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文明的数字化引导_数字技术论文

21世纪社会文明的数字化引导_数字技术论文

数字化导引21世纪社会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社会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任何科学都源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来自社会生活,它们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逐步形成并完善边缘相对齐整的学科,同时,又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向周边学科渗透,以宽阔的幅面,广泛回归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创造新时代的文明。

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借助于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几乎把数学及其应用推向一切学科和所有领域。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今天,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历史被“压缩”,世界在贯通,地球已变小,这种大时空的变化说明人类文明正在经历着核聚变般的剧烈震撼和魔幻式急速的转换。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适应还是不适应,也不论你的国家现在是否足够发达,都将被卷入,或被裹胁进这历史性的巨大旋涡。

2.在数字技术对经济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成为不容置疑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技术社会化,或社会的数字化。这里所说的数字技术,主要是指把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以数字0与1为代码,用光速进行编排,它几乎囊括一切信息,复盖各个社会层面和整个社会时空。这种技术具有近代以来的一切代表性技术,如蒸汽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等不可比拟的社会扩张力和社会推动力。就以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Bit)来说, 它既没有重量, 也没有体积, 被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称为信息DNA,它比原子更活跃、更神奇。在信息时代, 比特弥漫、浸润着我们生活的所有空间,这是把数视为万物本原的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也不曾想到的。

3.在此,我们提出三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一)如何看待数字技术社会化,仅从科技进步上考虑问题,还是首先从政治上考虑这个问题?

(二)数字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局部的,还是包括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在内的社会总体性的深刻变革?

(三)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一般的技术普及或延伸,还是人的社会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换?

数字技术社会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没有必要由于过于理会某些对于数字化的炒作或数字化崇拜的现象,反而忽略了对这一问题作及时冷静的思索。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事城市规划、社区管理、文化建设、大众传媒、公共服务、教育宣传以及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在内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领导者和决策者们,都有必要形成以上三个方面的意识,关注和重视数字技术社会化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4.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可小视一门学科,那怕还是不成熟的学科;或一项技术,那怕还是一项不完善,甚至还是不太成功的技术,可能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谁会想到,19世纪,欧洲的一个不起眼的生态学(ecology),由于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环境系统和生存系统, 竟然有一天会和人类生存的环境、生态、人口等最大最基本的问题联系起来,逐渐延伸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主义,从而产生所谓绿色运动、绿色政治、绿党,并作为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力量,进入欧洲政坛。

5.如果说联合国是国际社会组织,那么数字技术则有效地筑成了世界村庄的小道,国与国之间变得近在咫尺,地球成为一个布局十分紧凑的大社区。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目前仍处于落后状态,但它们迟早会完全地进入这个世界社区,或者说它们已经是社区中的一些穷困的家庭,现在就已经被探查、或被控制,包括它们的地貌、资源、人口、农业收成、工业布局、国防力量……

6.1997~1998年,数字地球的提出,更把数字技术的应用向纵深推进。按美国副总统戈尔的说法,它是一种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它是现实地球的数字化重现,即用数字方式去认识和处理地球问题,特别是资源、气候、生态、农业等许多问题。数字地球,证明了人类观察、了解、控制全球能力的空前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谁先把握这个地球,谁就有可能控制这个地球;谁落后,谁就会被控制,被掠夺,甚至挨打。可见,数字地球,就是政治。

数字技术,以及遥感、航天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形成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社会、政治的更加激烈、更为残酷的没有硝烟的世界战场,20世纪的亚洲金融风暴,不过是一曲前奏而已。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尽快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巩固国防,以保持健康的力量均衡态势,才有可能扼制霸权,维护和平发展的局面。

这就是最严峻的考验,也是新的发展机遇。丧失这个机遇,我们将在残酷的竞争中失败。

7.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公用信息网络,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联通方式,构成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服务、教育及文化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这是数字技术社会化带来的直接社会效应。运作方式的根本变化与效率的极大提高,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化,运行周期缩短,节奏加快,有时从计划到实现在瞬间完成,故而有必要调整转换时空观念和时效观念,加强对发展进程的把握与宏观规划。灵敏性、随机性、预测力、吸纳与消化力及预案处理能力等,都是现代战略谋划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8.巨大虚拟社会环境的形成,虚拟技术将控制论、认知科学、人机工程、机人学以及各种仿真技术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化,突破了键盘——屏幕式界面,形成不同的虚拟空间,或赛博空间(cyberspace)。较低层面的模拟操作系统,如驾驶、医疗操作、军事战术训练、商家对阵、金融较量等,较高层面的则把人与事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影响心理与思维的因素,甚至把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性、精神文化的丰富与细腻也一定程度地“真实”地再现出来。什么是社会实践?在虚拟的环境中工作也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实践,这种新的实践方式将在人的社会实践总量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它不仅拓宽了人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也突破了传统社会实践的内在意义。学习、适应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把握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做好相关的管理和规范,是一项新的任务。

9.信息——数字技术,将从空前深广的意义上,改变我们的社会,就世界范围来看,它成为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内驱力和助动力。通过计算机及各种数字技术,使用体力直接操作生产工具的劳动,逐渐让位于使用脑力的间接操作的智力劳动。工人阶级走向知识化,90%的人将直接从事与知识相关的劳动,知识生产者成为先进的生产力阶层,管理阶层扩大,阶级阶层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阶级与阶层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减弱并日趋变动不稳状态。社会政治结构,政治斗争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识创造者中的少数人,成为新的巨额财富的拥有者,或同时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命运和政治生活的影子内阁,而反映各种新利益集团的政治群体、组织迟早要进入政治舞台。

