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世纪档案工作发展进程的十大成就_档案管理论文

影响20世纪档案工作发展进程的十大成就_档案管理论文

影响二十世纪档案工作发展进程的十大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二十世纪论文,发展进程论文,成就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迈斯奈尔鉴定理论的提出。1901年,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馆长迈斯奈尔提出了档案鉴定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标准。其中一般原则包括六点:一是判断案卷价值的决定,必须尽可能当机立断。做出暂时保留的决定一般就等于永久保存,因为时间和人力缺乏,日后可能导致无人问津。二是必须避免过激行动。既不要过于谨慎地保存,以免把档案馆塞满,也不要过于随便地抛弃,以免破坏历史的生命。三是不要以笼统的抽象概念作为价值标准。四是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16世纪以前的案卷不允许销毁。五是供某种暂时目的使用的案卷,一旦目的达到,一般应当销毁。六是关于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经过的案卷一般应保存。此外他把案卷内容和案卷来源作为两个具体的鉴定标准。

鉴定是关乎档案生死存亡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决定档案的命运。鉴定不当不仅会妨碍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而且会给个人、机关甚至整个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为此,鉴定一直是档案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迈斯奈尔在20世纪鉴定理论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的思想,完全改变了过去各国销毁古老文件、保留近期文件的习惯作法,带动各国相继确定档案的“禁毁年限”,使年代久远、数量较少、价值珍贵的历史档案得以妥善存留。这种“颠覆传统”的年龄鉴定论具有划时代的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次,他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鉴定原则与标准,构建了一个鉴定理论体系,完全改变了过去各国对鉴定进行粗线条简单规定的传统作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重大突破。总之,迈斯奈尔在鉴定上勇于探索和突破传统的精神,以及取得的开创性贡献足以使他名垂史册,“年龄鉴定论”拯救的不仅是岁月漫淫的古老档案,更是薪火相传的人类文明。迈斯奈尔功莫大焉!

列宁档案法令的颁布。1918年6月1日,列宁签署了“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档案工作的法令”,史称“列宁档案法令”。该法令的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废止沙俄政府以前颁布的有关档案工作的一切法令和决定,撤销政府机关档案馆。第二,建立国家档案全宗。十月革命之前和之后形成的全部文件均纳入其中。第三,成立档案管理总局,统一掌管国家档案全宗和全国档案事务。第四,确立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提出国家档案全宗的查用制度以及现行文件在各机关的保管期限,规定一切政府机关未经档案管理总局的书面批准,无权销毁任何文件。第五,要求苏维埃政府的档案机关成为为劳动人民服务、为科学与实际工作服务的机关。

列宁档案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在20世纪档案法制建设上具有首创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档案大法,不仅成为当时苏俄档案工作改革的纲领,而且成为后来苏联档案事业建设的法律依据。它的首创意义就如同法国档案改革颁布的第一部档案大法——“穑月七日档案法”,二者并立于世界档案法制史册,竟相生辉。其次,它首创的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建设的各项原则,特别是建立国家档案全宗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启发作用。其中优点明显,如保证档案法规政策和业务标准在全国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各档案机构的合作或协作、减少馆藏档案的重复、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等等。但一些不足也不容否认,如容易产生大包大揽、越俎代疱等弊端。再次,它对资本主义国家也产生了相当影响,一些实行分散式体制的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借鉴了集中统一管理的长处,美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总之,列宁档案法令是20世纪档案法制建设的重要典范,尽管其签署人早已仙逝,诞生国也已解体,但它闪耀的理性光芒是不受国界影响的。

