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研管理创新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论坛综述_管理创新论文

探索科研管理创新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论坛综述_管理创新论文

探索科研管理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二届论文,管理创新论文,体制论文,科研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8月23~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谭家林、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文清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李汉林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来自17个省、市社会科学院,以及高校、党校等近百位社会科学管理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40余篇。在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一、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创新

与会代表围绕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科研管理工作的方法论及实践、科研管理体制与管理者的互动、课题制管理及其价值导向性、科研人员的心理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谭家林指出,管理创新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具有和科研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必不可缺研究者和科研管理者的健康、良性互动;科研管理体系的创新,也必不可缺科研管理者和科研管理体制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要积极发挥科研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把科研管理当作一门学问去探索和研究。

李汉林认为,知识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适合于这种创造性生产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环境。科研管理是创造这种环境的一种主要形式。知识生产需要特殊的管理与激励,必然也有一些自身的规律。在对知识生产规律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形成思路,变成行动,归纳成制度,从而推动科研管理。这正是召开这次管理论坛的主要目的。

广西社会科学院的钟启泉提出,如何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工作,这是一项新任务,需要有创新思路。理论和观念创新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的前提。他从观念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加强方法论的普及与创新;二是研究模式的创新思维;三是研究手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刘爽分析了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机制问题。他说,管理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占有重要位置,管理创新与科研创新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协调互动功能。管理作为创新体系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通过科研组织、制定选题、计划实施、经费管理以及成果评价等方面,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富景筠认为,科研管理工作能否健康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科研管理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体制二者之间能否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管理者乃是体制运行的基本动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往往会积极推动体制建设而因贤设法,这样也就提升了体制创新的空间与可能性;另一方面,体制的创设与改革,其根本目的均不能脱离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水平的人才,需要与时俱进的体制的激发、尊重和引导,同时管理体制也是有效发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证管理工作者本身健康全面的发展的保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的张序对社科研究人员实施心理管理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心理管理的定义,是组织通过管理手段维护成员心理健康的行为。心理管理是从社科研究机构的利益角度、更是从关怀社科研究人员的人本精神及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形象出发的角度进行的管理。他进一步分析了在社科研究机构建立心理管理体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开创性地建立和赋予了心理管理较为详细的结构和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董之鹰认为,科研项目课题制结构性价值要素由课题制管理流程和课题制管理机制的价值要素构成。课题制的价值导向关系到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科研管理部门面对课题制各种价值要素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课题制的价值导向问题。她分别对课题选题、课题立项、经费管理等六种价值要素,以及这些价值要素的双重价值导向的意义、作用和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王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赵克斌结合本所科研管理的实际工作,分别探讨了课题制管理的一些问题。其他一些同志也各自从人文学科管理中规章制度与个人作用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及资助体系、学术出版社的“转制”与“体制创新”等角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研讨。

二、学术规范、学术评价和学术激励机制

与会同志对科研量化管理,学术评价、评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及其机制,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与惩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蒋熙辉在发言中指出,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定义为在学术研究计划制定、经费申请、研究行为、研究评审和研究报告等学术和研究活动过程中伪造、篡改、剽窃及其他严重背离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学术规范、公认道德以及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严重背离社会公德与社会规则的行为。他还分别就学术不端行为认定的组织与程序、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及其监督惩戒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演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向宝云提出,科研量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其内在合法性和存在的特殊语境。目前,科研量化管理的话语策略更多地表现为“单边论证”。对科研量化管理“妖魔化”和“神圣化”的两种态度,是把科研量化管理当作长期评价、社会评价、学术评价而非短期评价、单位评价、工作评价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学者与管理部门的根本分歧,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冲突。事实上,他们都混淆了学术规范与管理规范的界限,以启蒙理性的批判意识代替了技术理性的整合意识,而要完善、改进科研管理,既需要管理部门努力,也需要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培育和健全公共理性是形成共识和达成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武汉大学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的张发林认为,改进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是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鉴于新的评价理论和体系还在不断的争论和演进当中,对于现行的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检讨就很有必要。改进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需要在科学的评价理念关照下,重构知识生产和利用的流程,涵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学术评价生态,努力实现从伴生评价转向自主评价,从形式评价转向内涵评价,从行政思维转向学术思维,从管理评价转向发展评价,从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

暨南大学的赵珣围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评价的首要指标、分类标准、评价的程序制度等方面,阐明了建立公正、合理、有可操作性的学术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她认为,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是知识有效积累、交流和增长的保障机制,并能够为学术创新提供前提和条件;学术评价体系表面来看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文件规定、条例杠杠、操作规则和实施办法组成,内里则是由学术标准、价值、方向和期望所组成,其核心则是决策者意志和现行价值观结合的一种浓缩体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么大中对有关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研究做了回顾和评述。他认为,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理论和评价。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学界的研究是以管理理论研究为主,90年代之后评价研究比较集中。整个研究概况是:1.学术界的研究与讨论,包括学者个人研究、立项研究、学术会议研讨、报刊专题讨论;2.管理部门的工作和制度建设;3.有关领导机关出台的相关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吴尚民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田淑慧对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了研讨。吴尚民认为,我国目前有关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渐趋活跃,但总体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且没有形成规模。他在对学界关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概念、特点、功能、条件、途径等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社科成果转化的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主体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创新性探索所形成的观点,经公开或内部的途径发表后被社会采纳和应用,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从而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

