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三角”与STS对未来农业的分析与预测--兼论对农业的再认识_农业论文

“绿色三角”与STS对未来农业的分析与预测--兼论对农业的再认识_农业论文

未来农业的“绿三角”和STS分析及预测——兼论重新认识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未来论文,ST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中国有远见的农业科学家就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前瞻性研究及所作出的判断,越来越为实践所证实。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自然手段的质变。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将导致产业革命。作为人类基础产业的农业正面临重大变革,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绿三角”是宏观农业的理论模型。宏观农业认为,任何形式的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农业生物、外界环境和人类社会劳动三大要素。三要素通过物流、能流、经济流和信息流相互联系,构成多层次、多因素错综复杂的宏观农业系统,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整体,简称之为“绿三角”。(注:邹先定:农业现代化与“绿三角”中的四股流,《科学·经济·社会》1984年第3 期。)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 ,即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我们逻辑地引申到宏观农业领域研究时,提出重新认识农业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农业新技术革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从短缺到宽松的变化以及农业社会功能的拓宽等方面,对未来农业的地位、作用、走向和信息农业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

一、新技术革命与农业

二战后,新兴科学技术每隔十年就有一项重大突破,拓展了一个个崭新的领域和产业,并逐步把人类引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程度不同地向农业辐射。现代农业科技正迅速地向农业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全面拓展。现代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技术、核技术、同步辐射技术、航天技术、农用机器人开发技术等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当今农业领域。分析其特点:(1 )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辐射是全方位的,与其他行业的应用相比较几乎是同步的,而且应用的时间有缩短之趋势。科学家预测,21世纪初农业领域将出现基因食品、人造食品、有机耕作、自动化耕作、计算机精耕、水耕产品、化肥减少、城市温室及开辟有机能源、绿色生产等新兴技术。(注:未来技术发展预测, 《新华文摘》1998年第4 期,第 174 页。) 基因组革命(Genomics Revolution )被称之为继工业革命和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将从遗传工程植物中获得大多数食物、燃料、纤维、化学原料及某些药物。为此,美国一些著名的生物技术与化学公司,如道化学公司( Dow chemicals )、 杜邦( Dupont)、孟三多(Monsanto)、先锋种子公司(pioneer Hi-Bred)、Novartis及AgrEVO等纷纷投入巨资从事遗传工程研究与开发。以孟三多公司为例,就开发了抗虫棉、抗虫玉米、抗虫马铃薯和抗Roundup (一种高效除草剂)的大豆、棉花、油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的遗传工程种子。现代技术创新强有力地推动农业根本变革已成为现代农业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同时拉动农业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2 )高新技术将使农业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发生根本变革。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递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03页。)以现代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农业劳动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物质条件,它凝结着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其次,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农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产生现实的生产力。由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高新技术使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范围拓展:向农业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向农业生物、向外界环境资源、向空间时间耕作制度、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领域、要素、环节全面推进,使同样数量、质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用价值倍增。(3 )由于高新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劳动的原有水平和状况,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智力素质、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使农业这个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本世纪工业化农业主要是以非生命科学及其产生的技术(如机械化、化学化等)为基础的。传统的生命科学及其技术虽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绿色革命等),但因传统的育种技术主要依靠种内杂交方法,局限性较大,远未能发掘农业生物遗传潜能,从而也未能起到主导作用。从“绿三角”整体观看其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机械的单一的技术因素,改变外界环境而影响农业生物而非直接的农业生物自身“引爆”生物遗传潜能,其实质是一条熵增的技术路线,其作用不仅有较大局限性而且“石油农业”还带来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弊端。如果说上一次农业技术革命是物理和化学时代的产物,那么农业新技术革命则是生物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如今由于分子生物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科学的应用,它不仅在农业生物的微观层次“引爆”生物遗传潜能,而且导致宏观农业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输入部分(外界环境分系统)、生成转化部分(农业生物分系统)、管理控制部分(人类社会劳动分系统)的调控手段获根本性改善,从而较好地突破了农业生产经验性的局限,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系统的灰性、模糊性、随机性和难控性问题。“绿三角”整体状态将跃上一个新质的水平,它所采用的是综合协调的技术因素,走的是熵减的技术路线,与农业生物性生产的属性更为一致,因而对农业具有根本性和普遍的带动意义,从而拉开现代农业革命的序幕。(4 )农业生产以怎样的科技为基础,生产要素便采取怎样的配置和结合方式。农业新技术革命将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构成生产过程的整合效应,并导致农业生产体系结构性调整。现代农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与能源工业、材料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保健、旅游、教育等相关行业结合。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生产农产品的框架。由于现代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差异大、量化规范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低等行业性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弱质产业的面貌和地位。现代农业将逐步摆脱传统的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劣势地位的窠臼。(5)从技术论角度考察, 农业新技术革命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农业新技术革命以综合配套技术为主,它区别于以往以单项技术突破为主的农业技术革命,第二,农业新技术从农业发展的目标出发,要求相应的技术和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法规配套,其出发点、归缩、手段、方法、观念和效果与上一次以技术为主的农业革命均为不同。农业新技术革命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而且还依赖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第三,以往农业技术革命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是驯化自然、征服自然,农业新技术革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强调农业手段与目的统一,技术效益与社会功能的统一,以及技术、生态、经济、社会的统一。由此带来发展模式的变化:农业正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以色列是资源贫乏的国家,2/3以上土地是沙漠荒山,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 但以色列的农业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良性循环,成为“地中海的厨房”。如果按照以色列今天农业的水准,地球至少可以养活3 倍于现在的人口。以色列的农业劳动力仅占2.5%,却为现代农业的代表, 以色列可以说是“科技依存型”农业的典型,是先进的滴灌技术、生物基因工程等高新农业技术创造了以色列农业的奇迹。(注:以色列的农业奇迹,《光明日报》1998年5月2日。)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的主流。按照“绿三角”理论模型的观点,这是“绿三角”天地生人和谐协调发展、永续发展的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协调在农业上的反映和体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五个要素构成。即资源的承载力(表现为资源的丰度)、经济的生产力(表现为经济强度)、环境的缓冲力(表现为环境的容忍度)、发展的稳定性(表现为社会的稳定度)和管理的调控力(表现为决策合理度)。(注:牛文元、康晓光、王毅: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人民日报》1993年8月2日。)从总体上看均与广大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联。中国的农业属资源约束农业,中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因此,我国农业的外部环境也反映出该阶段的某些特征。当前我国包括农业的环境基本评价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建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注: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427页。)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人均GDP4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时,几乎都遇到了环境难题。展望21世纪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将更为稀缺,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资源污染破坏加重。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使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同时世纪之交也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时期。我国转型期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既要为当代人增加各类农产品的现实需求,又要确保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以满足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农业系资源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的退化于农业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未来我国工业及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进退攻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保障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从 STS视角考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牵涉到下列内容:

