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红十字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抗凝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抗凝剂联合降脂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G、TC、LDL-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观察组为11.76%,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抗凝联合降血脂药物方案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纠正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症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抗凝剂;降血脂药物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71-02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等病理改变,因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极高。近年来,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占比不断升高,该类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明显升高,因而需进一步临床治疗水平[1]。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探讨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本文对该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进行了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病史,经血管造影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纳入标准:治疗前一个月内未使用抗凝和降血脂药物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治疗期间死亡者;抗凝和降血脂药物使用禁忌症者;血糖、血压不能控制者;无法耐受治疗者;治疗依从性不佳者。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4.18±12.03岁,糖尿病病程3~12年,平均7.42±4.31年,合并症:10例冠心病,14例高血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3~76岁,平均65.02±11.53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13±5.02年,合并症:11例冠心病,14例高血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血栓通注射液(广东远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3081,每支装2ml:70mg),静脉滴注,5ml/次,1次/d。
对照组采用抗凝剂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意大利 Bayer S.p.A.生产,拜耳医药分装,
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100mg/次,1次/d,口服。
观察组采用抗凝剂联合降脂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爱尔兰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进口,注册证号:H20120351,20mg),20mg/次,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脂改变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监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TG、TC、LDL-C、HDL-C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G、TC、LDL-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用药安全性监测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轻微上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观察组出现轻微上腹痛2例,腹胀1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性基础,这类患者脂质代谢异常明显,而这一病理改变可进一步加重氧化应激反应,影响斑块稳定性,进而促进血栓血栓形成,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较高[2]。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以抗凝为基础,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是需注意患者存在的血脂紊乱情况,若不纠正脂代谢异常,并不能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血栓形成,因而较多临床研究认为应在常规抗凝基础上增加降脂、调脂药物,从而真正控制患者血脂异常。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案,其应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多,临床研究显示该方案降血脂效果可靠,有助于控制和改善患者病情[3]。本次研究对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分析发现,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G(1.03±0.31mmol/L)、TC(3.49±1.42mmol/L)、LDL-C(1.28±0.42mmol/L)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1.24±0.37mmol/L、4.28±1.02 mmol/L、2.63±0.33mmol/L),而HDL-C指标(3.72±0.5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89±0.32mmol/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对患者血脂紊乱改善效果。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观察组为11.7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性可靠,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并发症风险无明显增加,可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抗凝联合降血脂药物方案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纠正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症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文敏,赵力敏,刘宋芳.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8):116-118.
[2]朱薇.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
[3]邹芃,项昆,展朋雷.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9575-9576.
论文作者:徐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粥样论文; 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降血脂论文; 血脂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