认知;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221-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我国糖尿病人群中,DR患病率为37%[1]。DR的发生发展与血糖水平、疾病病程、遗传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2]。随着玻璃体切除与眼内光凝技术的日益成熟DR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出院后仍面临着发生血糖控制不稳定、眼底出血、高眼压等并发症的风险及自我照护知识缺乏、安全用药知识不足等问题。延续性护理属于对护理的院外补充,是在出院以后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服务,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是一种支持作用[3]。本科室自2014年6月起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64例,其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33~74岁,有良好沟通能力,能正确理解并真实回答或填写问卷调查表,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严重心肺疾患及语言交流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平均(53.41±9.8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平均(56.38±8.6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在患者出院前一日告知出院后药物使用、饮食、卧位、复查等注意事项,术后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一次。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有:(1)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制作联系卡片,注明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如有情况可随时拨打电话咨询处理。(2)家庭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出院后一周内予以电话回访,之后每两周一次电话随访直至三个月,在出院后第一、三、六个月分别予以家庭访视。主要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并落实指导相关注意事项,如药物指导(眼药水、降糖药)、胰岛素注射知识、血糖检测、眼科手术后特殊体位辅导、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视力检查、指测眼压方法介绍等,同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家庭访视时免费为患者进行末梢血糖监测。(3)专题讲座:开设糖尿病眼病健康教育讲堂,电话通知患者及家属参加。由主管护师介绍糖尿病眼病的防治知识、治疗进展、定期眼底检查的意义、糖尿病饮食知识、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等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4)微信平台服务。通过建立糖尿病眼病患者微信群,定期发布眼病防治知识,在线解答患者的问题,方便患者群内交流。

1.3 评价标准

(1)比较2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知识知晓情况,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主要症状、血糖控制要求、低血糖的表现及自救方法、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等内容共20题,每题五分,满分100分。评分≥90分为掌握,70~85分为部分掌握,<70分为未掌握。(2)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情况、胰岛素规范注射方法是否掌握、胰岛素笔针尖更换情况、定期复查等情况,量表采用10分制,分值越高说明遵医行为越好。经预调查检验,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6,内容效度CVI值为0.8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观察组知晓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P=0.007)。

3.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指在围出院期开展的促进健康照护连续性和协调性的一系列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的安全顺利过渡,改善其出院后结局。在国外,延续性护理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护理模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它是对护理的院外补充,可以提供给患者出院后良好的护理,现已被大众普遍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延续性护理的重点应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家庭社会支持等[4]。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一种致盲疾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DR引起的失明是可以防治的。而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对DR的认知令人堪忧,对其危害也认识不足,大部分人不能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尤其在胰岛素规范注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注射部位不正确、不能及时更换胰岛素笔针尖、定期检测血糖的意识不强、不能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药物用量等等,从而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微小血管,加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进展。通常在住院期间,通过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护理人员的督促,患者的认知能够得到较好地改善,依从性较高。但出院后,由于护理活动的终止,很多患者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照护问题。因此,对该类人群进行延续性护理意义更为重要。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活动,护士增加了与患者出院后的接触机会,可以及时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动态。而通过电话回访、家庭访视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帮助其掌握正确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控制方法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帮助其纠正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也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到延续性护理活动,护患之间增加了沟通交流、增进了信任。在活动中,护士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并现场示范,对注射部位的定期检查,强化了患者及家属的感性认识,提高了胰岛素注射的有效性,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识得以提升。而微信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利用微信进行护理延伸服务可以大大方便患者,突破时间、地点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其最大的优点是及时互动与随时监督,可以为更多、更远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视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通过家属或者语音留言与护士进行沟通,让其足不出户也能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及咨询服务,使健康教育在院外得以持续、延伸,保证了延伸服务的落实。护理人员在平台建设、健康教育讲堂项目中,必须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扩充,提升专业素养,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是一种督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及遵医行为,改变患者的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及不良生活方式,而且能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延伸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沈毅,肖静,何书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8):3337-3339,3345.

[2]葛倩,严国明,季飞等.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39(21):2592-2593.

[3]贺婕,陈滋华.延续性护理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6):948-949.

[4]成锦明,张文红,倪云霞等.青光眼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0):101-102.

论文作者:徐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徐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