①农村人口的有效控制和优化;②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③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和开发,提倡农业的熵减技术路线、提倡生物技术、生态技术、有机技术等绿色技术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④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运用经济、行政、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逐步使自然资源总量的开发利用速度低于其自然生成的速度;⑤农业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和抗灾减灾工作;⑥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和发展农村保险事业;⑦倡导和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倡导城乡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结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文明、合理、节俭的生活方式,尽量降低社会系统无意义的物能浪费和熵增现象;⑧工业和农村乡镇企业“三废”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含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倡并逐步推行工业生态学生产和绿色生产,在外界环境保护上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⑨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倡导全民族的绿色意识和现代重农意识,积极开展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和农业伦理学的研究,有效地教育青少年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三、从经济短缺到宽松转变中的农业

我国过去长期是产品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许多消费品实行定量配给或凭票供应。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产品供不应求的短缺局面已转变到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相对稳定局面,出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我国经济生活的这一显著变化,不能不对农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当今中国农业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农业生产目的性的思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短缺经济赋予农业狭隘的农产品观。一讲农业就是种植业,就是指粮食生产,实行“以粮为纲”。过去,农业生产只顾产中一程,忽视产前与产后,并且割裂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农业的内外有机联系。农业的目的似乎主要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而农业本身作为产业的经济属性和其他社会功能,发展生产的真正目标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则被忽视或降到次要的位置。