詹金逊的崭露头角。希拉里·詹金逊(1882~1961)是英国著名档案学者和国际档案活动家。他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公共档案馆,凭着近50年踏实的工作成就最终升任代理馆长。1922年他出版了代表作《档案管理手册》,集中阐述了档案证据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一举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该书不仅成为英国档案人员的必备读物,后来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詹金逊曾任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主席、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委员、伦敦大学荣誉研究员等职,因在档案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被授予爵士称号。此外他还积极投身于国际档案事务,曾经担任国际联盟档案专家委员会筹委会主席和国际档案理事会第一任副主席,在国际档案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詹金逊被西方档案界公认为20世纪“现代英语国家最杰出的档案学家”,是古典档案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三点思想精华——强调证据神圣不可侵犯,突出档案工作者就是证据的捍卫者;首创“档案组合”作为法语“全宗”的英语对应词,灵活运用来源原则;强调整理必须反映形成机关的原始组织结构和文件保管体系,不仅最终奠定了古典档案理论的两大支柱——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和档案按原始顺序整理和编目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成为指导当时欧洲各国档案管理实践的重要原则。然而,詹金逊又只不过是挥舞着“中世纪武器”应付现代档案管理的保守派代表。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反对档案人员参与鉴定、他提出的只能由行政官员完成的鉴定思想已经过时,遭到摒弃。二是他的档案组合概念要求形成机关必须稳定和结构完备,但面对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机关组织结构和职能频繁变动的现实,概念基础发生根本动摇,不再适用。因此,詹金逊的思想后来得到以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为代表的现代档案学派的扬弃。总之,詹金逊尽管在20世纪档案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古典保守的思想使他如同一位封建时代的学者。如果用他的思想来应付现代档案管理,结果可能会经常碰壁。

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文件中心是一种独立于机关之外保管半现行文件的新型机构,起源于美国二战时期。海军部为了缓解文件膨胀的巨大压力,针对部内未设专职文档机构的现实,1941年设置了临时库房,集中保存平时已不常使用的半现行文件,效果很好。这种临时库房就是文件中心的最初形式,很快在全美推广。后来文件中心因经济实用传遍世界,尽管在各国名称和形式不尽相同,但被公认为最经济、最令人满意的新型档案机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中叶产生并逐渐盛行于西方的一种文件管理理论。它从解释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起步,逐步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和全面管理。基本内容是把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看成一个完整过程,这一过程因文件价值转化分为若干阶段,各阶段要求最有效的保管场所和方式。该理论是对文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抽象,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评价。

文件中心之所以成为20世纪最受全球青睐的新型档案机构,首先是因为经济实用,不仅减少机关保管文件的费用成本,而且节省设专职保管机构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其次是因为管理高效,因介于机关与档案馆之间,可连接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进馆的整个过程并控制质量,确保文档的全过程管理。可见,经济和高效是文件中心广为接受的本质原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不仅仅是为文件中心提供理论基础,也不仅仅是为文件各阶段的有效管理提供解决途径,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文档管理一种新的宏观思路——全过程管理。在此思路下,文件从形成到进馆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划分各阶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过程的高效管理。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把握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本质联系,使文件管理成为西方现代档案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身也与来源原则并立,成为西方现代档案学发展的“里程碑”。总之,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密切相联、相得益彰,共同组成20世纪档案领域的“灿烂风景”!

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是由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最高国际专业组织。早在20世纪初,欧美档案界开始筹划成立国际档案组织,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一计划屡遭搁浅。直到194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主持召开了档案专家会议,欧美八国档案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8月,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巴黎举行,宣告了理事会的正式成立。理事会的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档案学发展,保护档案遗产不受损害,鼓励利用档案,协调国际档案事务。目前会员分为五大类,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组织体系。

国际档案理事会如同20世纪世界档案大家庭中的“龙头老大”,成为各国同行交流业务经验和研讨学术问题最有力的组织者。50年的活动实践证明,它不仅极大促进了各国档案事业的繁荣,而且有力推动了档案学术的发展。主要成就可概括为四点:一是召集多种形式和层次的专业会议,如国际档案大会、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会议等等,为各国档案机构和人员的经验交流与业务合作提供“论坛”。二是出版专业丛书、期刊和词典等等,促进专业理论与技术在各国传播和应用。三是主持培训计划,如“国际档案讲习班”,或资助非洲、拉美建立地区性培训中心等,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和消除地区不平衡。四是与图书、博物和历史部门积极合作,推动档案、图书和情报的一体化建设,扩大档案在相关学科的影响。总之,理事会开创了国际档案合作的新纪元,赢得了各国档案界的高度拥戴。这不正是“以作为争地位”的极佳范例吗?

