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基础教育 培养跨世纪合格教师——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跨世纪论文,合格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在于教师,因此,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教育,必须坚持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目标,尽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是不断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深化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前提。
一 高师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度的综合性。现代科技、经济发展所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几乎都需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科学技术由分到合的趋势,要求人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向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更强劲的挑战。这种内在的变化,必然会对高师院校培养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师范教育体系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可以说,加大高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手段
在目前的中等教育改革中,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1 )教育结构在变(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校生要达60%);(2 )办学模式在变(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多种模式办学——升学预备教育,就业预备教育,分流高中,特色学校和特色班);(3)课程设置在变(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及新教材试用);(4)教育体制在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其中最后一个变化也是最根本、最深刻的转变。针对这些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由过去的专才教育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一专多能人才或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新时期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作为具有超前性的高师教育更应该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上领先一步。只有实行素质教育,才能做到“德”与“才”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才能使高师学生具有完整的“师范人格”,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师资。
3.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分离,使人才培养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改革开始从过去的智能中心向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转变,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可以说,现代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协调并重的时代,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像美国的哈佛大学早在70年代末就要求全体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学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约占学生学分总量的1/3。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一直把教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其第五次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宗旨是每个公民都能完善其个性,增强其独立性,并使他们都成为优秀公民……”针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挑战,这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全人”的概念,即“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与“道德的人”。以上这些教育思想,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说,注重教育的效益与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 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认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根据中学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对相关调查、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它应包含以下四个层面:
1.思想道德层面
(1)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信念和价值观;(2)高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3)良好的师德修养。
2.科学文化知识层面
(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2)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及相邻、交叉学科知识;(3)丰富、灵活的教育学科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4)自学和开拓创新能力(包括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等);(5)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
3.教育、教学相关能力层面
(1)教学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分析教材、 对教材的选择和加工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等);(2 )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系统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常规管理能力,组织社会活动能力等);(3 )科研能力(包括学科专业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等);(4)驾驶新的教育手段、 新技术操作能力。
4.身心健康层面
(1)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2)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3)富有魅力的人格特征(包括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良好的自控能力等)。
三 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状况,我们对天津师大250 余名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知识、实际能力、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查阅、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及资料。调查兼顾文、理各系、各年级的情况,分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
1.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当代高师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大多数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入党申请人的比例近50%,学生党员已将近10%。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成才愿望,学习努力,有进取精神,有竞争拼搏意识,为人诚实正直,遵纪守法。但同时也应看到,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不够成熟。 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体验及对国情的全面了解,不能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识别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思想波动大。譬如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估计”等大是大非问题,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模糊认识。此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矛盾性比较明显。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但有时政治倾向模糊不清;他们渴望成才,但又不能一贯努力学习;拥护改革,但时常牢骚满腹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政治上不够成熟的表现。
(2)人生目标的短期化、现实化倾向。 少数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存在明显的短期化、现实化倾向,说明他们在生活态度方面存在着消极、颓废、讲实惠、只顾眼前利益的倾向。对于“大学生应树立什么理想”的回答,有10%的学生选择组建幸福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有9.4 %的学生选择凭本事吃饭,将来拼命赚钱,争取发财;有2.5 %的学生选择努力学习,争取出国深造。
(3)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部分同学在价值取向上重实惠、 重经济利益、重个人得失。从选择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看,67.2%的学生注重经济收入;31.4%的学生关心工作是否舒适;18.8%的学生考虑地点的远近。
(4)在基本道德品质上有较大的差距。 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不文明行为。举止不雅、破坏公共秩序、语言粗俗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时有发生。从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被扭曲了,他们重利轻义,缺乏是非观念,其行为与社会的期望存在相当差距。当问及“看到教室的电灯开关坏了成了长明灯”时,有56.6%的学生觉得很可惜,但不愿多管闲事;有8.6 %的学生认为与己无关,扬长而去;有1.8%的人觉得浪费点电无所谓。 当问及“考试看到有人作弊而教师未发现时”,有66.6%的学生采取了虽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但绝不跟别人讲此事的态度;还有13.8%的人在为他庆幸,并佩服他的胆量。这与大学生中作弊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是相吻合的。
(5)对教师职业缺乏心理准备。在职业选择上, 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只占17.5%,服从家长愿望的占13%,受高考分数所限的占16.2%,由于经济原因而选择师范专业的占17.5%。另外,还有9.4%的学生明确表示,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毕业改行, 不当教师”。这表明,师范生的职业选择缺乏主动性,多数学生缺乏将来做教师的心理准备。
2.科学文化知识方面
通过调查及部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师范生在专业知识上比较过硬,但在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知识面较窄。应试教育的结果, 使得许多大学生知识面窄,阅历浅,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在被调查的理科学生中,对中外文学名著《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红与黑》、《人间喜剧》的作者不能准确答出的,分别占7.5%、39 %、22.6%、67.3%、56.6%;能识别简单五线谱的只占35.2%;能全部答出颜、柳、欧、赵四大书法家名字的仅占7.5%。此外, 对基本的体育常识、摄影知识、戏剧曲艺知识等比较了解的各项均不超过50%。
(2)文化艺术修养较差。许多师范生不具备必要的音乐、 美术等修养,审美能力差。对交响乐、芭蕾舞、歌剧等高雅艺术痴迷者寥寥,而却对流行歌星等盲目地崇拜,如醉如痴,不懂得美的自然性、纯朴性。师范生中能够演奏乐器、擅长书法、绘画者更是微乎其微。
(3)教育科学知识较差。调查发现, 多数师范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的掌握,更谈不上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也未能重视这一问题,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影响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自我管理、完善的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能针对自身知识的缺陷主动地去弥补和完善,在学习上对自身要求不高。有35.2%的学生认为在班里居于中等就行;有15.7%的学生表示不求多高,及格就行;有6.6%的学生则表示只要不被淘汰, 不留级就行。这种低标准的要求,使得许多学生平时学习无计划、无安排,抄袭作业现象非常严重。只有9.4% 的学生的作业全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对于考试作弊问题,有49.6%的学生承认自己偶尔有过。
3.实际能力方面