其次,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行为,往往不自觉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人口压力和供求关系紧张及指导思想、体制上的问题,农业生产身不由已地掉入恶性循环的误区,被迫缩短农业的生态链和经济链,从而形成人地矛盾的正反馈振荡和放大。另外,农业是阳光参与下的生物性生产,属资源密集型产业,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容易受旧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掠夺与被掠夺、“不取白不取”等错误观念对待自然,并且自觉不自觉地扩展到对待农业农村农民的身上,从而使他们程度不同地受到这种陈旧观念的损害。今天我们应该以现代农业天地生人和谐协调发展的观念,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视角重新考察认识农业并善待农业。中国的农民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巨大的产品贡献、资本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和劳动贡献。今天中国在面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农业农村既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负担和包袱,也不应该成为工业和城市侵占土地转移废弃物和各种难题的“后院”。

第三,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经济的短缺到宽松,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浙江省为例,“八五”期间浙江省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翻一番多,年均递增速度超过15%。农村工业在连续11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仍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近半数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二、三产业的比重已占近90%,农村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7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内翻了一番。(注:参阅1996年1月9日《联谊报》。)中国农业和农村传统小农经济正在解体,现代农业特征渐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经济和社会变化中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①人增地减的矛盾日益突出;②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与农产品产量增加缓慢、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的矛盾;③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走向大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④农业社会效益高与比较利益低的矛盾。考察世纪之交我国的农业,将面临五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①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挑战;②实现经济体制转型的挑战;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挑战;④农业发展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压力以及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挑战;⑤面对包括国际市场在内的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四、农业社会功能的变化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农业的社会功能除了人们熟悉的提供食物功能、能源功能、原料功能、国民经济基础功能等以外,我们认为还有下列社会功能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1)经济功能的变化。有研究表明,未来农业获利潜力大, 作为资源性产品的农产品及其相关联产品将越来越成为短缺商品,农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比其他产业都要大。农业有可能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最终有可能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之一,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有竞争能力的产业之一。以农业为重心构造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把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相应产业,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可能是理智的选择。(注:转引自马玉道等:“冷静的思考,严密的论证”。《新华文摘》1998年第1期,第183~184页。)

(2)生态功能。农业不仅以生态系统为环境, 而且直接运用一定的生态系统进行生产。农业使人类同自然界之间形成最广泛、最富有生机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信息交换。太阳能是免费的并于人类可预计的未来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性资源,作为农业基础的植物性生产是自然界可贵的熵减行为,是农业生产的特质和永恒的魅力。农业既是调节人与自然的“稳压器”,又是抗灾减灾的“绿色屏障”。农业的生态功能注定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某种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育功能。农业文化、农业文明、 农业优秀传统是人类精神文明历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的质朴、淳厚、勤劳、真诚、宽容历来是人类珍视的优秀品质,它在现代社会道德风尚中仍有其特有的价值。农业与大地山水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接触农业就是走近自然并接受自然的教育。当前悄然兴起的“教育农业”、城市学龄前儿童的乡村生活体验等,均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农业教育功能的重视。

(4)美学功能。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美的重要源泉之一。 许多动植物形态结构比例符合于黄金分割律,就是一种令人惊叹不已的自然美表现。农业和农村特有的田野风光、清山绿水、绚丽的花卉果园、茂盛的森林、如茵的牧场、宁静的农舍、美丽的村镇构成一幅和谐的农业农村画面,给人以统一、整齐、和谐、舒适的农业自然美的享受。农业美是一种自然美、大众美、永恒的美。社会越是现代化,越是珍惜自然化和自然美。

(5)现代文明建设的功能。 现代农业不仅满足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日趋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温馨、愉快和高尚享受。现代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反季节”、“食物安全”、“绿色食品”、“边缘食品”的概念以及工艺型、风光型、保健型的农产品应运而生。“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揭示了现代社会对绿色文明的理解和渴求,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诱人的前景。“三生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表达了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转化的趋向,它顺应了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和农业的内在逻辑。