《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的出版。《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是美国著名档案学者西奥多·谢伦伯格(1903~1970)的代表作,1956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以英文出版,后来不仅在本国多次再版,而且被译成西班牙文、德文、希伯莱文、葡萄牙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传播。该书集中体现了谢伦伯格的学术成就。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导论”着重阐明档案机构的重要性、档案的定义和性质、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关系、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的关系。第二编“文件管理”详细论述现代文件的特点、分类、立卷和处置办法、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编“档案管理”系统论述现代档案的鉴定、保管、整理、编目、出版和提供利用等问题。

《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是20世纪现代档案管理学派的开山之作,倍受国际档案界和史学界赞赏,曾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档案学名著载入英国大百科全书,并被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誉为“现代档案科学形成的标志之一”。该书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档案的文化性质和设立档案机构的重要性,认为档案是政府独有的文化财富,档案机构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公民的切身利益,关心档案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恰当尺度。这就把档案与文化、文明紧密联系起来,将档案工作的意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积极地促进了各国档案工作的发展。二是系统论述了文件和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密切关系,倡导档案人员树立前端控制思想,与文件管理人员协作,共同提高文件管理水平,确保进馆档案质量,为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拓荒性地提出了“文件双重价值论”,这是对鉴定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不仅成为美国鉴定实践标准,而且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供了有力依据。第四,最早对欧美文件和档案管理原则和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开创了比较档案学的先河。总之,《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的出版是20世纪档案学发展的重要转折,标志着古典学派的终结和现代学派的兴起。

来源原则的发展。来源原则是档案馆将档案按其来源形成者进行整理和分类的原则,是档案管理的最重要原则。尽管起源于19世纪,但得到各国档案界的普遍认可还是在20世纪。它的国际化以1898年荷兰《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的出版为起点,1910年布鲁塞尔国际档案人员大会正式确定它为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此后,来源原则在许多国家传播、应用和发展。较典型的有英美的灵活运用——尊重本国现实分别提出了全宗的对应概念“档案组合”和“文件组合”;德国的修正——档案学者布伦内克在1953年出版的代表作《档案学——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中提出了自由来源原则;前苏联的丰富和发展——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全宗理论。7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源原则受到挑战,但目前实践证明它仍是富有生命力的。

20世纪来源原则的发展,以布伦内克的自由来源原则和前苏联的全宗理论最具代表性。自由来源原则是对来源原则的修正和发展,主要思想是把来源与事由配合成一种相当的比例关系,建立一种两者之间的综合体。它把来源原则看作一种总的原则,在来源联系不占主导地位情况下整理档案要求建立事由综合体,使来源原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的适用面。前苏联的全宗理论是对来源原则的丰富和创造性发展,它构建了一个国家档案全宗统辖下的全宗体系,这一体系由国家档案全宗、全宗属概念和种概念(包括机关全宗、个人全宗、联合全宗、档案汇集、科技文件综合体等)组成。这就使来源原则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成为实践操作方法。长期以来,来源原则一直受到肯定,被公认为档案专业的核心原则。7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度使西方档案界出现来源原则已经过时的评论,但到80年代中期这种观点遭到批评。目前更多的档案学者认为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仍然是本专业的基本原则,只不过这种来源将变得概念化和抽象化。总之,20世纪是来源原则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同时也是面对挑战的过程。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50年代末,美国档案部门最早开始尝试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档案。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档案部门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处理、建立和维护档案信息数据库等,实现不同水平的自动编目和检索。到7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辅助档案管理发展较快。美国一些档案部门研究开发了10多个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效。80年代以来,由于微型计算机技术和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在全球日益普及,并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势:一是档案信息处理标准化不断取得进展,逐步与网络化技术结合,从而可实现档案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和处理。二是计算机技术与光盘技术、缩微技术结合日益紧密,从而能实现档案全文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存取。