田淑慧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难点在于: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注意力都不在成果的推广应用上;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分化不明显;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后不主动进一步去考虑成果能否应用;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有别,产出的成果质量有差异,转化的价值和意义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张国春等在梳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基础上,对获奖成果的成果形式、课题类别、研究方式、创作时间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优秀科研成果产出的一些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的唐宝才、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的郗艳菊,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郭连强和西南财经大学的蔡春也分别就学术规范、学术评价制度的现状与困境、科研业绩量化考核的问题与对策、高尚学术道德与高水平社科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和科研政策

与会者交流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对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目标、定位、功能、任务,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徐东礼、袁红英、杨金卫等提出,近年来,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从思想观念、科研重点、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加强了对策研究的目标定位,努力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服务。他们指出,在思想观念上,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进一步改变了应用对策研究是低层次研究的观念,牢固树立起能够为省领导决策服务的成果就是高质量成果的理念;加大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的比重和经费支持力度,应用对策研究课题占院主要课题的比重达到了80%以上;完善成果评价机制,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决策导向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考核分值,加大领导批示成果的考核分值;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学科建设,抓好泰山学者岗位“区域经济研究”和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对外经济、人口学等学科建设;等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王继伟论述了地方社科院加强特色学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他说,目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缺少以学科建设统领社会科学发展与创新的理念,缺少以特色学科建设为核心规划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缺少以培植特色学科发展为中心配置科研资源的相应机制。要摆脱以上的束缚,地方社科院就应依托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发挥研究对象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研究机构的学科累积优势,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进而形成特色学科群,建立扶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群发展的一系列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服务。他认为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发展特色学科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1.依据地域文化特有资源发展特色学科;2.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特色学科;3.依据学科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另外,新疆社会科学院的李行力也介绍了新疆社会科学院突出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一些情况。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的王苹、钟声介绍了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构建“大社科”机制、大胆进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些做法:以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为龙头,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包括实行社科规划项目与“邓研中心”项目并行机制,实施与启动“成都市文化事业建设”、“成都通史”、“成都学概论”等项目;以创新组织构架为路径,积极整合成都内外的社科资源;组织立项和完成一批重大课题、召开一批重要学术会议和论坛、推出一批重要著述;改革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机制,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创新科研人才管理机制为支撑,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叶青提出了“以学术组织型”管理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的观点。他指出,科研管理需要从较低层次的“行政服务型”管理向高层次的“学术组织型”管理迈进。“学术组织型”管理的具体要求有:要尊重和理解学术研究的个性,营造尊重科研个性和特色、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友好环境,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科研管理部门要转变行政性、事务性工作性质,加强工作的超前性,要深入了解把握科研工作的内在规律;等等。“学术组织型”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量化管理为基础,深刻把握不同学科的研究规律,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研究选择,充分发挥量化管理的优势,尽量弥补其缺陷;使各项考核更为细致、体贴,符合学科实际,从而建立起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

四川师范大学的徐燕刚提出,高校作为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高校社科管理部门及管理者深入解读和贯彻“人本化”管理理念对于促进社科管理的科学化、社科研究的自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本化”科研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把研究者的尊严与价值放在首位,以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开展科研管理活动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运用到社科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核,从社科管理的价值和目的来讲,真正要实现的是研究者研究动力的引导和价值的发挥;从社科管理的功能和效果来讲,要实现的是科研环境的和谐和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

国家行政学院的史美兰、刘宏毅对我国地方行政学院的科研实力、管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对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对策思路。他们认为,目前以科研为基础,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的行政学院办学模式基本确立,科研工作在公务员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全国行政学院系统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水平较高的科研人员队伍和科研管理工作者队伍。科研经费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等硬环境不断加强,科研管理制度、科研激励机制等软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强行政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应该在规范管理、整合队伍、推出成果、培养人才、营造氛围等方面不断加以创新。

其他一些省、市社会科学院的同志也以本地社科院的发展实践着手,介绍了许多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科研管理创新成果。如西藏社会科学院的张昊鹏、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彭澎、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刘汉富等研讨了地方社科院的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另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的钱伟、科研局的韦莉莉等分别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机构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制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本届学术论坛集中了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的资源,为全国社会科学管理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探索社科研究管理规律、总结管理经验、谋求管理创新的良好平台,为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

标签:;  ;  ;  ;  ;  ;  ;  ;  ;  

探索科研管理创新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论坛综述_管理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