10.中国不走西方的路,走的是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在现代化道路上,在信息—数字技术及当代先进科技社会化进程中,已经并继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较发达地区,特别在沿海大城市区域,数字技术的社会化,加速了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的转变,人民生活向高度社会化的转变,欠发达地区也紧紧跟上,为构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为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发展契机。同时,中国社会结构、群体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缩小,亦工亦农、亦体亦脑以及管理、白领阶层在扩大。计算机的普及率、生产流程自动化、城市管理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从娃娃抓起”的电脑与网络,造就了一代新人,他们在收入差距、思想倾向、伦理价值观念,甚至旨趣习俗上与老一辈人表现出迥然相异的特征。新的社会结构及运行方式,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法律法规,作相应的调整和发展,如著作权法、专利权法等,并用法律的武器,防范各种数字技术犯罪,如破坏金融秩序、泄露国家机密或进行危害国家利益安全的活动。同时,也对区域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11.电脑与人的单一组合具有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象征性和标志性意义,也隐示着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形态。数字技术社会化的直接效应,便是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居家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等大部份活动都在桌前或家中进行,休闲时间将逐渐超出劳动时间,这同样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人可以自由地与世界上所有在网上的人交往办事,因而效率很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提高,消耗降低,在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又把人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在一个虚拟的社区,通过数字信息来实现社会交往。交谈、讨论、甚至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大问题,都不用谋面,把人在社会中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超出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特性的生活,会在心理、行为、个性、人格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

被异化了的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不仅用传统社会学理论不能说明,而且与现行社会生活法则发生对抗。一位对未来抱有极端思想的巴劳(J·P·Barlow)在他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中宣称:“我来自赛博空间——新的精神家园,以未来的名义,我要求过时的你们(指工业世界)不再干预我们。你们在我们这里是不受欢迎的,在我们集聚的地方,你们不再享有主权……我们正在建立的全球性的社会空间必然要独立于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专利统治。”“你们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伦理或未成文的规范……”巴劳说,我们正在赛博空间形成自己的社会契约,创造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精神文明。他的这个看上去近乎荒诞的“宣言”,却不无深刻的启示。

12.我们不妨考虑,在20世纪通行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 对于在21世纪的人们,特别是对于年轻的一代还有多大效力?他们怎样生活,又在想些什么。今天我们认为的那些优秀的,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传统、习俗怎样才能使在虚拟社区中生活的后代人保持下去,如何做好两个世纪的价值体系的自然传承与健康发展?——这又是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在数字技术化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被开启、被推动;另一方面,我们又被熏染,被侵掠。有人认为,数字化是个性化的对立物,要保持民族或国家的特色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世界走向融合,并非消除个性,世界永远是充满丰富个性的统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霸权主义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战争。诚然,面对无数扇关闭不了的“视窗”和那些没有遮拦,包含着种种毒素的信息骚扰,不是一个简单的限制或禁止的问题,而是要奋力发展经济,繁荣科技,凭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雄厚的实力,去开拓、去夺取数字世界的高地。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璀灿光芒,冲散阴霾和腐朽,以中华民族的个性的魅力,昂首踏入世界文化洪流,这就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13.人的精神思想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他所依赖的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觉器官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它们是认识的基础。数字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电脑的使用,大大扩展了人的可见性与可感性,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变得更为聪明了,可以更全面、更透彻,也更迅速地认识世界。对于历史与社会肌体,也可以作精确的测定和描述,甚至轻易地贯穿古今,把绵绵历史压缩起来,将未来拉到今天,超越时空局限,进行多维度地比较和分析,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同时,数字技术还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对逻辑、运算及程序化思维的重负,创造性的灵感、直觉有了更充分发挥的可能,各种思维方式达到高效的组合。使人有可能在非逻辑思维,个性化思维上迈开轻捷的步伐。从形式上看,这是原始思维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是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

与此同时,在简单的人机组合的单元中,人只需在键盘上动几个手指,极为丰盛的“佳肴美食”便全部现成地端在你的面前,无需冥思苦想,搜肠挂肚,人只管随着程序走,没有多少主动性可言;情感也是机器引发的结果,人实际上被剥夺了自由思想的能力,甚至成为机器的延伸。技术本来是人实践的成果,而从社会生活总体来看,数字技术和其他高科技及其工具理性在控制、操纵着他的生活与思想。且不说这里所包涵的哲学意义,而就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格内涵的变异,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公民素质的构成等,都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十分现实问题。比如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陶治,直接的社会实践,基本劳动技能与社会交往能力,脱离电脑的思维训练等,都成为不容忽视的基础教育。

14.科学与人文的分野是人类认识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是人自己所为,科学本身也是人文精神,数字技术的发展,淡化了科学与人文及学科之间的壁垒,使之趋于整体化,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革命性的综合。传统的研究方法在新的“大科学”研究方法中只作为参照体系的意义而存在。近代以来,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的价值观的分歧,在数字技术社会化以及现代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许多问题中走到了一起,如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存结构,虚拟社会中人的伦理与法律关系,遗传学与克隆技术,等等。为了使我国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改革现存的科研机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机制,制定具有后发优势的科技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步骤和措施,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双翅腾飞。

标签:;  ;  ;  ;  ;  

21世纪社会文明的数字化引导_数字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