电子计算机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脑的极致发挥和延伸。计算机技术与档案部门联姻使传统档案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将档案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手工操作相比,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具有明显优势:第一,处理速度快且准。第二,存储容量大、适应性强,可满足各种途径的检索需求。第三,计算机技术与缩微、光盘技术结合,可以实现计算机缩微或光盘大批量检索。第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现代通讯技术结合,可以远距离传输档案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引发了档案观念的更新,电子文件的出现就是一个绝佳例子。然而,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不光是福音,也有灾难。如计算机“病毒”发作和“黑客”侵入都可能造成严重损失。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相信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使“病毒”和“黑客”成为历史名词。总之,计算机技术“叩响”档案馆大门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

档案字迹恢复技术的发明。1987年7月,陕西省档案馆工作人员李玉虎研制出“褪变蓝墨水显色固色剂”,用以恢复与固定含有三芳甲烷染料成分的字迹。1988年这项技术荣获了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和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11月,李玉虎又完成了扩散圆珠笔和复写纸字迹恢复、褪色圆珠笔和复写纸字迹恢复、蓝墨水染料字迹的耐久性和无机酸的脱除等几项研究成果。经国家档案局组织鉴定,这些成果均属国内外首创,填补了国际档案界在字迹恢复研究领域的空白。后来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后,他又相继解决了铅笔字迹的显色与固定、褪色古代壁画及彩绘文物恢复固色等难题。

在纸质档案占主导地位的20世纪,档案字迹恢复技术的发明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耐久性较差的档案字迹材料的长久保管这一困扰档案界多年的世界性问题,而且为恢复与抢救珍贵图书、资料、文物以及其他文献、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找到了一把“钥匙”。档案字迹恢复技术是中国档案工作者献给国际文献界乃至整个人类的一份厚礼,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如果说造纸技术、印刷技术、复印技术为人类文明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那么档案字迹恢复技术则为人类文明的长远留存创造了条件。总之,档案字迹恢复技术的发明昭示我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即使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档案工作岗位,照样能够铸造人生的辉煌。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举行。1996年9月2~7日,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举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从与会人数来说,它是规模最大的一届。国际档案大会通常选择档案界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中心议题。本届大会作为20世纪最后一届大会,以“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为议题,从国际档案合作、档案事业的基石(档案立法、机构和基础建设)、档案理论、信息技术带给档案专业的影响四个方面回顾历史进程,展望未来前景。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开创了国际档案大会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充当主办国。更重要的是,十三大主题的跨度之大、内涵之深和外延之广,在历届大会中首屈一指。它一方面纵贯古今,总结了各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和国际档案界百年合作史;另一方面横跨东西,阐述了中外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相互影响,展望了新世纪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百年一遇的时机,富于首创意义的主办国,博大深远的主题,使十三大成为世界档案史册中的光辉篇章。此外,十三大的学术研讨也相当成功,主要特点是将档案人员的视野从20世纪的档案工作延伸到新世纪的信息管理,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主要内容是呼吁加强国际档案合作,发挥档案事业三大基石的支撑作用,提出档案学理论的未来模式,推动档案工作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研讨成果在国际档案论坛上树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帜”。由此看来,十三大十分圆满和成功,对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档案合作,对推动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总之,十三大是真正意义上东西方档案交流的标志,拉开了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档案舞台“主角”的序幕。

标签:;  ;  ;  ;  

影响20世纪档案工作发展进程的十大成就_档案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