(6)政治和国家战略功能。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农产品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物资。农业也是关系到本民族体质水平状况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稷的安危。在历史上,由于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农业系统的衰败,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灭亡的,也不乏先例。农业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和国家战略功能。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农业已成为普遍的趋向。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声称已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但从未放松农业或轻视农业。相反,美国的农业已成为同先进工业(如宇航业等)并驾齐驱的最强大的现代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集约型产业;成为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生产最为成功的先进产业。美国历来把农业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武器,对内起稳定政局、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美国最大的三个农业州——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和伊利诺斯是美国经济实力最强和政治影响最大的三个州。当美元疲软时,其价值是靠美国农产品输出的竞争力支撑着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供应的充足是美国通货膨胀率长期来较低(多年控制在4%以下)和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基础, 这是美国农业巨大的社会效益。农业是美国最强大的输出产业,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美国向世界提供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大豆、稻米、小麦、棉花,近1/3的饲料粮。(注:美国农业观感,《光明日报》1996年1月17 日。)实际上,农业也是美国外汇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美国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外粮食,使用“农业武器”软化受援国的外交政策,从而成为有力的外交武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从自身发展的经历和曲折中逐渐认识到农业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价值。认识到轻视农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已属陈旧观念,轻视农业必受惩罚。纷纷提出振兴本国农业的方略,指出:“没有农业,就没有一切;没有农民,就没有人民。”不少发展中国家作出战略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以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使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五、几点理论的思考

1.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将下降,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农业劳动者转移到非农部门和行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表面上看似乎是农业在萎缩,其实质恰恰相反,这是农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事实还有另外的一面,例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农业与食品等相关的从业人员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0%左右,而其产值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如前所述,农业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之一。农业应该作为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输出产业来构思建设,以形成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成为最具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因此,农业的地位不应被削弱,相反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2.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其根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估计21世纪初叶,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技术将处于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并存的二元结构之中。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仍以传统常规技术为主,但高新技术的应用及高新技术与农业常规技术结合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这里有四个方面的关系需善处:第一,农业高新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之间的结构与结合问题;第二,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如何高效率转化为农业技术经过推广、开发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的问题;第三,在我国广大农民的低科技文化素质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关系。第四,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关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避免农业进入受制于人的误区。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同时也十分珍惜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注意生态平衡、注意天地人和谐协调等传统农业中的精华。既要防止保守、落后,拒绝应用高新技术,也要防止脱离国情违背因地制宜原则盲目照搬国外做法的倾向。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同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产生负面效应一样,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我们要以科学的辩证的态度认识对待科学技术和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

3.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农业是人类永恒的基础产业。农业总朝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近代工业革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与农业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人类社会也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但工业社会的“石油农业”也产生了诸多弊端。意味深长的是工业社会创造工业文明、城市表面繁华的同时却由于机器对人的取代而造成农村的萧条和城市的病态;工业社会高投入取代自然循环造成农业高成本和环境污染;工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取代造成人情的冷漠等等。(注:邹德秀:《中国农业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169页。)在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未来的农业既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农业,并不命定与贫穷、落后、分散、难控相勾连,也区别于工业社会有诸多弊端的工业化农业,它应该是现代信息农业。农业生产应是在更高层次与高新技术紧紧相联的经济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和熵减过程,将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本质是信息控制驾驭的物质、能量、经济的循环、交换、转化过程,也是农业系统经济、技术、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运动过程。(注:邹先定:关于农业信息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如果说原始农业是资源农业, 传统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低效低熵),工业化农业是能量密集型农业(高效高熵),那么新世纪的现代农业应是信息(知识)密集型农业(高效低熵)。我们理解,信息化是未来农业的本质特征。信息农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在微观层次上应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基因工程与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遗传信息和其它信息,在宏观层面上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其它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知识)密集和现代科技物化的人类社会劳动,使各种农业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处理和利用智能化、网络化,使农业生产循着生态链和经济链高效运作,实现农业系统从低序到高序的熵减增值过程,从而达到农业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是信息社会和知识时代的可持续农业。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符合逻辑的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予以探讨。从宏观农业关系的层面,以STS 的视角,重新认识农业和建设农业。

标签:;  ;  ;  ;  ;  ;  ;  ;  ;  ;  ;  ;  

“绿色三角”与STS对未来农业的分析与预测--兼论对农业的再认识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