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与学校德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德育论文,公民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回顾和前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整设想和改革主张,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长期性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占领德育主阵地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如何根据道德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点,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道德建设在学校得以落实并取得实效,这是我们必须关注、解决的大问题。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他们所参加的每一项校园活动,可说是德育问题无处不在,德育需求无处不有。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占领德育主阵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公民道德建设过程长期性、渐进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长期熏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教师对学科知识中德育内涵的发掘,教师因学高身正而散发的人格魅力,无一不是道德教育的最好体现。经年累月的课堂教学及渗透其中的思想意识、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科学态度、人文精神……必将如春风化雨、滴水穿石,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培养,品德得到熏陶。因此,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占领德育主阵地,是学校教育遵循道德建设长期性、渐进性规律,服务和服从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要求,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主攻领域和改革方向。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参与性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以自主管理为抓手,激发学生内驱力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主体参与性特点。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述:“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有鉴于此,学校德育必须认真反思工作方法和操作方式,在“谁为主体、如何参与”的问题上,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从根本上说,德育的成功必定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潜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结果。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除了对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以外,还必须“导之以行”,即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道德践行的过程中,巩固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和坚持道德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WTO成员国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将主要不再基于对权威的崇拜和盲从,而是趋向于对规则、规范的认同、内化和遵守。这就是说,要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前提下,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的中小学生,转眼就将要成为市场经济和WTO条件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社会竞争和人生挑战,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讲究信用、遵守规则、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等。而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说教或高压灌输所能奏效的。我们必须创设情景、搭建舞台,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参与过程中体现主人风范。例如,在校内实行行为规范免检、免监、免批制度,评优奖先申报和“四公”(公开、公正、公平、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自评和自建个人档案制度等,都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人公地位、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举措。学生会把这些制度和措施看成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他们将因此而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生活作风更加健康。遵循道德建设的主体参与性规律和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使他们在能动的参与过程中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体验为人处世的真谛,感悟辩证唯物的哲理,将大大有助于他们最终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精神、造就学生主角形象,使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中形成自主、自控、自强的良好品质,以喷涌而出的强大内驱力驶向持续发展之人生航程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学校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努力深化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浸润性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陶冶人格真善美
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环境浸润性特点。人们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无一不是在环境的作用下,耳濡目染、近墨近赤的结果。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述:“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因而,学校除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占领德育主阵地之外,还要注意德育的环境浸润性特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道德建设的学校氛围。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载体效应,通过整合校内传媒和文艺、体育活动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先进文化的气息真正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为把校园文化建设好,发挥校园文化陶冶真善美的作用,学校必须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一是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的关系。既要关注校园建筑、教育设施和花草树木的建设,做到环境的美化、净化和绿化,也要着力于师生气质、仪容仪表、服饰发型、谈吐举止等方面的引领和倡导,以构建流动的风景线和健康的时尚圈。二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关系。既要关注外在的、物化的人、事、物建设的文化内涵,使之发挥显著的真善美陶冶功能,更要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等心理层面的文化建设,以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是被动建设和主动建设的关系。要摒弃学生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局外人,或者只把学生当做校园文化的受众、对象的做法,精心组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创意策划、设计安排和评头论足,使学生在投入、参与中发挥文化建设的主人、主体和主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就要求学校必须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客体、本体与载体的互动机制。这是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孕育人生旅途的激情、鼓舞终身发展的信心,以率真、友善与惟美提升道德品行、完善人格修养的必备科目,也是更好地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挥学校德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基础作用的有效途径。
四、公民道健建设的群众实践性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必须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启动跨域大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述:“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见,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群众实践性的特点。学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也必须以社会实践为舞台,启动跨域大教育,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与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
例如,学校可以借助“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鲜活内容;也可以利用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作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参与校内外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他们在集体聚会和“普天同庆”之中,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更可以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教育学生在重要的场所和重大活动中认真对待升国旗、唱国歌,在入队、入团、入党、成人仪式宣誓以及各种类似的活动中讲礼仪、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并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总之,学校德育要服从和服务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就必须因势利导,依靠基层组织和社区教育的骨干作用,借助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带动作用,发挥学生参与和亲身实践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使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防止和克服理论与实际、学校与家庭、校内与校外相脱节的倾向,真正构建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教育平台和跨域教育体系,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学会在广阔的空间里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以逐步推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最终成长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