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是提高建筑质量的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在建设项目的施工之前,对项目工程的施工造价以及设计准备等提前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实际工程质量。文章分析了影响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因素,并提出做好设计基础准备工作、优化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巧妙应用结构设计软件的质量提高策略,旨在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措施
1 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质量问题愈发严峻,建筑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因此需要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同时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建筑结构设计是进行工程施工的基础,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受企业自身、市场竞争、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面临质量上的干扰。只有制定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方案,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2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其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基础选型、布置柱网、剪力墙分布、结构体系选择等,其中主要的是主体设计和基础设计。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物、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如地质、人文、环境特点、楼层高度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在对建筑结构内的实际体系进行调查清楚后,在对建筑物内部的实际部分如柱、梁、剪力墙的分布和尺寸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在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计算原则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实际应力进行计算,结合上述的施工情况利用 BIM 设计模型,建立建筑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同时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实际质量。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需要在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设计:一是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尤其对于建筑物的施工地点处于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需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地质情况、建筑高度和具体结构类型,进而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案;二是在设计建筑物模型时需要选取建筑物承载的极限状态以及正常使用情况来进行操作和验算,进而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建筑物结构承载力的实际情况。
3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3.1建筑结构设计中图纸不完善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图纸较为简单,很多建筑结构设计中环节没有体现出来,很多图纸缺乏统一和规范性,更有一些图纸不能详细的标注出地上、地下结构,导致一些标高、梁柱编号全部漏掉,从而导致建筑施工混乱,对整个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局面,通过一些研究显示,详细规范的建筑结构图纸才能使细节上更加全面,其中较为完善的建筑结构图纸能够展示出建筑结构类型、抗震设计、防震等级、材料选用等。
3.2 建筑基础没有采用合理的选型
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选型可以体现出整个建筑的科学、合理、安全、使用性能,建筑结构设计选用适当的选型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一些建筑在选型过程中,由于选型没有科学性,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很难达到建筑变形要求,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现场地质条件不能均匀沉降,直接导致安全系数较低,影响整体建筑水平,大大降低建筑寿命。
3.3地下室外墙结构没有科学设计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下室外墙设计,地下室外墙设计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地下室外墙质量设计对整个建筑承载力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但是很多设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往往容易受到忽视,而使得地下水位、地上负载没有更好的充分考虑,大大降低建筑的安全系数,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很多建筑开发商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材料使用情况,降低钢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这些做法也会降低施工安全性,从长远来看都会损失双方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策略
4.1合理运用结构设计软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同时随着上计算机的普及,各种计算机结构计算分析软件已经广泛适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如 BIM 技术,并且改变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但是人们如果过于依赖计算机,对计算机分析的结果盲目信任,最后也可能会导致建筑设计的失败,因此现在的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做到人机结合,在对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都进行充分的分析判断之后,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5]。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充分了解使用的计算机分析软件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条件以及优缺点等;二是在进行计算机设计分析之前需要确保计算机程序与结构实际设计图相符;三是需要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同时还需要保证计算参数的输入准确无误;四是对计算结果进行多次检验,核查其与结构相关的内容符合实际的情况要求以及建筑相关规 定。
4.2做好全面资料的收集工作
首先,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认真确定计算参数。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方式导致最后建筑物的实际工程质量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提前对于建筑物的地理位置记性调查,其在某一程度上决定了在进行建筑结构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参数不同,如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风压、雪压、地震强度、土壤类别等,这些都是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物,在进行设计之前还需要重点参考之前成功的工程案例,根据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从而确定设计过程中对参数的选择。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重点在于对于建筑物施工和设计经验的收集,尽量搜集与设计相关的信息,更加科学的选取设计参数,从而避免由于参数选择不合理导致建筑物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4.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措施(请重点谈结构设计,不要言他)
通过创建与法人为主导的组织机构,并且成立由建筑学家和学者为主体的监督考察机构,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建筑设计的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对运行建筑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后续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考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建筑设计的品质与可靠性。此外,在监督考察机构与检查小组成立之后,要制定与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必须结合建筑项目的特点,建筑设计方案等实际情况,从而做好量化细节、细化环节,从而确保建筑设计在运行过程中的可操行、可信度、可用性以及具体化。最后还要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以此来规范建筑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跟踪服务、职业原则以及反馈信息的处理与更正。做到事前具体计划、事中加强控制、事后经验总结。
4.4重视抗震设计
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建筑设计师过于重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略纵向框架的设计,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趋近于无,同时不符合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由于水平地震会在横纵向两个方向轴内产生作用,因此地震需要按照两个主轴方向进行计算。这就意味着,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两个方向的作用。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将建筑结构设计成延性结构,由于延性结构的延展性比较强,其变形能力能够有效的承载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压力波,降低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破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5把握梁设计的可靠度
对于建筑物上部的结构梁设计,首先需要保证其所需承受的负弯矩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需要保证结构梁的支座可以满足承载力提出的要求。悬挑梁对建筑有强大的支撑作用,设计师在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采用小型的梁高,这就会增加梁截面受压区的应力。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时没有计算梁挠度。选择梁的高度一定要对梁挠度进行计算,只有减少计算误差,挑梁的支持力度才能增加。悬挑结构对非水平的地震作用比较灵敏。建筑物的安全要靠高层建筑的支撑力度来保证的,所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正确的选择悬挑梁的高度,增大挑梁的承载力和避免梁板裂缝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物来说,做好其结构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全面收集建筑设计所需要的资料信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等,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样能够保证建筑物结构方面的设计工作能够做到事无巨细,为建筑物不具有更高的质量以及更佳的使用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晟彦.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途径[J].低碳世界,2017(5).
[2]孔彩萍.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3):51.
论文作者:岳润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