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面临的压力和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学校论文,压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比较平稳、健康的发展时期。这表现在,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是稳步发展的,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子,特别是淡化了高校单一的隶属观念,通过联合、共建找到了一条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发展路子;高等学校通过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使学校的平均规模有所扩大,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学校都已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和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清楚的思路,如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改革单一投资体制和扩大投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招生、就业制度;把教学改革作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等等。应该说这几年的改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当然不是有了方向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需要努力探索具体的办法。特别是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如何沿着这种思路求得自身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和应当作出的选择。
一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些作用常表现为对高等学校形成一定的压力。当前高等学校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等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压力。经费短缺已成为当前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高等学校都陷入了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经费的困难来自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促使高等教育经费总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在读学生数)以平均8.4%的年增长率扩大,90年代仍将促持平均6%左右的年增长率的势头。而从高等教育的成本来看,生均成本则是递增的。这是因为教师员工工资的增长使得人员性支出所占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80年代初学校人员性支出约占学校经费支出的40%,而到90年代这项支出已占70%,有的学校则还要高。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的应用,也不断地增加教育成本,物价上涨的因素则更加大了成本的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经费仍主要是来自国家财政,虽然8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扩大了其他的经费渠道,但来源有限,国家财政拨款仍占70%以上。然而由于经济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越来越小(从80年代初30%左右下降到1995年的12.7%),大大削弱了国家财政支持高等教育的能力。近几年国家教育财政支出在绝对量上是逐年增加的,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用于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则不多。这就加剧了高等教育经费供需之间的矛盾。实际上,高等学校生均经费,近些年在扣除物价上涨指数之后,基本上没有增长,有的年份甚至是负增长。这种经费紧缺的困难,在一段时期内,很难有根本的改善。
其次,是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用人制度的变化,人才市场正在迅速兴起。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由国家统包分配而逐步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过渡,高等学校的学生,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毕业生能否在人才市场上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是考验高等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学校必须面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作出选择,增强自己的适应性。但是市场行为又常常带有某种盲目性和短期性,一方面高等学校由于自身固有的特点,“船大掉头难”,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并非易事;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又必须保持那些备受冲击而对国家长远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和自己的某些传统优势,这就使高等学校在“适应”和“保持”之间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也从一个侧面冲击着原有的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民办高等学校,它们大都借助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办的又多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掉头很快,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人才市场对高等学校的压力将会越来越突出,并且将是长期存在的,高等学校必须认清这种趋势。
第三,是来自科技发展的压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来形容这个时代的特征。在可预见的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保存、传递和创造的中心,不能不反映这个时代特征,并时时感受着科技发展的冲击。首先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过去那种十年一贯制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了,必须迅速反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增加新内容,建设新学科。即使是传统的基础课程,由于知识量的迅速积累,也必须改变原有的体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高校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问题,使许多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高等学校必须建立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的问题,建立信息网络和国际信息高速公路接通,成了刻不容缓的事。在这一点上,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校长田长霖博士提出了一个催人警醒的口号:“不入网,就完蛋。”为了使教学和研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还必须更新仪器、设备。无论是实现网络化,还是更新仪器设备,都加大了投入的矛盾。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办学模式也带来了冲击。单纯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大概不能维持多久了,教学的个别化、个性化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未来的大学也许不是学校选择学生,而是学生选择学校。面对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学校在教学思想、组织管理等方面如何去适应?需要做什么准备?大概要提到研究日程上来了。
第四,是来自人口和基础教育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社会资源,就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国确定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就是从这一战略观点出发的。除了发展教育,没有其他选择。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高中毕业生增加,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然加大。中国人追求高学历的观念不断被强化,人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增强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也从外部刺激了这种需求的增长。但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又受到投入和就业的制约,如何面对这种需求的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是国家宏观规划应考虑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增加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如何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源的关系,大量基础欠佳的学生涌入高等学校,造成总体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生均经费的相对减少,学校不得不紧缩开支,减少了必要的实习和实验,图书、仪器设备的增长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应付入学人数增长的压力,并保持应有的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必须下大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五,是来自文化和观念方面的冲击。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国门一开,西方文化和反映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蜂涌而入,高等学校首当其冲。先是在大学生中泛起的“尼采热”、“弗洛伊德热”在大学校园中卷起了不小的漩涡。继之是一股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潜流在大学中窜动。再后是以“经商热”、“下海热”为表现形式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抬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高等教育界也曾提出“教育市场化”、“学校产业化”、“人才商品化”等观点,把教育活动和经济活动完全混同起来,表现了一种见物不见人,重利轻义的倾向。这些文化和观念无不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毫无疑问,我们要对世界上其他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但决不是不加选择的兼容并包,而是要汲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也倡导转变观念,但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前提。作为人类文化和文明集中反映之地的高等学校,各种文化、观念和思潮必然会不断地涌来,这种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面对这种冲击,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以上仅论述了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所面临压力的几个主要方面,可能还不止于此,例如还有来自体制方面的压力。但仅此已经足可看出,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没有平坦轻松的道路可走的,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作出艰难的选择。
