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5G业务需求及RAN架构变化的提出,面向5G的传送网面临超高带宽、低时延、网络分片、灵活连接、组网架构变化等多方面的技术挑战,如何推动光传送网技术革新以更好满足未来5G网络的要求已成为光网络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以上需求,考虑未来面向5G的城域传送网PTN网络会逐步向三层下移,架构向大容量、扁平化和灵活组网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城域传送网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演进方向和技术特征。
关键词:5G;PTN承载网;低时延;超高带宽;网络切片;
1.5G的典型应用场景
5G技术的应用将带来非常丰富、真实的沟通与体验,成为诸多应用的智能连接,比如海量联接的物联网、垂直产业场景(汽车、医疗、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终端用户的自组网、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医疗保健、智能家居、全联接的智能传感器等。5G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如下图所示:
2.现有PTN网络无法满足5G传送网需求
2.1 5GRAN架构变化
在3GPP的5G标准中,5G RAN从功能角度划分为了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两级架构,传送网也相应分为前传、中传、回传,并且所需传送功能及业务需求各不相同。同时由于CU与DU是逻辑网元,可分开或一体化部署,所以中传、回传并没有严格的物理界限,需统一承载。此外,随着移动边缘计算(MEC)的引入,网络切片和核心网中将部署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这种新模式将使传送网络成为云和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状网,而不再只是提供传输服务。因此需要新的传输技术和网络架构来适应5G时代的架构转型。
2.2 5G移动传送网的超带宽增长
一方面,随着4K高清、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物联网等业务的快速增长,流量急剧增长,传送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另一方面,5G基站的峰值带宽将增长10倍以上,接口速率较4G将增长10~100倍。这些需求驱动移动传送网络引入新的比特率系统。在接入层,比特率将从100M提至1GE,再到50GE/100GE;在汇聚层,将从10GE增长到100GE/400GE,在密集地区,汇聚层峰值甚至可达到太比特量级。提高物理端口速率是选择之一,更高效率的链路聚合也是很必要的补充技术。
2.3 5G移动传送网中的严格低时延要求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中定义了多种服务,主要特点是低误码率、低延迟和确定性延迟。这些时间敏感业务可能需在移动传送网中保持亚毫秒级时延。因此,5G传送网时延要求越来越苛刻,较4G需降低10~100倍。尽管可挖掘出现有设备/芯片的所有潜力,但现有传输技术的上限还无法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2.4 5G传送网网络切片需求
5G传送网需要支持无线、集客、家庭宽带上联等业务,同时需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和uRLLC多种业务类型,这些业务具有不同特性,如:时延、带宽、连接数量、可靠性等。网络应根据不同服务的特点提供隔离、功能剪裁及网络资源分片,且每个网络切片可拥有独立的网络资源和管控能力,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面向5G发展的传输PTN网络演进探讨
3.1三层网络下移的探讨
目前面向4G的PTN网为小三层的网络,三层设备一般在城域传送网的核心层,以成对的方式进行L2/L3桥接设置。对站间流量等X2业务,其路径为接入-汇聚-桥接-汇聚-接入,X2业务所经过的跳数多、距离远,时延往往较大,在对时延不敏感且流量占比不到5%的4G时代这种方式较为合理,小三层网络通过静态配置,对维护的要求相对简单。
但5G时代的一些应用对时延较为敏感,站间流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可能达到20%~30%,这就要求三层网络逐步下移,形成大三层网络。
初期,三层网络可下沉到核心节点的骨干汇聚设备,将骨干汇聚设备作为L2/L3桥接设备,减少了专门的桥接这一层,但位置依然较高,到桥接的距离仍较长。
后期,三层网络可下沉到普通汇聚设备,将普通汇聚点作为L2/L3桥接设备,其路径为接入-汇聚-接入,则跳数少、桥接距离接入较近,由于普通汇聚点相比核心节点数大为增加,逐步形成大三层的网络。
3.2城域传送网网络架构演进的探讨
(1)城域传送网内带宽测算
每基站上行平均带宽按3G考虑,每接入环6个节点,接入环带宽不收敛,每节点带基站数目2个,则接入环带宽约为30~40G,接入层设备需考虑10G叠加组网或组40GE的环。对于汇聚层,假定一个汇聚环带150个节点,并考虑4:3的收敛,上行带宽按80%考虑,则汇聚层带宽约为540G,汇聚层设备需逐步考虑组400GE的环。对于核心层,假定一对L2/L3桥接设备带3000个节点,并考虑4:2的收敛,上行带宽按80%考虑,则核心层上行带宽约为7T,核心层需采用大容量设备。
3.3城域传送网网络架构演进探讨
结合三层网络下移和带宽的测算,城域传送网的网络架构将向大容量、扁平化和灵活组网的方向发展。
三层网络逐步下移到汇聚层,减少专门桥接层的网络层级,实现大三层的网络;网络组网在汇聚层以上逐步采用直达或口字型组网,减少跳数;逐步采用单端口400G以上的大容量设备,满足5G带宽陡增的需求。
核心层需进行大容量核心调度层的部署,以三层网络为主进行架构搭建,设备板卡全面升级到单槽位400GE,支持ETH大端口。
汇聚层可考虑由环网逐步改为口字型上联,减少逐跳转发的过程并充分利用口字型的带宽;骨干汇聚和L2/L3合一,减少网络层级;逐步下沉三层网络到汇聚层,满足5G部分对时延敏感业务的场景;板卡升级到400GE,同时支持FlexE网络切片和大端口扩容。
接入层可仍以环网形式接入,带宽支持单环40G或100G。
4结束语
5G网络业务需求和网络架构对现有PTN传送网提出了超高带宽、低时延、网络分片、灵活连接、组网架构变化等诸多新需求,同时也给PTN传送网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这些传输需求并解决技术挑战,业界需要推动传送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演进,为5G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关键的基础承载网保障。
论文作者:陈文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网络论文; 带宽论文; 架构论文; 设备论文; 业务论文; 时延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