在目前的师范教育中,由于忽视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造成部分学生在相关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从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师范生在实际能力方面良莠不齐,概括起来,主要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能力较差。目前,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与其他类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学期间能公开发表论文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1%。这一结果已影响到我市普教系统的教育科研水平。统计表明,在我市中学教师中,公开发表过论文的,普通校中占教师总数的19.4%,重点校也只占25.5%。
(2)创新能力较差。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创新能力比较差是师范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工作上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及缺乏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已影响到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掌握新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能力较差。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或没有接触过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有的同学甚至不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等简单的教学工具,我市师范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过级率不超过20%,更谈不上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的了解和掌握了。
4.身心素质方面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不容乐观。全市20多所高校中,能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只有4所;学生中戴眼镜的比例已达到75 %以上;2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无规律,抽烟、酗酒者大有人在,且屡禁不止;在心理素质上,则表现为缺乏毅力和自控力,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综上所述,部分师范生素质较低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而素质较低的教师,又是难以胜任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之重任的。因此,努力改善与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实现“良性循环”,已是高师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系列计划,深化高师院校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正期待着一大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和能力、健康心理的未来教师。因此,高师院校应努力适应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更新观念,找准位置,强化师范教育的独特性
多年来,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一直存在着所谓“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论,有人认为师范性就是落后性,应该更多地强调学术性。近年来所出现的片面追求高层次办学,忽视本、专科生的教学质量,忽视有关教育课程的教学等做法,造成师范生缺少师德教育和师范生技能方面的系统培训,师范毕业生很难尽快适应中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事实上,科技革命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跨世纪的中学教师从专业知识、能力水平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尽量地使两者科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不能忽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又不能在强调专业学习的同时,忽视对学生有关教师职业的训练。目前,教育改革给师范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师院校要以素质教育转轨为契机,高举师范大旗,坚持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师范教育的特殊性,更新观念、办出特色,唱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主旋律。
2.调整课程结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面向21世纪高师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形成于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的“蓝本”。40多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但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延续50年代初的系统。而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更是存在种种弊端,集中表现在:(1)重“学术”轻“师范”, 不能突出师范教育的独特性和培养目标;(2)重理论,轻应用, 学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训练;(3)教育科学与教材教法课程亟需改革, 缺乏反映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课程的讲授呆板、乏味;(4 )普通基础课缺乏文理渗透和通识教育;(5)教育实践时间短,而且过于集中;(6)缺乏新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培训。
鉴于以上弊端,我们应在准确理解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前提下,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革高师课程体系,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观,并进一步调整课程之间的比例,使之趋于合理。(1 )普通基础课应拓宽范围。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在设置上应实行文理渗透和通识教育。(2 )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相关基础课,在设置上应注意加强专业基础课,增设学科前沿课,并努力探索学科专业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3 )加强教育学科课程的整体改革,形成教育原理课、教学技能课和综合教育实践课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4)选修课向小型化、短程化、 多类别发展。(5)设置科研论文写作课,强化科研意识训练。(6)改革教法课内容,增加新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强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3.加强师范生德育教育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挑战,高师院校的德育教育除加强正面引导之外,必须注意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师德、师魂教育,实现在指导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
(1)变单一的“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格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把自身定位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上,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政治方向与思想品德,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思想教育仅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要立足于21世纪教师的培养目标,要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出发,尊重学生主体精神,激励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结合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以“师魂、师德、师能”为核心内容,培养出新一代师范生。使他们不仅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与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具有开拓进取、爱生敬业、能够承担责任与承受挫折的人格品质,以及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特点的各种相关能力。这从客观上要求德育工作要拓宽思路,增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服务功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变被动教育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注重德育教育的内化过程,构建师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建立并完善高师院校师德评判机制,以此来推动高师学生用更高的价值标准来规范和要求自己。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外在素质的内化过程,也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观念、伦理道德等对学生的熏陶许多都是通过无意识、无目的、潜在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道德中学习、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染、暗示或进行模仿,逐渐实现思想、观念、意识和文化积淀。所以,在这一内化过程中,首先,应注意使学生了解师德的内涵,强调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发展、与教育对象以及他们自身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时,通过实践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相关道德的律令,并在内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应注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校园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师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最后,通过建立和完善师德评判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及统计结果表明,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已严重影响到师范生的成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心理脆弱,意志薄弱,适应力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遇到小挫折就难以承受,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甚至出走、自杀。因此,这一严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可通过在学生中开展经常、广泛性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也可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等各种传播媒体,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健康心理教育。
5.完善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计划
师范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合作。因此,各专业应根据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按不同年级制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计划,通过讲座、活动、竞赛等形式,使学生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根据多年的摸索,我们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师范生技能训练、第二课堂等活动,逐渐形成了一套分阶段的师范生素质教育模式。一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的兴趣入手,通过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学习方法交流会等,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为核心,即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通过课前十分钟讲演、小组辩论赛、书法培训班等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能力素质锻炼的意识;三年级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文素质为中心,通过专题讲座、名师辅导、出版学生科研论文集等方式,来激发广大同学自觉提高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四年级以培养学生教育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结合毕业班学生实习和见习班主任工作,定期聘请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回校与在校生座谈成长之路,并通过建立中学社会实践基地,使师范生的能力培养做到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周红蕾、李文东同志参加了课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