二
在诸多压力面前,高等学校怎么办?这需要从外部环境的调整和大学自身的选择两个方面来考虑。从大学本身来说,一是要在观念上,对大学存在的价值、大学的作用和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是要在方法上,对采取什么对策作出正确的选择。笔者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关于社会主义大学存在价值的判断
对大学存在价值的判断,这对于思考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的存在源于需求。理性主义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们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只有通过对事物本源的认识,对真理的探索才得以培植。因而探求真理既是人本身的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他们还认为要保持真理的纯洁性,高等教育必须独立于市场和政治之外,大学应当是“象牙塔”。这种观点把人抽象化,把理性绝对化,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哲学。工具主义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需求。他们重视人对知识的探求,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知识只是一种工具,而获得知识(特别是高深的知识)的最好场所就是高等学府。这种观点由于高等教育日益广泛地参与现实生活而得到加强。但单纯的工具主义哲学不重视或忽视高等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的作用,完全排除理性,在实践上流于功利主义的偏向。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人看作抽象的人,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根本性而言,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是一致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符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人,又要以这样的人为知识的载体,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就在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目的的统一性。以此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大学存在的价值的基础,笔者认为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应具有以下基本作用和功能:
(1)探求真理——与传统大学的理想不同,社会主义大学探求真理不是它的终极目的,而在于掌握对真理的认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2)创造知识——知识本身具有工具性,因此只能作为其功能之一。
(3)文化选择与整合——通过对多元文化的选择与整合,创造和保留优秀文化。
(4)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应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5)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上关于大学存在价值的判断和大学功能的认识,是高等学校在各种压力面前作出选择的依据,也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的保证。
2.加强理论建设,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高等学校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汇之地。进行文化选择,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大学如果不能在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发挥作用,就失去了大学存在的价值。但近些年来,在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前,高等学校的总体表现似乎显得过分软弱与无力。这固然是由于对开放带来的文化冲击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也由于对大学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对文化选择和整合未给予高度的重视,以致一些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地占领了大学的阵地。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高等学校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师生,坚持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务必使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树立爱国奉献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成为所有大学校园的主旋律”(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校庆时的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这番讲话是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性的。近两年来。国家教委积极倡导和组织了理论研究,许多高等学校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如北京大学,在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积极向上的正气得到发扬,大学生中自发组织的“爱心社”、“修身社”等学生社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二是努力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并赋予时代精神加以发扬。这使许多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只要高等学校重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就能有所作为,不致于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随风摇摆。
3.高等学校应选择好一个恰当的定位,办出特色
今日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元结构的系统。不同的学校由于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结构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不同的功能侧重,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目前一些高等学校办学困难重重,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学校本身的定位可能是原因之一。不少学校自觉不自觉地瞄准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总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成综合性、高层次、研究型大学,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但主观上不具备这种条件,客观上也就违背了办学的规律。如果所有学校都办成一个模式,高等教育就将走入死胡同。高等学校应该既有综合性较强的,也应该有专业性和职业性很强的;有的以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为主,有的则应以培养适应于工农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有的学校面向全国,多数学校则应面向区域、地方服务。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特色,这样才符合人才需求多规格、多类型的客观要求。这里不存在哪一类学校就高人一等的问题,各类学校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笔者曾参观过数所地方学校(包括社会力量办的学校),它们和地方需要密切结合,很有特色,发展势头很好,毕业生很受欢迎。这样的学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企业和地方政府也愿意加大投入。国外也有许多社区学院,具有同样的特色。中国应该有一大批这样的学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了。现在进行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淡化单一隶属关系,发展联合、共建办学,这应该是高等学校选择自身定位的一个契机。对多数学校而言,应该眼睛向下,为地方服务,走社区化或半社区化的道路。即使象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也都在加强为地方服务的力度。最近田长霖博士在北京大学作“21世纪的高等教育”讲演时,指出中国提教育“三个面向”是重要的方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还要加上“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贫困地区”。这是十分有见地的意见,值得我们重视。
4.高等学校应坚持把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作为中心工作
江泽民同志最近谈到当前全国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其中之一就是提高效益和质量的问题。这对高等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高等学校既存在经费紧缺的困难,也存在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首先是规模效益低。经过近几年努力,目前已达到平均每校学生2700人左右,但一半以上学校的规模还在2000人以下。由于人员、机构设置的重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高规模效益。就每一所高等学校而言,也要深化内部改革,调整内部结构,挖掘潜力,提高办学效益。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如以学生教师比来说,我国高校平均为5.6:1,而国外多数高等学校都在12:1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9:1。我们的教师在校外兼职、兼课多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问题。另外高校职工和教师的比例也存在不合理的状况。专业划分过细,教师和设备的利用率偏低也都是重要的因素。提高效益是解决资源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努力去做。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对教育质量是否存在滑坡的问题,认识上有分歧。在这点上当然要对具体的学校作具体的分析。但是部分学校在抓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也是确实存在的。一个学校办学的好坏,最终要看它培养人才的质量。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培养21世纪的人才,这是关系到下一世纪我国将有怎样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问题。现在国家教委提出“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计划,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烈响应,说明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上是有共识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去做,教育质量上一个台阶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